一種廢氣再循環閥及冷卻器聯合試驗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7-19 23:28:51
專利名稱:一種廢氣再循環閥及冷卻器聯合試驗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車用內燃機部件的試驗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廢氣再循環閥 及冷卻器聯合試驗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全世界對環境問題的重視以及國內外機動車排放標準的日益嚴格,廢
氣再循環(EGR)作為控制M^排放的一項有效措施,越來越受到重視。廢氣再 循環閥是該技術中最關鍵的執行機構,而廢氣再循環冷卻器卻是提高廢氣在循 環效率的重要技術。
廢氣再循環技術已成為國外汽車發動機滿足排放標準重要的機內淨化措 施。但在國內,廢氣再循環技術起步較晚,只能在發動機試驗試驗臺架上做一 定的擴展,針對廢氣再循環閥和廢氣再循環冷卻器的研究及優化較少,對廢氣 再循環閥進行簡單粗糙的測試,使廢氣再循環閥技術的研究缺乏多樣性和全面 性。使得國內廢氣再循環閥和廢氣再循環冷卻器生產多以仿製為主,缺乏自己 的核心技術。
這些局限也正是國內尚未能出臺相關的製造與測試標準的主要原因之一, 使得在此項技術上我國與國外的差距越來越大。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廢氣再循環閥及冷卻 器聯合試驗裝置。
廢氣再循環閥及冷卻器聯合試驗裝置中的真空度產生及調節裝置的出口連 接待測待測廢氣再循環閥的真空度入口,第一三通閥的進口與高溫廢氣產生及 調節裝置的出口相連接,第一三通閥的第一出口連接第二三通閥第一進口,第 二三通閥出口連接待測廢氣再循環閥的進口 ,待測廢氣再循環閥的出口與第三 三通閥的進口相連接,第三三通閥第二出口連接第一四通閥第一進口,第一四 通閥第二出口連接待測廢氣再循環冷卻器的進口,待測廢氣再循環冷卻器的出 口連接第二四通閥第一進口,第二四通闊第一出口連接第四三通閥第一進口, 第四三通閥出口連接流量測量及流量計保護裝置;第一三通閥第二出口與第一 四通閥第二進口相連接,第二三通閥第二進口與第二開關閥出口連接,第二開 關閥進口連接第二四通閥第二出口;第三三通閥第一出口與第一開關閥的進口 連接,第一開關閥的出口與第四三通閥第二進口相連接;第一四通閥第一出口
3與第二四通閥第二進口相連接。廢氣再循環冷卻器的入口依次與調節閥、調速 水泵、水箱相連接,並在管路上設置第一溫度傳感器、第一壓力傳感器;廢氣 再循環冷卻器的出口與出水管相連接,並在管路上設置第二溫度傳感器、第二 壓力傳感器。
所述的四通閥包括刻度盤、閥芯,手動旋轉扳手,閥體。閥體上面安裝刻 度盤,手動旋轉扳手與閥芯的螺栓相連接,在閥體內部安裝閥芯,其中閥芯與 螺栓是鑄成一體的,閥芯為管狀,閥芯長度與閥體內壁直徑相同,閥芯管徑與 進出口直徑相同。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
1) 本實用新型採用高溫廢氣產生及調節裝置來模擬發動機排放廢氣,採用 真空度產生及調節裝置來模擬真空電磁閥產生的真空度,採用水箱、調速水泵 和節流閥來模擬發動機中對廢氣再循環冷卻器進行冷卻的裝置,而不需要實際 的發動機便可完成測試,這使得廢氣再循環閥和廢氣再循環冷卻器的安裝測試 及拆除均非常方便,且脫離了發動機測試臺位束縛;
2) 本實用新型為了減少管路中流體經過閥門時候的不必要的損失,儘量減 少閥門數量,特別設計了一種四通閥,這種四通閥不僅可以使流體成90。流動, 還可以使流體成180。流動;
3) 本實用新型在進行流量測量時,不僅可單獨對廢氣再循環閥和廢氣再循 環冷卻器進行測量,還可以對二者進行聯合測量,同時還可以根據需要對廢氣 再循環閥和廢氣再循環冷卻器聯合測量時的順序進行調換;
4) 上述各功能可在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廢氣再循環閥一廢氣再循環冷卻器 聯合試驗裝置一套裝置上得以實現,避免了開發多臺試驗裝置所產生的成本, 同時避免了廢氣再循環閥和廢氣再循環冷卻器反覆拆裝的繁瑣工作。
圖1為廢氣再循環閥及冷卻器聯合試驗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2 (a)為本實用新型中四通閥的主視圖; 圖2 (b)為本實用新型中四通閥的局部剖的俯視圖; 圖3為只對待測廢氣再循環閥的流量特性進行測量的管路圖; 圖4為只對待測廢氣再循環冷卻器的流量特性進行測量的管路圖; 圖5為對高溫燃氣先通過待測廢氣再循環閥,再通過待測廢氣再循環冷卻 器的流量特性進行測量的管路圖6為對高溫燃氣先通過待測廢氣再循環冷卻器,再通過待測廢氣再循環閥的流量特性進行測量的管路圖。
圖中真空度產生及調節裝置l、高溫廢氣產生及調節裝置2、流量測量及 流量計保護裝置3、待測廢氣再循環閥4、第一三通閥進口5、第一三通閥第一 出口6、第一三通閥的第二出口7、第二三通閥第一進口8、第二三通閥的出口 9、第二三通閥的第二進口 10、第三三通閥進口 11、第三三通閥第一出口 12、 第三三通閥第二出口 13、第一四通閥第一進口 14、第一四通閥第一出口 15、第 一四通閥第二出口 16、第一四通閥第二進口 17、待測廢氣再循環冷卻器18、第 二四通閥第一進口 19、第二四通閥第二進口 20、第二四通閥第一出口 21、第二 四通閥第二出口 22、第四三通閥第一進口 23、第四三通閥第二進口 24、第四三 通閥出口25、第一開關閥26、第二開關閥27 、刻度盤36、閥芯37、手動扳手 38、閥體39、流體180。的位置40、流體90。的位置41。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廢氣再循環閥及冷卻器聯合試驗裝置中的真空度產生及調節 裝置1的出口連接待測待測廢氣再循環閥4的真空度入口,第一三通閥的進口 5 與高溫廢氣產生及調節裝置2的出口相連接,第一三通閥的第一出口 6連接第 二三通閥第一進口 8,第二三通閥出口 9連接待測廢氣再循環閥4的進口,待測 廢氣再循環閥4的出口與第三三通閥的進口 ll相連接,第三三通閥第二出口 13 連接第一四通閥第一進口 14,第一四通閥第二出口 16連接待測廢氣再循環冷卻 器18的進口,待測廢氣再循環冷卻器18的出口連接第二四通閥第一進口 19, 第二四通閥第一出口 21連接第四三通閥第一進口 23,第四三通閥出口 25連接 流量測量及流量計保護裝置3;第一三通閥第二出口 7與第一四通閥第二進口 17相連接,第二三通閥第二進口 10與第二開關閥27出口連接,第二開關閥27 進口連接第二四通閥第二出口 22;第三三通閥第一出口 12與第一開關閥26的 進口連接,第一開關閥26的出口與第四三通閥第二進口 24相連接;第一四通 閥第一出口 15與第二四通閥第二進口 20相連接。
如圖2所示,四通閥包括刻度盤36、閥芯37,手動旋轉扳手38,閥體39。 閥體39上面安裝刻度盤36,手動旋轉扳手38與閥芯37的螺栓相連接,在閥體 39內部安裝閥芯37,其中閥芯37與螺栓是鑄成一體的,閥芯37為管狀,閥芯 長度與閥體內壁直徑相同,閥芯管徑與進出口直徑相同。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如下
對待測廢氣再循環閥單獨進行流量特性測試時,首先關閉第一開關閥26和 第二開關閥27,然後打開第一三通閥進口 5和第一出口 6,關閉第二出口7,使
5得高溫燃氣通過第一三通閥和第二三通閥流入到待測廢氣再循環閥中;然後打 開第二三通閥第一進口 8和出口 9,關閉第二進口 10;打開第三三通閥進口 11 和第二出口 13,關閉第一出口 12;打開第一四通閥的第一進口 14和第一出口 15,關閉第二進口 17和第二出口 16;打開第二四通閥第二進口 20和第一出口 21,關閉第一進口 19和第二出口 22;打開第四三通閥第一進口23和出口25, 關閉第二進口 24,即可通過流量計只測量待測廢氣再循環閥的流量特性。見圖 3的流程指向。
對待測廢氣再循環冷卻器單獨進行流量特性測試時,首先關閉第一開關閥 26和第二開關閥27,然後打開第一三通閥第一進口 5和第二出口 7,關閉第一 出口6;打開第一四通閥第二進口 17和第二出口 16、關閉第一進口 14和第一 出口15,使高溫燃氣進入到待測廢氣再循環冷卻器18,然後打開第二四通閥第 一進口 19和第一出口21,關閉第二進口 20和第二出口 22;打開第四三通閥第 一進口23和出口25,關閉第二進口 24,即可通過流量計只測量待測廢氣再循 環冷卻器的流量特性。見圖4的流程指向。
對待測廢氣再循環閥和待測廢氣再循環冷卻器進行聯合流量特性測試時, 有兩種聯合測量的情況,第一種是高溫燃氣先經過待測廢氣再循環閥,再經過 待測廢氣再循環冷卻器,然後連接到流量計,第二種是高溫燃氣先經過待測廢 氣再循環冷卻器,再經過待測廢氣再循環閥,然後連接到流量計。兩種不同的 連接會使得試驗測得的流量值不同,對廢氣再循環閥和廢氣再循環冷卻器的深 入研發和進一步優化一定的指導作用。下面對兩種聯合測量分別說明
第一種待測廢氣再循環閥與待測廢氣再循環冷卻器聯合測量流量時,首先 關閉第一開關閥26和第二開關閥27,然後打開第一三通閥進口 5和第一出口 6, 關閉第二出口7;打開第二三通閥第一進口 8和出口9,關閉第二進口IO,使高 溫燃氣先進入待測廢氣再循環閥4,然後打開第三三通閥進口 11和第二出口 13, 關閉第一出口 12,打開第一四通閥第一進口 14和第二出口 16,關閉第二進口 17和第一出口15,燃氣既而進入待測廢氣再循環冷卻器,最後打開第二四通閥 第一進口 19和第一出口 21,關閉第二進口20和第二出口22;打開第四三通閥 第一進口23和出口25,關閉第二進口24,即可通過流量計測量高溫燃氣先通 過待測廢氣再循環閎,在通過待測廢氣再循環冷卻器時候的流量特性。見圖5 的流程指向。
第二種待測廢氣再循環閥與待測廢氣再循環冷卻器聯合測量流量時,首先 打開第一開關閥26和第二開關閥27,然後打開第一三通閥進口 5和第二出口 7,關閉第一出口6,根據管路設計,高溫燃氣直接進入到第一四通閥,打開第一四 通閥第二進口 17和第二出口 16,關閉第一進口 14和第一出口 15,燃氣進入到 待測廢氣再循環冷卻器18中,再打開第二四通閥第一進口 19和第二出口 22, 關閉第二進口 20和第一出口 21,燃氣通過開關閥27流回到第二三通閥,打第 二三通閥出口 9和第二進口 10,關閉第一進口 8,燃氣進入到待測廢氣再循環 閥4中,既而從廢氣再循環閥出口流出,通過第三三通閥,打開第三三通閥進 口 11和第一出口 12,關閉第二出口 13,,通過打開的開關閥26流到第四三通 閥,打開第四三通閥第二進口 24和出口 25,關閉第一進口 23,即可進行流量 特性測試。見圖6的流程指向。
對待測廢氣再循環閥和待測廢氣再循環冷卻器進行聯合流量特性測試時, 應用到的四通閥,當流體需要從A口流入,從D口流出時,把閥芯調節到41 的位置,就可以實現卯。的流動;當流體需要從A口流入,從C口流出,則使 閥芯調節到40的位置,因為閥芯是中空的,就可以實現180。的流動;同理,當 流體需要從A 口流入,從B 口流出,則把閥芯調節到41位置順時針轉到90度 使得閥芯位置,就可實現A口入B口出。
權利要求1、一種廢氣再循環閥及冷卻器聯合試驗裝置,其特徵在於真空度產生及調節裝置(1)的出口連接待測廢氣再循環閥(4)的真空度入口,第一三通閥的進口(5)與高溫廢氣產生及調節裝置(2)的出口相連接,第一三通閥的第一出口(6)連接第二三通閥第一進口(8),第二三通閥出口(9)連接待測廢氣再循環閥(4)的進口,待測廢氣再循環閥(4)的出口與第三三通閥的進口(11)相連接,第三三通閥第二出口(13)連接第一四通閥第一進口(14),第一四通閥第二出口(16)連接待測廢氣再循環冷卻器(18)的進口,待測廢氣再循環冷卻器(18)的出口連接第二四通閥第一進口(19),第二四通閥第一出口(21)連接第四三通閥第一進口(23),第四三通閥出口(25)連接流量測量及流量計保護裝置(3);第一三通閥第二出口(7)與第一四通閥第二進口(17)相連接,第二三通閥第二進口(10)與第二開關閥(27)出口連接,第二開關閥(27)進口連接第二四通閥第二出口(22);第三三通閥第一出口(12)與第一開關閥(26)的進口連接,第一開關閥(26)的出口與第四三通閥第二進口(24)相連接;第一四通閥第一出口(15)與第二四通閥第二進口(20)相連接;廢氣再循環冷卻器(18)的入口依次與調節閥(30)、調速水泵(31)、水箱(32)相連接,並在管路上設置第一溫度傳感器(29)、第一壓力傳感器(28);廢氣再循環冷卻器(18)的出口與出水管(33)相連接,並在管路上設置第二溫度傳感器(34)、第二壓力傳感器(35)。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廢氣再循環閥及冷卻器聯合試驗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四通閥包括刻度盤(36)、閥芯(37),手動旋轉扳手(38),閥體(39),閥體(39)上面安裝刻度盤(36),手動旋轉扳手(38)與閥芯(37)的螺栓相連接,在閥體(39)內部安裝閥芯(37),其中閥芯(37)與螺栓是鑄成一體的,閥芯(37)為管狀,閥芯長度與閥體內壁直徑相同,閥芯管徑與進出口直徑相同。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廢氣再循環閥及冷卻器聯合試驗裝置。高溫燃氣裝置通過第一三通閥、第二三通閥和第一四通閥,既可以單獨與待測廢氣再循環閥連接,也可以單獨與待測廢氣再循環冷卻器連接,或者可以聯合連接待測廢氣再循環閥和待測廢氣再循環冷卻器,然後通過第二四通閥,第四三通閥、連接到流量計中進行流量測量。與此同時,在管路中加裝了兩個開關閥,目的來控制待測廢氣再循環閥和待測廢氣再循環冷卻器聯合測量時的先後順序。本實用新型可單獨對待測廢氣再循環閥流量特性進行測試、也可以單獨對待測廢氣再循環冷卻器流量特性進行測試、同時還可以對待測廢氣再循環閥和待測廢氣再循環冷卻器進行聯合測試。
文檔編號G01M15/04GK201273863SQ20082012222
公開日2009年7月15日 申請日期2008年7月25日 優先權日2008年7月25日
發明者俞小莉, 夏立峰, 安曉平, 宇 張, 張守都, 武亞嬌, 陸國棟, 陳子強, 松 韓, 瑞 黃 申請人:浙江大學;浙江銀輪機械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