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復箱式永磁磁選機的製作方法
2023-07-18 01:59:01 2
專利名稱:往復箱式永磁磁選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種在礦物加工工業上用的磁選設備,特別適用於從鐵礦石尾礦中回收鐵礦物或從非金屬礦制粉或製漿過程中除鐵。
目前在礦物加工工業上常用的磁選設備主要有筒式、輥式、轉環式和高梯度型。它們的缺點在於筒式和輥式磁選機用於分選微米級鐵礦物的效果較差,而轉環式和高梯度型磁選機耗電高、投資費用高和生產成本高。
日本Tomotoshi Tokuno在1980年10月6日申請的一項發明,屬於一種往復箱式電磁磁選機,其缺點在於設備的磁係為電磁式,耗電高且整體分選結構複雜(US4317719)。法國Gilbert Dauchex在1990年12月18日申請的一項發明,屬一種間斷式和半連續式永磁磁選機,其缺點為設備結構複雜,而且因工作斷續,處理能力低(US5137629)。我們的溜槽板式永磁除鐵器實用新型專利,分選工作屬不連續,其缺點在於處理能力低(CN94212219.4)。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磁選設備的不足,提供一種能耗低、生產成本低、結構簡單、操作和維修簡便、適於微米級鐵物分選的磁選設備。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根據入選顆粒與聚磁介質相匹配原則,選定適宜的聚磁介質形狀;藉助往復驅動機構帶動聚磁介質分選系統作往復連續運動,使該磁選工作連續進行。
以下結合附圖進一步描述。
本實用新型主要包括往復驅動機構(1)、分選系統(2)、噴水管(3)給料箱(4)、磁性產品接料漏鬥(5)、非磁性產品接料漏鬥(6)、永磁磁系(7)、聚磁介質(8)和連杆(9)。其中往復驅動機構(1)位於機架一側,直接與分選系統(2)通過連杆(9)聯結,往復驅動機構(1)或為偏心往復驅動機構或採用液壓油缸驅動裝置,分選系統(2)由兩個以上的分選箱側壁相連接。分選箱體採用非導磁材料製成,箱體上下對應形成通槽,箱內裝有聚磁介質(8),聚磁介質(8)可以採用導磁不鏽鋼斜紋齒板、鋼球、鋼板網或鋼毛包。選用哪種聚磁介質,視入選顆粒尺寸與聚磁介質(8)匹配原則所定。如粗粒給料選用斜紋齒板介質,微米級顆粒選用鋼毛包介質。噴水管(3)和給料箱(4)分別裝在分選系統(2)的上方。永磁磁系(7)由釹鐵硼和鋇、鍶鐵氧體兩種永磁材料疊加,或者由其中之一製成N極和S極磁力板,分別固定在分選系統(2)的兩側。磁性產品接料鬥(5)和非磁性產品接料鬥(6)分別安裝的分選系統(2)的下方。
附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體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
圖1中A-A剖面圖。其圖面標號為1---往復驅動機構2---分選系統3---噴水管 4---給料箱5---磁性產品接料漏鬥6---非磁性產品接料漏鬥7---永磁磁系8---聚磁介質9---連杆本實用新型與現有的水磁磁選機相比,磁選效率高、能耗低、生產成本低、聚磁分選介質清洗容易、機體結構簡單、操作連續、維修簡便。
本實型新型的工作方式如下給料通過給料箱4進入分選系統2中一個在磁場作用範圍的分選箱內時,其中的非磁性物料不受磁場力作用直接穿過聚磁介質8進入非磁性產品接料鬥6,而磁性顆粒則受磁場力作用吸附在聚磁介質8上,待載有該聚磁介質8的分選箱由偏心往復驅動裝置拖出,脫離由水磁磁系7產生的磁場後,通過噴水管3的噴射水將其排入磁性產品接料鬥5。在此同時,分選系統2中另一個分選箱重複上列順序進行分選工作。
權利要求1.一種往復箱式永磁磁選機,由往復驅動機構、分選系統和永磁磁系等部件組成,其特徵在於往復驅動機構(1)固定安裝在機架一側,直接與分選系統(2)通過連杆(9)聯結,分選系統(2)由兩個以上的分選箱,通過側壁相連接,永磁磁系(7)由N極和S極磁力板組成,分別固定在分選系統(2)的兩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往復箱式永磁磁選機,其特徵在於往復驅動機構或採用偏心驅動輪的傳動機構或採用液壓油缸驅動機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往復箱式永磁磁選機,其特徵在於分選箱體用非導磁材料製成,箱體上下對應形成通道槽,箱內裝有聚磁介質(8)。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往復箱式永磁磁選機,其特徵在於分選箱內裝的聚磁介質(8)為導磁不鏽鋼斜紋齒板或鋼板網或由導磁不鏽鋼鋼毛疊成的鋼毛包。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往復箱式永磁磁選機,其特徵在於N極和S極磁力板均由釹鐵硼和鋇、鍶鐵氧體兩種永磁材料疊加或用其中之一的永磁材料組成。
專利摘要一種涉及在礦物加工工業上用的往復箱式永磁磁選機,其主要特徵是由往復驅動機構、分選系統和永磁磁系組成。它具有磁選效率高、能耗低、生產成本低、聚磁分選介質清洗容易、機體結構簡單、操作連續、維修簡便等優點,特別適用於從鐵礦石尾礦中回收鐵物或者從非金屬礦制粉或製漿過程中除鐵。
文檔編號B03C1/02GK2274532SQ96235088
公開日1998年2月18日 申請日期1996年6月19日 優先權日1996年6月19日
發明者賀躍光, 柳衡琪, 譚立新 申請人:冶金工業部長沙礦冶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