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悠久的布依族喪葬文化
2023-07-17 14:11:14 1
布依族文化是在特殊的生活環境下形成並發展的,因此布依族文化中融入了很多布依族人民對自然以及神的崇拜。布依族喪葬,更是極具特色,深刻地體現出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那麼,就讓小編帶大家看看歷史悠久的布依族喪葬文化吧。
當布依族老人逝世後,喪家即向至親好友報喪,並請本民族「濮摩」先生擇吉日舉辦喪事。如果死者為女性,則必須待舅家人員到現場親自檢視入棺,才能安葬。喪事辦得繁簡與否要視家庭經濟狀況而定。清貧之家只請「濮摩」開路,一切從簡。
富有之家講排場,除了開路、堂祭之外,還要舉行「古夜王」儀式,砍牛做齋。古代凡遇喪事都要砍殺數頭牛羊祭供,大辦酒席宴請賓客,喪期長達三、五天。停柩期間,喪事之家一律素食。出喪之後才能開葷。
下葬前二天,寨鄰親友送禮憑弔。視其親疏送幡文、酒、雞、錢及小豬。女婿和舅家要送香亭、紙馬、祭幡。孝子著長幡孝帕,穿草鞋,系麻絲。當外家舅爺到來時,孝子們拄孝棒於柩前跪迎,來者將其扶起。是夜,敲銅鼓,吹嗩吶,打竹筒,舉行治喪儀式。
屆時,村寨男女集於喪家門外,各持尺餘長竹筒刷把。兩人一組交叉對陣,一人執木棒敲粑糟為拍,有單打、雙打、三打、五打至十二打不等,聲調鏗鏘,整齊和諧,有條不紊。又於靈柩前懸掛數面銅鼓,有節奏地敲擊,同時用竹竿敲樓板相應,曰「打銅鼓」。嗩吶隊是女婿所請,有一至數對,整個村寨籠罩在悲聲之中。
下葬前一夜舉行堂祭。堂祭分家祭、賓祭兩種。家祭是兒子女婿等憑弔;賓祭是一般親友的祭弔。堂祭宣讀祭文,緬懷死者生平,寄託哀思。用素菜九道供奉。過去孝家要做素、葷兩萊,現在是孝家做素菜,女婿做葷菜。堂祭之後,將靈柩移於門外長凳上停放。吉日出殯,孝子跪拜於前,銅鼓、嗩吶、鐵炮、鞭炮、慟哭聲交匯一片,靈柩在眾人簇擁下緩緩而行。
您可能還會喜歡:
布朗族種茶飲茶的傳統習俗
與茶密不可分的布朗族文化
淺談藏族舞蹈的歷史文化的特徵
撒拉族籬笆樓,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