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藏族,藏服的區域差異表現何在
2023-07-18 03:35:48 2
每個地方的習俗都會有很多的不同,而在服裝上也是會有區別的。例如我們漢族穿的都是漢服,要是換成穿藏族的藏服肯定會覺得很彆扭。這就是服裝的差異,同理同個民族不同區域服裝也是不一樣的。那麼,跟隨小編一起來藏族服飾看看藏服的區域差異吧!
除階層性、節常性和時令性差異外,近現代藏族服飾還存在著極大的區域性差異,而又特別表現在婦女服飾上。同世界上許多民族一樣,藏族女子的服飾較男子複雜得多,也許各民族人們都把對美的喜好,甚至家庭的富有與驕傲皆體現在婦女的服飾上。使婦女的服飾成為民族服飾特色與差異的主要表徵之一。
衛藏地區藏族婦女服飾除上文述及的日喀則、拉薩的服飾外,較主要的尚有工布地區類型和阿里地區類型等。工布地區服裝的最典型特徵是男女皆穿「谷休」,即寬肩無袖袍。男子的「谷休」從腰部束扎,下擺不過膝,女裝谷休卻不垂至腳面。此外,女子頭飾多椎髻。
阿里普蘭地區盛行羔皮袍,製做精細、裝飾典雅,羔皮袍的加面料以毛呢為主,領、袖、襟底鑲水獺皮,外套綢緞,這在整個藏區都是較具特色的,然而普蘭服裝的最精美、最獨特的卻是婦女的「孔雀」服飾,它與阿里孔雀河的美名緊緊聯繫在一起,孔雀河源頭似孔雀,它是美麗和吉祥的象徵,為了使孔雀般的美麗和吉祥永生永世地存在於這塊土地上,婦女們的裝飾便模仿孔雀而流俗於今。婦女戴的帽子叫「町瑪」,是棕藍色彩線氆氌製做的圓簡帽,帽的底邊截一段為留辮子處。婦女的耳墜以珊瑚及珍珠連串而成,長約15釐米。
獨特的帽子及耳墜象徵孔雀的頭冠,婦女背部系「改巴」,即背部圍裙,「改巴」用毛色純白光滑的山羊皮製作,正中部鑲嵌帶有圓形花紋的氆氌粗條線,顯示出孔雀的背部,周邊鑲嵌帶有圓形花紋的棕藍彩色氆氌,是婀娜多姿的孔雀翅膀,底部開的三道叉口便是孔雀的尾羽。有的「改巴」皮面夾有色彩絢麗的綢緞,更具有非凡的風姿,猶如開屏孔雀光臨眼前,美麗多姿。
四川阿壩、甘南夏河和青海等地的藏族婦女頭飾多為「碎辮子」,將頭髮梳辮成數十根細辮,下接黑絲線或咖啡色絲線,直墜至腳踝。自頭部起墜一寬寸許的硬布塊,上綴真假琥珀、瑪瑙或銀碗形飾物。自臂部起有一尺許的硬布塊,垂及踝部,綴有碗形銀質飾物或銀元、銅元數行,多至數十枚。未婚女子,梳兩根辮子,辮子上綴有紅布塊,上排綴紅珊瑚數行。部分婦女在頂腦門處飾以較大的綠松耳石串。腰帶上掛一銀鉤或鐵、銅鉤,叫「雪吉」,原是擠奶時掛奶桶之用,後遂變為裝飾品。腰帶兩側旁又有一個叫「隆果」的圓形或桃形銀飾,下部有一長孔,縛一紅綢綠帶,頗為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