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拆卸DPF氣體密封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7-17 19:11:26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密封裝置,具體的說是一種可拆卸DPF氣體密封裝置,屬於柴油機尾氣處理系統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PF(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柴油顆粒過濾器:指安裝在柴油車排氣系統中,通過過濾來降低排氣中顆粒物(PM)的裝置,簡稱DPF。DPF能夠有效地淨化排氣中70%——90%的顆粒,是淨化柴油機顆粒物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之一。已在國際上實現了商品化。DPF安裝在柴油機排氣管上,排氣通過時,PM被濾芯吸附過濾。但隨著工作時間的增加,濾芯內部PM增加,導致排氣背壓升高,將影響柴油機的動力性的經濟性。清除濾芯上的PM被稱作DPF的再生。DPF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再生問題。隨著柴油機排放標準的升級,單純通過對柴油機的優化已經不能使氣體排放達到法規的要求,因此,後處理裝置就成為了控制柴油機汙染物排放的重要組成部分。
柴油顆粒過濾器(DPF),是目前國際上公認的、最實用有效的顆粒後處理技術之一,DPF系統一般由過濾裝置、再生裝置、控制裝置三部分組成,其關鍵技術之一是過濾體再生。柴油機顆粒捕集器的作用是將柴油機的尾氣引入專門的後處理裝置,將排氣中的顆粒捕捉、集中,不使其排出機外,並利用催化劑、氧化器、燃燒器等進行分解、燃燒,清除其中的大部分微粒,從而減少顆粒排放。該裝置可將柴油機中有害物顆粒減少70% ̄90%,通過過濾體濾去大部分顆粒,達到淨化尾氣的目的。但由於日積月累,顆粒沉積在過濾體的微孔內,會使排氣阻力增加,導致發動機的性能惡化。為了顆粒捕集器不被堵死,正常工作,顆粒捕集器必須要定期清除顆粒,這就是再生。在再生過程中,顆粒捕集器收集的顆粒會被燃燒掉,故其技術的關鍵在於過濾材料的選取和再生技術。 無論採用何種再生技術,DPF系統中的DPF載體都需要定期從系統中取出,對灰分進行清理,因此DPF載體需易於拆卸並具有可靠的氣密性,傳統的DPF載體存在成本高,密封性能差,密封墊片安裝時不能有效固定,易滑脫損耗,安裝耗費工時等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不足之處,從而提供一種可拆卸DPF氣體密封裝置,能夠提高DPF載體的氣體密封性能,降低成本,安裝簡單方便。
按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可拆卸DPF氣體密封裝置包括第一筒體和第二筒體,其特徵是:第一筒體面向第二筒體一端設有第一翻邊結構,第二筒體面向第一筒體一端設有第二翻邊結構;第一翻邊結構和第二翻邊結構之間設有T形墊片,第一翻邊結構和第二翻邊結構外側設有抱箍,抱箍將第一筒體的第一翻邊結構、第二筒體的第二翻邊結構緊固成一體;第一筒體內側焊接支撐環,支撐環一端從第一筒體內延伸到第二筒體內,支撐環的外側表面支撐連接T形墊片。
進一步的,T形墊片為石墨材料製作。
本實用新型與已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緊湊、合理,能夠提高DPF載體的氣體密封性能,降低成本,安裝簡單方便;抱箍、T形墊片、支撐環與筒體翻邊的貼合密封,密封效果好;支撐環可以阻隔高溫氣流接觸墊片,從而避免了石墨墊片的黏連,支撐環也減少了高壓氣流對墊片 側邊的衝擊導致的氣體洩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立體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半剖立體圖。
圖3為圖2中A處放大圖。
附圖標記說明:1-第一筒體、2-第二筒體、3-第一翻邊結構、4-第二翻邊結構、5-支撐環、6-T形墊片、7-抱箍。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本實用新型將結合附圖中的實施例作進一步描述:
如圖1~3所示,本實用新型主要包括第一筒體1和第二筒體2,第一筒體1面向第二筒體2一端設有第一翻邊結構3,第二筒體2面向第一筒體1一端設有第二翻邊結構4。
第一翻邊結構3和第二翻邊結構4之間設有T形墊片6,第一翻邊結構3和第二翻邊結構4外側設有抱箍7,抱箍7將第一筒體1的第一翻邊結構3、第二筒體2的第二翻邊結構4緊固成一體。
第一筒體1內側焊接支撐環5,支撐環5一端從第一筒體1內延伸到第二筒體2內,支撐環5的外側表面支撐連接T形墊片6。所述T形墊片6為石墨材料製作。
支撐環5起到對T形墊片6的支撐作用,有利於T形墊片6的裝配,避免T形墊片6受到擠壓滑脫。同時,支撐環5能夠阻隔高溫氣流接觸T形墊片6,從而避免了石墨材質的T形墊片6的黏連,支撐環5也減少了高壓氣流對T形墊片6側邊的衝擊導致的氣體洩漏。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時,第一筒體內安裝DOC載體,第二筒體內安裝DPF載體。DOC載體前端與汽車發動機的排氣管相連,汽車發動機的尾氣經由第一筒體後流向第二筒體的DPF載體,高溫氣流經過兩筒體中間的連接處時,因抱箍、T形墊片、支撐環與筒體翻邊的貼合密封作用而不產生洩露。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緊湊、合理,能夠提高DPF載體的氣體密封性能,降低成本,安裝簡單方便;抱箍、T形墊片、支撐環與筒體翻邊的貼合密封,密封效果好;支撐環可以阻隔高溫氣流接觸墊片,從而避免了石墨墊片的黏連,支撐環也減少了高壓氣流對墊片 側邊的衝擊導致的氣體洩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