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文化詳解:景寧畲族傳說故事
2023-07-18 04:57:13 2
景寧畲族於唐永泰二年(766)從福建羅源遷居浙江景寧,距今約1200多年。畲族人民現在主要分布在福建件和浙江的廣大山區中。今天,要介紹的是關於景寧的畲族傳說故事。快和小編一起到畲族文化中看看吧。
景寧畲族的來源傳說:
關於畲族來源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主要有以下幾種說法:
(一)畲瑤同源於漢晉時代長沙的「武陵蠻」(又稱「五溪蠻」)說
此說認為畲族和大部分瑤族都家喻戶曉地流傳有屬於原始社會遺留下來的圖騰崇拜——盤誇瓜傳說,傳說的內容與漢晉時代分布在長漢中下遊的「武陵蠻」所流傳的盤誇瓜傳說大同小異,據此認為畲、瑤兩族與「武陵蠻」有密切的淵源關係。瑤族中自稱為「勉」的「盤誇瓜瑤」(或稱「盤瑤」、「板瑤」,「頂板瑤」、「過山瑤」)與自稱為「門」的「山子瑤,約佔瑤族總人價的一半以上也崇信盤誇瓜傳說。
在語言方面,雖然99%以上的畲族操接近於漢語客家方言的語言,但居住在廣東惠陽、海豐、增城、博羅一帶的畲族卻操瑤族「布努」語,這種語言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的語言。在音調上,雖然有不少地方的畲族民歌類似客家的山歌詞,但福建寧德地區卻存在著完全不同子客家山歌的四種畲族傳統的基木音調(福寧調、福鼎調、霞浦調、羅連調),這四種基本調和自稱「勉」的瑤族和「布努瑤」的基本調有驚人的類似之處。
根據上述種種的理由,從而推斷畲、瑤同源於漢晉時代「南蠻」中包括長沙「武陵蠻」在內的一支,他們之間的;歷史淵源關係是十分密切的。
(二)東夷說
有人在畲、瑤同源於」武陵蠻」說的墓礎上,更進一步把畲族遠源追溯至春秋戰國時期生活在淮河與黃河之間的「東夷」裡靠西南的一支「徐夷」,認為畲族和大部分瑤族同源於「武陵蠻」,而「武陵蠻」是「東夷」遷居鄂、湘西部地區後,融合了其他民族成份而形成的。
已故的潘光旦教授把長沙「武陵蠻」的淵源關係往前追溯到春秋戰國時代生活在淮河和黃河之間的「東夷」裡靠西南的一支「徐夷」。他認為「徐夷」與苗、瑤、畲都有密切的淵源關係,後來向長江流域活動進入五嶺山脈中的一部分,就是發展為今夭的瑤族,一部分從五嶺山脈向東在江西、福建、浙江的山區裡和漢族雜居融合而成為畲族;另一部分曾定居在洞庭湖一帶,即後來進入湘西和貴州的苗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