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於保養的新型金屬治具的製作方法
2023-07-07 23:25:21 1
專利名稱:便於保養的新型金屬治具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金屬治具,尤其是涉及一種可有效降低勞動強度及保養時間的新型金屬治具。
背景技術:
金屬治具是由CNC加工而成,其表面很光滑,粗糙度較小,新生產出來的金屬治具 在進行生產之前要通過噴砂機進行表面處理,表面處理的目的是將光滑的金屬治具的表面 粗糙度加大,這樣濺射在治具表面上的金屬顆粒(鍍層)就不會因金屬治具表面光滑沒有 附著力而導致鍍層脫落在產品上,進而影響被濺鍍產品的鍍區,產生成本浪費。圖1為傳統的金屬治具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在現實的生產過程中,為了提高金屬治具的保養效率往往會增大噴 砂的氣壓和使用顆粒較大的粗砂材,隨著保養次數的增多,治具表面的粗糙度,附著力會隨 之增大,在顯微鏡下觀察呈山峰狀凹坑,且山峰狀的凹坑會逐漸變大變深,此時,金屬治具 表面上的附著力會增大,而濺射在治具表面的金屬顆粒(鍍層)就越難被砂材衝掉,增加了 保養的時間、增大了生產成本和保養人員的勞動強度,也相應地減少了生產數量,同時對金 屬治具的保養效率也會產生很大的影響,而導致惡性循環。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節省保養時間、降低保 養人員勞動強度的便於保養的新型金屬治具。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種便於保養的新型金屬治具,包括金屬治具本體,其表面為山峰狀凹坑,其特徵 在於,所述的金屬治具本體的表面上還設置有一介質層,介質層的材料為白色乳膠,其填充 在上述的山峰狀凹坑內。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通過增加介質層,使得金屬治具表面的粗糙度和附 著力降低,且所述的介質層對生產中使用的設備無任何影響,且在金屬治具表面設置介質 層可使保養時間縮短50%,金屬治具的保養效率大大提高,生產成本也隨之下降,減輕了保 養人員的勞動強度。
圖1為傳統的金屬治具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主要附圖標記含義為1、金屬治具本體2、介質層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將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的
具體實施例方式圖2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如圖2所示便於保養的新型金屬治具,包括金屬治具本體1,其表面為山峰狀凹 坑,所述的金屬治具本體1的表面上還設置有一介質層2,介質層2的材料為白色乳膠,其填 充在上述的山峰狀凹坑內。上述的介質層2的材料即白色乳膠經過和水按照合適的比例混合後,通過噴漆槍 將上述介質材料均勻的噴塗於金屬治具本體1的表面,放入烤箱,在120°的溫度條件下烘 烤40min,然後即可上線使用,其不會對產品的阻值和鍍區產生任何影響。在顯微鏡下觀察, 增加的介質層會將山峰狀的凹坑填滿,由於該介質層2的設置,使得金屬治具本體1的表面 粗糙鍍減小,濺鍍在金屬治具表面上的附著力減小,在保養時使用的氣壓就會減小,因此使 用細顆粒的砂材就可以將沾在金屬治具表面上的金屬鍍層打磨掉,縮短了金屬治具的保養 時間,從而提高了工作效率。以上已以較佳實施例公開了本發明,然其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凡採用等同替換 或者等效變換方式所獲得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一種便於保養的新型金屬治具,包括金屬治具本體(1),其表面為山峰狀凹坑,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金屬治具本體(1)的表面上還設置有一介質層(2),介質層(2)填充在上述的山峰狀凹坑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於保養的新型金屬治具,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介質層的材 料為白色乳膠。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便於保養的新型金屬治具,包括金屬治具本體,其表面為山峰狀凹坑,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金屬治具本體的表面上還設置有一介質層,介質層填充在上述的山峰狀凹坑內。本發明通過增加介質層,使得金屬治具表面的粗糙度和附著力降低,且所述的介質層對生產中使用的設備無任何影響,且在金屬治具表面設置介質層可使保養時間縮短50%,金屬治具的保養效率大大提高,生產成本也隨之下降,減輕了保養人員的勞動強度。
文檔編號B32B15/06GK101811381SQ20101016748
公開日2010年8月25日 申請日期2010年5月10日 優先權日2010年5月10日
發明者林柏州 申請人:赫得納米科技(崑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