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一其兩表面上被塗覆的接合基體的紡織複合體的製作方法
2023-07-08 06:30:41
專利名稱:包括一其兩表面上被塗覆的接合基體的紡織複合體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紡織複合體,其包括兩個通過一基體被接合的紡織層,並涉及一所述的接合基體、一所述接合基體的生產方法、一根據本發明的複合體的複合方法以及一服裝物,所述服裝物包括在所述紡織複合體中被剪裁出的至少一料片。本發明通常被應用於紡織複合體,所述紡織複合體用於製作例如內衣或運動服的服裝物。
背景技術:
為了製成這些服裝物,而且也在許多其它的最終應用中通常需要把兩個紡織層互相接合,從而尤其能把它們各自的性能(外觀、舒適性、體積、穩定性等)組合在一起。為此,已知在紡織層中的至少一層的表面之一上設置一熱膠合劑網體(réseau de produit thermocollant),以便通過層貼(contrecollage)保證需要的接合。然而,某些紡織層、尤其是使用在內衣或運動服領域內的紡織層,不能夠以使人滿意的方式被塗覆上一熱膠合劑網體。特別是,上述功能的缺失可能源自於紡織層本身的結構(結構過於開放、表面密度過低等),又或者源自於在塗覆作業中紡織層保持較差(壓力、熱度、著色劑保持較差等)。為了嘗試解決該問題,已經提出使用一熱熔劑膜或熱熔劑網格(grille),其被間置於兩個紡織層之間,從而保證它們的接合。所述方法儘管可以無需對紡織層進行塗覆,但其尤其具有以下的缺陷其對於由兩個紡織層形成的複合體形成負面特徵。特別是可注意到
-複合體僵硬,這不利於其手感;-複合體的透氣性降低,這有損於其舒適性;[10] -複合體隨時間會發黃,這從美觀的角度是無法使人滿意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尤其旨在解決上述問題,因而特別地提出一紡織複合體(complexe textile),其中,兩個紡織層通過一紡織基體被接合起來,其中所述紡織基體的兩個表面上被塗覆有一熱膠合劑網體,從而無論需要接合的紡織層性質如何,都可以利用兩個紡織層之間層貼的優點。為此,且按照第一方面,本發明提出一紡織複合體,其包括一第一紡織層、一第二紡織層以及一接合基體,所述基體使所述第一和第二紡織層相互接合,所述基體包括一第三紡織層,一熱膠合劑網體被塗覆在該第三紡織層的每個表面上,所述基體被間置於所述的第一與第二紡織層之間,從而通過將所述紡織層的一相應表面層貼在一熱膠合劑網體上,而使所述的第一紡織層與第二紡織層相互接合。按照第二方面,本發明涉及一用於所述紡織複合體的接合基體,所述基體包括一紡織層,一熱膠合劑網體被塗覆在該紡織層的每個表面上。按照第三方面,本發明涉及一上述接合基體的生產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的步驟在於[15] i)形成所述紡織層;[16] ii)將一熱膠合劑網體置於一轉移支承件上;[17] iii)在一高於所述熱膠合劑熔化溫度的溫度下,對所述支承件上的網體進行加熱;[18] iv)把承載所述已加熱網體的所述轉移支承件設置在所述紡織層的一表面的對面,從而使所述網體與該表面進行接觸,所述支承件與所述紡織層各自的對於所述膠合劑的親合力使得所述網體從所述支承件被轉移到所述紡織層的表面上,並且這無需對所述紡織層進行特殊加熱;[19] v)再次實施所述步驟ii)到iv),從而為所述紡織層的另一表面塗覆另一熱膠合劑網體。按照第四方面,本發明涉及一根據本發明的紡織複合體的複合方法,其中,一根據本發明的接合基體被間置於所述第一紡織層與所述第二紡織層之間,由此形成的堆疊體隨後被設置在一層壓機中,從而通過施壓和施熱,來使所述第一與第二紡織層相互接合。按照第五方面,本發明涉及尤其為內衣或運動服的服裝物,所述服裝物包括至少一個在根據本發明的紡織複合體中被裁剪出的料片。
具體實施例方式藉助以下不同的實施方式,本發明將得到更好的理解。根據本發明的紡織複合體包括相互接合的一第一紡織層與一第二紡織層。這些紡織層可以為任何類型,尤其為那些可以被用來製作內衣或運動服飾的紡織層。在一特殊的實施方式中,第一與第二紡織層中的至少之一具有一開放結構(structure ouverte),在所述開放結構上,不能可靠地塗覆一熱膠合劑網體。開放結構是指紡織層的覆蓋能力很弱,也就是說其具有帶孔眼的區域。所述開放結構例如通過一織紋獲得,在所述織紋中,紗線被較大地間隔開,和/或所述開放結構利用直徑較小的紗線和/或利用較低表面密度(masse surfacique)(例如介於20g/m2與200g/m2之間)的紡織層獲得。在所述特殊例子中,帶有開放結構的紡織層由一針織體、網扣體(dentelle)或網眼體(tulle)形成。然而,實施本發明對於其它類型的紡織層例如無紡織物類紡織層、編織或針織的紡織層同樣是有利的,特別是當紡織層不適於接納熱膠合劑塗覆物時,尤其在塗覆物大量地穿過所述紡織層的情況下。為了製作紡織層,可以使用基於天然材料如棉的紗線,或使用基於合成材料例如聚醯胺、聚酯或聚丙烯的紗線。所使用的紗線還可以具有如彈性或敏感性(nervosité)的特殊機械性能,例如紗線可以為彈性蛋白酶纖維(élasthanne)基。此外,不同性質的紗線可以被使用在同一紡織層中,從而將它們本身的特徵組合在一起。為了實施第一與第二紡織層的接合,本發明提出使用一接合基體(substrat d′association),其被介置於所述紡織層之間,從而保證將它們接合。為此,該基體包括一第三紡織層,該第三紡織層的每個表面都被塗覆上一熱膠合劑網體。因此,第一與第二紡織層的接合可以通過將所述紡織層對應的一表面層貼在一熱膠合劑網體上來實施。所獲得的複合體因此由一紡織層堆疊體而形成,這就可以使其保持令人滿意的手感。紡織層可以為所有已知的類型,與需要接合的第一或第二紡織層中的一個相同或不同。按照一實施方式,基體的紡織層由一針織體形成,所述針織體可能為聯鎖(bloqué)式的。特別是在上一種情況下,接合基體的使用除了接合方面以外,還可以通過緊固和/或加強複合體的某些部分來形成複合體的結構。在另一實施方式中,接合基體布置成其允許保持第一和第二紡織層的最初織物特徵,尤其是在彈性與觸感方面。按照一實施方式,接合基體的紡織層具有一較低的表面密度,例如其介於10g/m2與50g/m2之間,從而獲得一相對輕質的紡織複合體,而這在所考慮的特殊應用中正是特別希望的。關於熱膠合劑網體,可以考慮兩網體的熱膠合劑是相同的,例如都為熱熔共聚醯胺基。此外,各網體可呈現熱膠合劑點的形式,所述熱膠合劑點被規律地分布在紡織層的表面上,以便使複合體既有粘性又具透氣性,尤其是針對空氣與水蒸汽時。在實施變型中,熱膠合劑網體可實施成其它類型的非連續的特色區域的形式,尤其實施成直線的或其它二維圖案的形式。更特別的是,根據本發明的複合體被用於進行裁剪,從而形成一服裝物的至少一料片,所述服裝物尤其是內衣或運動服飾。下面描述一種實施根據本發明的接合基體的方法,其中,紡織層首先以傳統方式採用編織、針織技術形成,或利用製成一無紡織物而形成。隨後,本發明提出採用一塗覆方法對紡織層的表面進行塗覆,其中,紡織層沒有被特殊進行加熱,從而保留所述紡織層的基本性能。因此,熱膠合劑網體被置於一轉移支承件上,隨後位於支承件上的所述網體被加熱到一高於熱膠合劑熔化溫度的溫度。特別是,可以通過絲網印製術或照相製版法實施將熱膠合劑置於所述支承件上。通常,加熱溫度介於90℃與215℃之間,這能使用來塗覆紡織層的熱膠合劑的大部分熔融和乾燥。在一實施例子中,熱膠合劑為共聚合物基,例如共聚醯胺基和/或共聚酯基和/或其它的熱塑性或熱固性共聚物基。熱膠合劑可以設置成呈水分的和/或酒精的和/或其它極性溶液的散體(dispersion)狀,且在環境溫度下呈糊狀形式。隨後,承載被加熱網體的轉移支承件面對著待塗覆紡織層的表面進行設置,從而使所述網體與所述表面獲得接觸。因此,通過調整所述支承件與所述紡織層相應的親合力,就可以使所述網體從轉移支承件轉移到紡織層的表面上。所述轉移可以在紡織層的整個表面上進行,或僅在所述紡織層的一確定部分上進行。按照文獻EP-A-0219378中所述的實施方式,轉移支承件由一循環帶件形成,所述循環帶件的表面例如被覆蓋有一相對於熱膠合劑粘性較低的製劑,例如該製劑為聚四氟乙烯基或矽酮基。該帶件通過從一上遊區域朝一匯合區域的連續行進而被移動,在所述上遊區域中,網體被置於帶件上,而在所述匯合區域中則實施接觸。因此,當在上遊區域與匯合區域之間進行移動時,所述網體例如通過經過一爐、或通過暴露在輻射(紅外線或微波)中或暴露在熱氣流下而被加熱,從而保證熱膠合劑的乾燥與熔融。在所述實施方式中,可以共同移動紡織層與轉移支承件,從而在紡織層的整個長度上進行連續塗覆。在所使用的塗覆方法中,還可考慮匯合區域的尺寸設置成可允許通過網體在紡織層的表面上施加一擠壓力來實施轉移,所述力設置成允許所述網體接合在所述表面上,而同時無需熱膠合劑大量滲入紡織層中。尤其是,紡織層與支承件之間的距離可基本等於網體的高度。因此,通過接觸而非擠壓來進行轉移,所述紡織層因而沒有被熱膠合劑過於大量地滲透,這就避免了所述熱膠合劑穿過紡織層的穿透現象,並因此對於所述被塗覆的紡織層能保留良好的手感,同時保證令人滿意的粘合性。在實施變型中,當網體轉移到紡織層上之後,還可考慮通過例如吹風來冷卻所述紡織層,從而比起採用自然對流,能保證熱膠合劑更快速地固化。因此,被加熱的熱膠合劑與紡織層之間的接觸時間可以被減少,這會限制由此可能導致的對紡織層造成的可能損害。本發明考慮使用與上述方法相似的一塗覆方法,從而採用另一熱膠合劑網體對紡織層的另一表面進行塗覆。按照一實施方式,通過使紡織層兩次在塗覆裝置中通過,來接續地進行兩次塗覆。按照另一實施方式,兩次塗覆的至少某些步驟、尤其是冷卻步驟可以基本同時地進行。為了連續進行兩次塗覆,紡織層可被卷繞在一上遊筒管上,連續地被展開,在其兩個表面上進行塗覆,並在一下遊筒管上重新進行卷繞。使用一種如上所述的塗覆方法可以塗覆較低表面密度(例如介於5g/m2與20g/m2之間)的網體,並獲得這樣的熱膠合劑網體它們在層貼於紡織層上之後幾乎是不可見的,從而避免了複合體表面存在印痕(marquage)的外觀。本發明還提出一種按照本發明的紡織複合體的複合方法,其中,被塗覆的接合基體被介置於第一與第二紡織層之間,由此形成的堆疊體隨後被設置在一層壓機中,從而通過施壓和施熱,使第一與第二紡織層相互接合。以下以示意性的且非局限性的方式給出了一按照本發明的紡織複合體的實施例。
接合基體[47] 紡織層雙彈聚醯胺(polyamide bi-strech)基[48] 表面密度20g/m2[49] 塗覆物熱熔共聚醯胺(熔點120℃);表面密度為8/gm2的點網體/每表面[50]第一紡織層[51] 聚醯胺基/彈性蛋白酶纖維(80%/20%)[52] 表面密度180g/m2[53]第二紡織層[54] 聚醯胺基/彈性蛋白酶纖維(85%/15%)[55] 表面密度115g/m2[56] 在一連續的層壓機上於130℃進行所述複合(complexage)。
權利要求
1.紡織複合體,其包括一第一紡織層、一第二紡織層以及一接合基體,該基體使所述第一和第二紡織層相互接合,所述基體包括一第三紡織層,一熱膠合劑網體被塗覆在該第三紡織層的每個表面上,所述基體被間置於所述的第一與第二紡織層之間,從而通過將這些紡織層的一表面相應層貼於一熱膠合劑網體上,而使所述的第一紡織層與第二紡織層相互接合。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紡織複合體,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與第二紡織層中的至少之一具有一開放結構。
3.按照權利要求2所述的紡織複合體,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開放結構式紡織層由一針織體、網扣體或網眼體形成。
4.接合基體,其用於按照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紡織複合體,其特徵在於,所述基體包括一紡織層,一熱膠合劑網體被塗覆在該紡織層的每個表面上。
5.按照權利要求4所述的接合基體,其特徵在於,所述紡織層由一針織體形成,所述針織體可能為聯鎖式。
6.按照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接合基體,其特徵在於,所述紡織層具有一表面密度,所述表面密度介於10g/m2與50g/m2之間。
7.按照權利要求4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接合基體,其特徵在於,所述兩網體的熱膠合劑是相同的,例如都為熱熔共聚醯胺基。
8.按照權利要求4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接合基體,其特徵在於,所述各網體呈現熱膠合劑點的形式,這些熱膠合劑點被規律地分布在所述紡織層的表面上。
9.按照權利要求4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接合基體的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方法包括的步驟在於i)形成所述紡織層;ii)將一熱膠合劑網體置於一轉移支承件上;iii)在一高於所述熱膠合劑熔化溫度的溫度下,對所述支承件上的網體進行加熱;iv)把承載所述已加熱網體的所述轉移支承件設置在所述紡織層的一表面的對面,從而使所述網體與該表面進行接觸,所述支承件與所述紡織層各自的對於所述膠合劑的親合力使得所述網體從所述支承件被轉移到所述紡織層的表面上,並且這無需對所述紡織層進行特殊加熱;v)再次實施所述步驟ii)到iv),從而為所述紡織層的另一表面塗覆另一熱膠合劑網體。
10.按照權利要求9所述的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兩次塗覆是連續進行的。
11.按照權利要求9所述的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兩次塗覆的至少某些步驟是基本同時進行的。
12.按照權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項所述的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為使所述網體與所述紡織層的表面進行接觸,所述紡織層和/或所述轉移支承件朝一匯合區域移動。
13.按照權利要求12所述的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所述匯合區域上遊的一區域中,所述網體被設置在所述紡織層的表面上,對所述熱膠合劑的加熱在這些區域之間移動時進行。
14.按照權利要求13所述的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轉移支承件由一帶件形成,所述移動通過從所述上遊區域朝所述匯合區域的連續行進實現。
15.按照權利要求12至14中任一項所述的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紡織層與所述轉移支承件被共同移動,從而在所述紡織層的一長度上進行連續塗覆。
16.按照權利要求12至15中任一項所述的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匯合區域的尺寸設置成可允許通過所述網體在所述紡織層的表面上施加一力來進行所述轉移,所述力設置成允許所述網體接合在所述表面上,而所述熱膠合劑不會大量滲入所述紡織層中。
17.按照權利要求9至16中任一項所述的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轉移支承件在一介於90℃與215℃之間的溫度被加熱。
18.按照權利要求9至17中任一項所述的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網體轉移後,所述紡織層被冷卻,從而保證所述網體的熱膠合劑固化。
19.按照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紡織複合體的複合方法,其特徵在於,按照權利要求4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一接合基體被間置於所述第一紡織層與所述第二紡織層之間,由此形成的堆疊體隨後被設置在一層壓機中,從而通過施壓和施熱,來使所述第一與第二紡織層相互接合。
20.服裝物,尤其是內衣或運動服,所述服裝物包括至少一料片,所述料片在按照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一紡織複合體中被裁剪出。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紡織複合體,其包括一第一紡織層、一第二紡織層以及一接合基體,所述基體使所述第一和第二紡織層相互接合,所述基體包括一第三紡織層,一熱膠合劑網體被塗覆在該第三紡織層的每個表面上,所述基體被間置於所述的第一與第二紡織層之間,從而通過將所述紡織層的一表面相應層貼在一熱膠合劑網體上,而使所述的第一紡織層與第二紡織層相互接合。
文檔編號A41D27/06GK101084114SQ200580042173
公開日2007年12月5日 申請日期2005年12月6日 優先權日2004年12月9日
發明者J·勒費布爾, V·費斯蒂諾 申請人:皮卡地Bc毛織品製造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