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介紹:土族過年的習俗有哪些
2023-07-07 18:38:09 2
過年是一年之中最為喜慶的日子,各個民族的過年習俗也各不相同,但我們都在表達我們最喜悅的心情。那麼,關於土族的過年習俗是什麼樣的呢?你了解嗎?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到土族文化中了解其過年習俗吧。
除夕,天一黑,家家便在房門框上貼春聯,門扇上貼用黃裱紙印的錢馬、年畫等。當晚吃的年飯一般是細長麵條和大塊肥肉。飯後,婦女和小孩開始穿戴五彩繽紛的節日盛裝。
這晚要求全家團圓,聽長輩講故事、通宵達旦唱家曲等。將要出嫁的姑娘這晚要舉行「戴天頭」儀式,除夕晚不能高聲吵嚷或打罵,否則認為這一年家中不吉。這晚還要舉行接神儀式。
家家在院中煨桑,上面放些酥油和炒麵,眾人跪地磕頭,祈求財神、喜神、貴神降福。同時還要在灶旁,門後點燈供饃,意在敬奉灶神和門神。
初一早上四點許,土族男子,不論年長年小,都洗漱完畢,先到土地神那裡上香、點香燈、同時跪求新一年太平、全家安康、生意興隆、工作順心從土地神那裡回來,全家族的男子,集中到祖墳燒紙、跪求祖先保佑,燃放爆竹,酒奠祖宗。
開始拜年,首先給家裡的家神磕頭,祈求保佑。
然後給長輩磕頭,以示尊老。長輩給晚輩說幾句吉祥語:「新年裡身體健康、工作順心、出門掙大錢、回家保健康」等等!最後,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
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干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由於登門拜年費時費力,後來一些上層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貼相互投賀,由此發展出來後來的「賀年片」。
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床腳,此記載見於《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現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
初三至初八,要給遠方的親友拜年。節日期間男女青少年集中在巷道或打麥場上舉行踢鍵子,打毛蛋等遊戲,也有的跳歡樂的「安昭舞」。新婚媳婦不得子的人家要在打麥場上立幾架鞦韆,供青年人玩耍,意在盼子,年節一般到正月十五日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