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效金屬切割除塵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7-20 16:56:56 2

本發明屬於工業廠房空氣淨化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可用於雷射、等離子或火焰等大型切割設備除塵的高效金屬切割除塵裝置。
背景技術:
切割在工業生產過程中佔有重要地位,然而使用雷射、等離子或者火焰切割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金屬粉塵飛濺,造成切割車間的汙染,嚴重影響工人身體健康,甚至會造成爆炸(鋁合金等氧化性粉塵)。隨著大型切割設備的普及,採用原有的側吹、上吸或下吸等除塵方式,抽風口面積大,均難以提高除塵風速,除塵效果不理想。
公開號為cn205414698u的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金屬切割除塵設備,該設備設置了上下兩個除塵裝置,下吸式環管分控除塵裝置採用盤繞空心環管式吸塵,吸收切割工件附近下沉的粉塵;上抽式雙煙塵罩移動除塵裝置隨切割機械手一起移動,抽取上揚煙塵。但該專利的上下除塵裝置均連接除塵機,風量分散;同時下部除塵在大幅面切割時要布置多個環管,每個環管的側壁開有孔洞,造成吸力降低。公開號為cn204893179u的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等離子切割除塵風管裝置,該裝置在切割時,切割粉塵通過連接在桁架上的連接箱進入風道,風道頂板開有溝槽,長板切割時,較長的溝槽未設置密封,易造成抽風風量降低,因此進入抽風口的風力降低,除塵切割效果不佳。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針對上述存在問題和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可靠、抽風力度大、抽風效率高、除塵效果好的高效金屬切割除塵裝置。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本發明所述的高效金屬切割除塵裝置,其特點是:包括設置在切割平臺底部中心的風道、設置在風道的一端且與除塵主機通過管道相連的圓形抽風口、沿風道的長度方向等間隔地設置在風道上的多組風門機構及設置在風道的旁邊且與風門機構可接觸連接而用於推動風門機構動作的梯形架,所述梯形架固定連接在切割桁架上而隨切割桁架移動,且所述梯形架在切割桁架的帶動下每經過一個位置僅能推動一組或兩組風門機構的風門實現開啟。
其中,所述各組風門機構分別包括設置在風道前側壁上的前方形抽風口、設置在風道後側壁上且與前方形抽風口位置相對的後方形抽風口、設置在風道上且常態下用於封閉前方形抽風口和後方形抽風口的風門及與風門相連接並與梯形架可接觸連接的頂杆,所述風門在梯形架推動的頂杆的作用下而實現開啟。
所述風門包括設置在風道內的支架、可前後移動地連接在支架上的移動杆、設置在移動杆前端且位於前方形抽風口內側的尺寸大於前方形抽風口尺寸的前擋板、設置在移動杆後端且位於後方形抽風口外側的尺寸大於後方形抽風口尺寸的後擋板、設置在移動杆上且位於支架內側的中心板及分設在中心板的兩邊且套接在移動杆上的復位彈簧,其中所述前擋板的外側面上設置有用於與頂杆相連接的接頭。而且,所述頂杆與接頭通過螺紋連接。同時,所述頂杆上設置有滾輪,所述梯形架上設置有供滾輪行走的溝槽。
所述前擋板和後擋板在移動杆的帶動下能夠向後移動的最大距離為150mm。
所述梯形架包括梯形底板及設置在梯形底板上的用於與切割桁架相連接的立柱,所述梯形架通過梯形底板與風門機構可接觸連接。
所述風道為鋼鐵材料製成的箱體。
所述多組風門機構的相鄰兩組之間的距離為一米。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在切割時,僅有切割槍頭下方對應的風門產生偏移,從而形成較小的出風口,這樣在除塵設備風量一定的情況下,通過較小的出風口,確保了抽風力度大及抽風效率高,從而使吸塵效果明顯。而且,本發明的結構簡單、製造容易、成本低、使用安全可靠,適用於大幅面切割的除塵設備。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所述頂杆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所述梯形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所述風門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4所示,本發明所述的高效金屬切割除塵裝置,包括設置在切割平臺底部中心的風道1、設置在風道1的一端且與除塵主機通過管道相連的圓形抽風口2、沿風道1的長度方向等間隔地設置在風道1上的多組風門機構3及設置在風道1的旁邊且與風門機構3可接觸連接而用於推動風門機構3動作的梯形架4,所述梯形架4固定連接在切割桁架上而隨切割桁架移動。其中,所述多組風門機構3的相鄰兩組之間的距離為一米。當然,也可以根據實際的使用需要來設置相鄰兩組風門機構3之間的距離。而所述風道1為鋼鐵材料製成的箱體,所述箱體除了圓形抽風口2和風門機構3所在的位置,其它位置均為密閉設置。且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圓形抽風口2是通過塑料軟管與除塵主機相連接。當進行金屬切割時,所述梯形架4在切割桁架的帶動下每經過一個位置僅能推動一組或兩組風門機構3的風門實現開啟。也就是說,僅有切割槍頭下方對應的風門產生偏移,從而形成較小的出風口,這樣在除塵設備風量一定的情況下,通過較小的出風口,確保了抽風力度大及抽風效率高,從而使吸塵效果明顯。如圖3所示,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梯形架4包括梯形底板41及設置在梯形底板41上的用於與切割桁架相連接的兩個立柱42,所述各立柱42上分別開設有螺紋孔,梯形架4通過立柱與切割桁架相連後通過螺釘與螺紋孔的連接而實現兩者的固定,而且所述梯形架4通過梯形底板41與風門機構3可接觸連接。
所述各組風門機構3分別包括設置在風道1前側壁上的前方形抽風口31、設置在風道1後側壁上且與前方形抽風口31位置相對的後方形抽風口32、設置在風道1上且常態下用於封閉前方形抽風口31和後方形抽風口32的風門33及與風門33相連接並與梯形架4可接觸連接的頂杆34,所述風門33在梯形架4推動的頂杆34的作用下而實現開啟。如圖4所示,所述風門33包括通過螺釘連接在風道1內的支架331、可前後移動地連接在支架331上的移動杆332、設置在移動杆332前端且位於前方形抽風口31內側的尺寸大於前方形抽風口31尺寸的前擋板333、設置在移動杆332後端且位於後方形抽風口32外側的尺寸大於後方形抽風口32尺寸的後擋板334、設置在移動杆332上且位於支架331內側的中心板335及分設在中心板335的兩邊且套接在移動杆332上的復位彈簧336,所述前擋板333和後擋板334在移動杆332的帶動下能夠向後移動的最大距離為150mm,為了使前擋板333和後擋板334的移動平穩,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移動杆332並排地設置有兩條,由於通過中心板335將移動杆332分隔成前後兩部分,因此復位彈簧336一共設置有四條,各復位彈簧336的一端頂壓在中心板335上,另一端頂壓在支架331的內側面上。同時,所述前擋板333的外側面上設置有用於與頂杆34相連接的接頭337。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頂杆34的一端設置成螺紋頭,其另一端設置有滾輪341,所述頂杆34通過其螺紋頭與接頭337螺紋連接,而所述梯形架4的梯形底板41的外緣設置有供滾輪341行走的溝槽411。此外,所述頂杆34與接頭337也可以通過螺釘或卡扣或其它方式相連接。常態下,通過復位彈簧336的作用,前擋板333將前方形抽風口31封閉,後擋板334將後方形抽風口32封閉。
本發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當進行金屬切割時,固定於切割桁架上的梯形架4隨切割桁架移動,其梯形底板41上的溝槽411與頂杆34上的滾輪341接觸。頂杆34在溝槽411的作用下,使與之相連的前擋板333和後擋板334向後移動而實現前方形抽風口31和後方形抽風口32的開啟,從而與風道1形成抽風口,頂杆34沿溝槽411路徑的偏移量經歷增大-保持-減少的過程。切割灰塵在抽風機的作用下經抽風口進入風道1,最終吸入除塵主機內。隨著頂杆34與梯形架4的脫離,前擋板333和後擋板334在復位彈簧336的作用下恢復到原來位置,並與風道1緊貼形成封閉空間。當切割槍移動到下一組方形抽風口時,重複上述過程。切割過程中能夠保證一到兩組風門機構3的風門產生偏移。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一:
使用6000mm×2000mm幅面的等離子切割設備切割80mm厚碳鋼板,圓形抽風口2通過可伸縮塑料軟管接到除塵主機上,待切割工件放置在遠離圓形抽風口2的切割平臺上。切割時,切割桁架行走到工件上方,與之相連的梯形架4通過頂杆34將前擋板333和後擋板334頂離原位置,使前擋板333和後擋板334與風道1之間產生間隙。切割時產生的灰塵,通過產生的間隙進入風道1,經輸送最終吸入除塵主機中,達到切割效果。
本發明是通過實施例來描述的,但並不對本發明構成限制,參照本發明的描述,所公開的實施例的其他變化,如對於本領域的專業人士是容易想到的,這樣的變化應該屬於本發明權利要求限定的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