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汙泥處理系統的能源補償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7-20 08:12:46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汙泥處理系統,特別是涉及一種汙泥處理系統的能源補償裝置。
背景技術:
在汙水處理廠內其產生的汙泥為危險廢棄物,需要外委有資質的單位進行收購處理。隨著生產或生活規模的不斷擴大,汙水產生量越來越大,其相應的汙泥量也逐漸增多,汙泥量的增多不僅增加了汙水廠的運行成本,也增大了相關單位接納汙泥處理的壓力,縮減汙泥量在汙水廠運行中顯得越來越重要。
現今汙泥濃縮處理裝置越來越多,其採用的能源方式也多種多樣,無論哪一種在對汙泥濃縮處理的減量研究中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如專利「201620487011.1」中利用汙水處理所使用的風機產生的餘熱進行汙泥減量化處理,該能源清潔、高效、利用率較高、投資較少,但它應用時因季節氣候以及地域所產生的風機餘熱不穩定,但經過不斷研究我們發現了新的能源提供方式,避免風機餘熱因季節氣候以及地域所造成的風機餘熱不穩定,從而保障汙泥濃縮機構可以穩定高效的持續運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汙泥處理系統的能源補償裝置,利用太陽能產生的熱能作為補充能源,克服因區域性、季節性、晝夜溫差所帶來的汙泥濃縮機構工作不穩定性,保障汙泥濃縮機構可以穩定高效的持續運行。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汙泥處理系統的能源補償裝置,包括汙泥濃縮機構,所述的汙泥濃縮機構上設置有進氣口和出氣口,所述的進氣口連接有鼓風機,還包括太陽能電池組件,所述的汙泥濃縮機構內裝設有發熱組件,所述的太陽能電池組件依次電連接有控制器、蓄電池組,所述的蓄電池組與發熱組件電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蓄電池組電連接有用電端。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本實用新型還包括太陽能集熱器,所述的太陽能集熱器上設置有導熱介質的出口一與導熱介質的入口一,所述的汙泥濃縮機構內裝設有表面式換熱器,所述的表面式換熱器在汙泥濃縮機構上設置有導熱介質的出口二與導熱介質的入口二,所述的導熱介質的出口一與導熱介質的入口二通過管路連通,所述的導熱介質的入口一與導熱介質的出口二通過管路連通。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汙泥濃縮機構內還安裝有溫度傳感器,所述的汙泥濃縮機構上設置的出料口處安裝有溼度傳感器。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汙泥濃縮機構表面設置有顯示汙泥處理器內溫度、溼度的觀察口。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發熱組件為發熱電絲。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導熱介質為導熱油。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採用鼓風機收集輸送的工廠餘熱作為汙泥濃縮機構主要的熱能來源,利用太陽能電池組件將太陽能轉化成電能,然後再通過發熱組件將太陽能轉換成熱能作為汙泥濃縮機構的補充能源,或者利用太陽能集熱器將太陽能直接轉換為熱能作為汙泥濃縮機構的補充能源,太陽能轉換成熱能後作為補充能源,克服因區域性、季節性、晝夜溫差所帶來的汙泥濃縮機構工作不穩定性,保障汙泥濃縮機構可以穩定高效的持續運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框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汙泥濃縮機構;2.進氣口;3.太陽能電池組件;4.蓄電池組;5.發熱組件;6.用電端;7.太陽能集熱器;71.出口一;72.入口一;8.表面式換熱器;81.出口二;82.入口二;9.溫度傳感器;10.溼度傳感器;11.觀察口。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主旨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汙泥處理系統的能源補償裝置,利用太陽能轉換成的熱能作為補充能源,克服因區域性、季節性、晝夜溫差所帶來的汙泥濃縮機構工作不穩定性,保障汙泥濃縮機構可以穩定高效的持續運行。
下面結合實施例參照附圖進行詳細說明,以便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徵及優點進行更深入的詮釋。
本實用新型如圖1、2所示,一種汙泥處理系統的能源補償裝置,包括汙泥濃縮機構1,所述的汙泥濃縮機構1上設置有進氣口2和出氣口,所述的進氣口2連接有鼓風機,還包括太陽能電池組件3,所述的汙泥濃縮機構1內裝設有發熱組件5,所述的太陽能電池組件3依次電連接有控制器、蓄電池組4,所述的蓄電池組4與發熱組件5電連接。在工廠中鼓風機會產生大量的熱,這些熱量一般都是隨著鼓風機產生的風排出,現將鼓風機與汙泥濃縮機構1的進氣口2連接,利用鼓風機排出的餘熱來實現汙泥濃縮機構1內汙泥水分的蒸發,但隨著季節的變化、地域的變化、晝夜溫差變化等,外界溫度較低時,鼓風機排出的餘熱不足以滿足汙泥濃縮機構1正常工作所需的熱量,此時,太陽能電池組件3將吸收的太陽能裝換成電能,並對與其連接的蓄電池組4充電,蓄電池組4給發熱組件5供電,發熱組件5產生的熱量以補充汙泥濃縮機構1正常工作所需的熱量,保障汙泥濃縮機構1可以穩定高效的持續運行。
另外,所述的蓄電池組4電連接有用電端6,用電端6電連接有風扇、空調、冰箱這類間歇性的用電器,在不影響蓄電池組4給發熱組件5供電發熱補充汙泥濃縮機構1正常工作所需的熱量時,蓄電池組4中的電切換供給工廠內的用電端6,從而節省工廠內的用電量,充分利用能源。
此外,還包括太陽能集熱器7,所述的太陽能集熱器7上設置有導熱介質的出口一71與導熱介質的入口一72,所述的汙泥濃縮機構1內裝設有表面式換熱器8,所述的表面式換熱器8在汙泥濃縮機構1上設置有導熱介質的出口二81與導熱介質的入口二82,所述的導熱介質的出口一71與導熱介質的入口二82通過管路連通,所述的導熱介質的入口一72與導熱介質的出口二81通過管路連通。太陽能集熱器7吸收太陽能對太陽能集熱器7內的導熱介質加熱,導熱介質通過出口一71經由管路通過入口二82進入到表面式換熱器8內,導熱介質通過表面式換熱器8將熱量傳遞給汙泥濃縮機構1,換熱後的導熱介質通過出口二81經由管路通過入口一72回流到太陽能集熱器7中,導熱介質在太陽能集熱器7與汙泥濃縮機構1內的表面式換熱器8之間循環流動,將太陽能集熱器7產生的熱能傳遞到汙泥濃縮機構1內,來補充汙泥濃縮機構1正常工作所需的熱量,保障汙泥濃縮機構1可以穩定高效的持續運行。
還有,所述的汙泥濃縮機構1內還安裝有溫度傳感器9,所述的汙泥濃縮機構1上設置的出料口處安裝有溼度傳感器10。所述的汙泥濃縮機構1表面設置有顯示汙泥處理器內溫度、溼度的觀察口11。溫度傳感器9用於檢查汙泥濃縮機構1內的溫度,溼度傳感器10設在出料口處,用於檢測濃縮後汙泥的溼度,溫度與溼度均顯示在設置在汙泥濃縮機構1表面的觀察口11處,通過觀察口11觀察汙泥處理裝置處理汙泥的情況,根據溫度與溼度來判斷汙泥濃縮機構1內部的熱量是否適當,作為調節汙泥濃縮機構1內部熱量的依據。
此外,所述的發熱組件5為發熱電絲,當然這裡的發熱組件5也可以設置為PTC發熱組件5、MCH發熱組件5或者其他具有通電發熱特性的組件。
另外,所述的導熱介質為導熱油,當然這裡的導熱介質也可設置為水,還可以設置為空氣。
本實用新型,汙泥濃縮機構1上設置的進氣孔上連接有鼓風機,鼓風機產生的餘熱隨風通過進氣孔輸送到汙泥濃縮機構1內,作為汙泥濃縮機構1除去汙泥水分的主要能源,但隨著季節的變化、晝夜溫差變化、地域的變化,有時候外界溫度過低,餘熱產生的熱量不足以滿足汙泥濃縮機構1正常工作所需的熱量,汙泥濃縮機構1單一的以餘熱作為熱源工作不穩定,因此,在汙泥濃縮機構1內裝設有發熱組件5,發熱組件5通過與太陽能電池組電連接的蓄電池組4供電產生熱量,當鼓風機輸入的餘熱不足以支撐汙泥濃縮機構1正常工作時,發熱組件5作為第二能源來補充汙泥濃縮機構1所需的熱量,此外,蓄電池組4還為廠區內部的家用電器如風扇、空調、冰箱等間歇性電器供電,在不影響為汙泥濃縮機構1供熱情況下,蓄電池組4為廠區內的家用電器供電,節省廠區內電量,充分利用能源。此外,還設置有太陽能集熱器7,汙泥濃縮機構1內裝設有表面式換熱器8,傳熱介質在太陽能集熱器7與表面式換熱器8之間循環流動,將太陽能集熱器7產生的熱量傳遞給汙泥濃縮機構1。當然在一套汙泥濃縮機構1內可以只設置發熱組件5、表面式換熱器8其中一種或者兩者同時設置。另外,汙泥濃縮機構1內部設置有溫度傳感器9、汙泥濃縮機構1的出料口處設置有溼度傳感器10,溫度傳感器9、溼度傳感器10感知的溫度、溼度均顯示在設置在汙泥濃縮機構1表面的觀察口11處,通過觀察口11觀察汙泥濃縮機構1內汙泥處理進度,通過觀察口11處顯示的溫度、溼度來調節汙泥濃縮機構1內的熱量。
本實用新型,利用鼓風機產生的餘熱作為汙泥濃縮機構的主要能源,利用太陽能電池組、蓄電池組以及發熱組件,將太陽能轉化成電能人後再轉化成熱能,作為汙泥濃縮機構的補充能源,同時在不影響為汙泥濃縮機構提供熱量的前提下蓄電池組給家用電器供電,或者利用太陽能集熱器、表面式換熱器,將太陽能轉化成熱能並傳遞給汙泥濃縮機構,作為汙泥濃縮機構的補充能源,外界環境變化鼓風機帶來的餘熱不足以滿足汙泥濃縮機構正常工作,補充能源提供熱量,保證汙泥濃縮機構可以穩定高效的持續運行,利用太陽能轉換成熱能作為補充能源,能源清潔、高效、利用率較高、投資較少。
通過以上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對本實用新型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為本實用新型一部分的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