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離斷肢體固定及降溫保存為一體的支具的製作方法
2023-07-20 01:58:51 5
一種離斷肢體固定及降溫保存為一體的支具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離斷肢體固定及降溫保存為一體的支具,包括支具本體(1)、固定帶(3)、冰袋(4),所述支具本體(1)通過固定帶(3)固定,所述冰袋(4)通過暗扣(2)與支具本體(1)固定。本實用新型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簡單的特點,適合推廣應用。
【專利說明】一種離斷肢體固定及降溫保存為一體的支具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於醫療器械【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離斷肢體固定及降溫保存為一體的支具。
【背景技術】
[0002]低溫環境一方面可有效降低離斷肢體內細胞的新陳代謝,延長細胞的存活時間;另一方面可抑制細菌的繁殖,使之處於一個相對清潔的狀態,明顯延長肢體的可植活時間,這一觀點已得到了論證。肢體完全離斷現在有統一的肢體降溫保存方法,;完全離斷肢體的遠端,應使用無菌敷料或用清潔的布料、毛巾等包裹,為了降低離斷組織的代謝和細菌繁殖,肢體應保存在低溫的環境中。將肢體用清潔布料包裹後,再用塑料布或橡皮布包裹,周圍放置冰塊,然後迅速轉運送醫院。但不能浸泡在冰水之中,也不要讓冰塊直接接觸皮膚,更不要用消毒液、鹽水直接浸泡斷肢。效果肯定。
[0003]現有的技術方案是由肢體固定支具及降溫設備兩部分組成的。1、根據肢體損傷部位採用相應的肢體外固定支具,達到肢體固定,防止骨折端移位造成重要組織再次損傷,減輕疼痛的目的;2、在損傷平面及以遠肢體採用持續物理降溫,可有效降低離斷組織的代謝和細菌繁殖,溫度控制在4°左右。降溫的方式可採用充水式冰袋和電子降溫冰毯兩種方式。目前肢體的固定方法有夾板、支具或石膏繃帶等方法,都沒有辦法對肢體進行有效降溫,使臨床上很多肢體失去有效的「黃金」再植時機,給患者及家屬帶來失去肢體的痛苦。
實用新型內容
[0004]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離斷肢體固定及降溫保存為一體的支具,是把肢體固定與降溫保存和二為一的支具,使用方便,操作簡單,是離斷肢體現場急救、轉運及術前準備這段時間內肢體的固定及降溫保存的有效措施。
[0005]其技術方案如下:
[0006]一種離斷肢體固定及降溫保存為一體的支具,包括支具本體、固定帶、冰袋,所述支具本體通過固定帶固定,所述冰袋通過暗扣與支具本體固定。
[0007]進一步優選,所述支具本體的材質為橡塑材料。
[000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09]該支具具有肢體固定和降溫同時進行的優點,大大減少了離斷肢體熱缺血的時間,可有效降低離斷肢體細胞的新陳代謝,為肢體的在植成活創造有利條件,該支具操作簡單,便於臨床使用,使用範圍廣,可應用於現場急救、患者轉運途中、術前準備等階段。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離斷肢體固定及降溫保存為一體的支具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1]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0012]參照圖1,一種離斷肢體固定及降溫保存為一體的支具,包括支具本體1、固定帶
3、冰袋4,所述支具本體I通過固定帶3固定,所述冰袋4通過暗扣2與支具本體I固定。所述支具本體I的材質為橡塑材料。
[0013]本實用新型離斷肢體固定及降溫保存為一體的支具分為上肢支具和下肢支具,分大、中、小三個型號,根據患者損傷的部位及患者肢體的大小選用適合的型號。包紮傷口後根據肢體損傷的部位,選擇相應的外固定支具,起到固定骨折端、減輕疼痛、防止重要組織再次損傷的目的;使用清潔的輔料將需要降溫處理的肢體做簡單的包裹隔離,目的是避免降溫材料直接接觸皮膚,防止組織凍傷;結合當地醫療條件,使用與支具配套的冰袋或電子式降溫毯包裹肢體四周,降低離斷肢體細胞的新陳代謝,延長細胞的存活時間,抑制細菌的繁殖。四、支具上配備可讀式溫度儀,目的是檢測離斷肢體周圍的溫度,防止溫度過高起不到降溫保存效果,防止溫度過低引起組織凍傷;支具的設計上應有別於常規的外固定支具,在支具上多設計可供連接降溫設備的暗扣或自粘帶,便於連接降溫設備。
[0014]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不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披露的技術範圍內,可顯而易見地得到的技術方案的簡單變化或等效替換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離斷肢體固定及降溫保存為一體的支具,其特徵在於,包括支具本體(I)、固定帶(3)、冰袋(4),所述支具本體(I)通過固定帶(3)固定,所述冰袋(4)通過暗扣(2)與支具本體(I)固定,所述支具本體(I)的材質為橡塑材料。
【文檔編號】A61F5/05GK203970639SQ201420049652
【公開日】2014年12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24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24日
【發明者】董衛東 申請人:董衛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