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食蟹猴肌肉萎縮模型的造模方法
2023-07-20 04:33:41 1
專利名稱:一種食蟹猴肌肉萎縮模型的造模方法
技術領域:
本領域屬於動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具體涉及一種食蟹猴肌肉萎縮模型的建立方法。需要特殊說明的是,本方法未涉及外科手術等不具實用性的方案,具備在產業上實施的條件。
背景技術:
肌肉萎縮是指橫紋肌營養障礙,肌肉纖維變細甚至消失等導致的肌肉體積縮小。病因主要有神經源性肌萎縮、肌源性肌萎縮、廢用性肌萎縮和其他原因性肌萎縮。目前常用的動物模型有尾部懸吊、肢體固定、去神經和去肌肉或肌腱模型等。 食蟹猴生命周期長,生物學特性與人類極其相似,是研究人類慢性疾病的最佳實驗材料,用它建立的人類疾病動物模型有利於觀察疾病及其併發症的發生發展規律,同時為治療藥物的療效檢驗和安全性評估提供可靠的保證,已逐漸成為科學研究和藥物研究中使用較多的一種靈長類實驗動物;由於食蟹猴為高等哺乳動物,有著特殊的生理結構和生活習性,常規的疾病模型技術手段複製在食蟹猴上,並不能得到滿意的效果,至今國內外未見有食蟹猴肌肉萎縮模型的成功報導。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造模時間短、成功率高的食蟹猴肌肉萎縮模型的建立方法。本發明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將體重9. 0 10. Okg,6-7歲的雄性食蟹猴右下肢踝關節至膝關節以上5cm部位用高分子纖維繃帶外固定,保持踝關節90°、膝關節180°體位,纖維繃帶與肢體間保留0. 5cm距離,確保動物右下肢無法完成重力運動,且不至於纖維繃帶壓迫肢體,制動時間15周;造模期間供給飼料成分與常規商業飼料相比,控制了蛋白質為13%,脂肪4%。造模期間為鞏固制動產生的肌肉萎縮,飼料配比較普通飼料配方減少了蛋白質及脂肪含量。按照本發明提供的方法對37隻食蟹猴進行造模,其中35隻成功,2隻失敗,成功率為95%,可見本方法安全可靠,成功率高,為研究肌肉萎縮的發生機制,評價、篩選相關藥物
有著重要的意義。
圖1為造模15周後動物雙側腓腸肌MRI圖像比較圖2為雙側腓腸肌活檢組織HE染色
具體實施例方式(一)本發明模型的建立實施例1
選擇6-7歲、雄性食蟹猴,體重9. 0 10. 0kg,將動物右下肢踝關節至膝關節以上5cm部位用高分子纖維繃帶外固定,保持踝關節90°、膝關節180°體位,確保動物右下肢無法完成重力運動,纖維繃帶與肢體間保留0. 5cm距離,確保纖維繃帶不壓迫肢體,制動時間15周,造模期間供給飼料成分蛋白質為13%,脂肪4%,其餘為水份、纖維、礦物質等。食蟹猴肌肉萎縮診斷模式評價方法與結果造模3周後,動物體重、小腿腿圍、右下肢體積均明顯下降,3-15周期間趨於穩定;表I食蟹猴肌肉萎縮模型一般檢查表
權利要求
1.一種食蟹猴肌肉萎縮模型的造模方法,其特徵在於將體重9. O 10. Okg,6-7歲的雄性食蟹猴右下肢踝關節至膝關節以上5cm部位用高分子纖維繃帶外固定,保持踝關節 90°、膝關節180°體位,纖維繃帶與肢體間保留O. 5cm距離,確保動物右下肢無法完成重力運動,且不至於纖維繃帶壓迫肢體,制動時間15周;造模期間供給飼料成分與常規商業詞料相比,控制了蛋白質為13%,脂肪4%。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食蟹猴肌肉萎縮模型的造模方法,以高分子纖維繃帶外固定食蟹猴右下肢踝關節至膝關節以上5cm部位,保持踝關節90°、膝關節180°體位,確保動物右下肢無法完成重力運動,制動時間15周,造模期間供給特殊飼料以保證造模效果,診斷分析結果證明本方法造模成功率高,造模周期適中;本發明為研究肌肉萎縮的發生機制,評價、篩選相關藥物有著重要的意義。
文檔編號A61D3/00GK103006348SQ20121056977
公開日2013年4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5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5日
發明者楊繼紅, 楊波, 劉煒, 劉雪萍, 韋祝梅, 梁福東 申請人:廣西瑋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