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杭州西湖的故事簡短(杭州旅遊成語故事)
2023-07-20 21:34:02 1
【景點】嶽飛墓
【釋義】盡,是出其所有,盡其所能。竭盡忠誠,不惜犧牲一切報效國家。
【典故】秦檜起初命令何鑄審訊嶽飛,嶽飛撕裂上衣把背部展示給何鑄看,背部有「盡忠報國」四個大字,深入膚理。(《宋史·嶽飛傳》)
【簡介】嶽飛墓,亦稱嶽墳,南宋抗金名將嶽飛及其子嶽雲的墓葬處。1162年由宋孝宗安葬於此。墓道兩側有石馬石虎石羊各一對,石俑三對,是明代遺物。墓坐西朝東,以石塊圍砌而成,通高265釐米,直徑700釐米。正中便是嶽飛墓,立「宋嶽鄂王墓」碑,通高350釐米,左邊是嶽雲墓,墓碑上寫著「宋繼忠侯嶽雲墓」。墓的周圍古柏森森,有石欄圍護。正面望柱上刻有「正邪自古同冰炭,毀譽於今判偽真」一聯,階下有秦檜等四賊跪像。1961年嶽墓被列為國家級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嶽飛墓前照壁上有「盡忠報國」四個大字,楷書,明代莆田人洪珠書寫。據說洪珠在寫「國」字時故意不點上右角那一「點」。當時曾有人問他為什麼少了一「點」, 他回答說,嶽飛「盡忠」是無可置疑的,但「報國」則少了一「點」 ,功敗垂成。嶽飛19歲從軍,臨行前,嶽母姚氏在嶽飛脊背上刺下「盡忠報國」四字,意在叮囑嶽飛要時刻以民族大義為重,為國家竭盡忠誠,犧牲一切。嶽飛在抗金19年戰鬥中,打了許多勝仗,讓金兵聞風喪膽。「嶽母刺字」已成為中華民族的母教經典。嶽飛母親姚太夫人為中國歷史上三大賢母之一。「盡忠報國」是嶽飛以身報國、捍衛祖國統一愛國主義思想和精神的集中體現。
嶽飛墓全景
嶽飛及嶽雲父子墓
嶽飛墓老照片
嶽飛墓前的石人石馬
嶽母刺字壁畫
明代莆田人洪珠書寫盡忠報國照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