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奉大戰張作霖一次高明進兵了嗎(直奉大戰張作霖一次高明進兵)
2023-07-20 09:19:03 1
在社會上打拼很容易遇到這樣一種境況,萬事俱備,只欠一個關鍵突破口。
找到突破口,所向披靡;沒找到突破口,進退維谷。
所以說,很多時候事情的成敗不在於我們是否努力,而在於我們是否真有突破關鍵,捕捉機會的能力。
而要具備這種突破關鍵的能力,有時候需要我們具備高人一籌的心態,有時候需要我們具備另闢蹊徑的思維,只所以如此,那是因為絕佳的機會向來都在常人眼界之外。
彼此實力相當的競爭,爭的不是能否做到,而是能否看到!
咱們今天要聊的這段張作霖就屬於突破關鍵,捕捉機會的範疇。
第二次直奉大戰既是張作霖「一洗吳恥」的復仇之戰,也是張大帥問鼎權利巔峰的關鍵一戰。單純就雙方的軍事實力講,這是一場實力相當的懸念之戰,但從玩弄權謀施展縱橫之術上講,此戰中如日中天的吳佩孚就明顯弱於志在必得的張作霖了。
熟悉那段歷史的都知道,馮玉祥臨陣倒戈發動北京政變,囚禁直系大總統曹錕對張作霖的最終取勝起到了關鍵作用,但要知道,沒有張作霖在戰場上取得主動,老馮是不會奉上這關鍵一擊的,相反,如果張作霖在戰場上深處被動,那老馮奉上的可能就是雪上加霜了。
所以說,戰場對磕是張作霖前途光明或者黑暗的關鍵開關。
在這場戰場對決中,山海關、九門口激戰被提及的最多,大傢伙也比較熟悉,但張作霖另一路大軍出其不意地逼近天津也是此次大戰的另一個關鍵。
按照戰前部署,由李景林、張宗昌統帥的第二軍要是能插入山海關背後的灤縣,那吳佩孚可就陷入了後院起火兩面受敵的潰敗境地了。
然而從熱河到關內一帶,直軍兵力雄厚,戒備森嚴,說白了吳佩孚早防著奉軍這一手了,想要插入山海關背後,硬拼不行,非找到讓吳佩孚料想不到的突破口才行。
可這突破口在哪裡呢?
關鍵時刻,奉軍總參謀長楊宇霆提供了一個讓張作霖眼前一亮的地名,刀爾登。
聽到刀爾登這個名字,奉軍眾將為之一驚,小諸葛果真囂張大膽呀!
原來奉軍在第一次直奉大戰時在此地丟過面子,吃過大虧。當時,奉軍第二十七師潰敗撤退途徑此地,曾被當地士紳張鵬飛所屬的民團圍困,全師被悉數繳械後才得以放回,二十七師師長汲金純為此還遭到了撤職處分。
把一個讓自己丟過面子,態度敵友不明的地點看成關鍵突破口,這能行嗎?
為什麼說張作霖眼前一亮呢,用張大帥的話說,越讓咱丟過面,這樣的二次交道越好打,丟的面就是咱本錢,還讓吳小二料想不到!
得到張作霖首肯後,楊宇霆緊跟著提到了另一個人,此人叫李陽春,是個生意人,跟刀爾登的張鵬飛不僅有生意往來,關鍵兩人私交還不錯。
張作霖一聽,很是高興,要不說張大帥離不開楊宇霆呢,此人和張大帥配合,確實是上下默契,互相一點就通。
事不宜遲,就讓你說的這個李陽春帶著咱們開出的好處去跟張鵬飛攀攀交情。
於是李陽春出發了。
到了刀爾登,張鵬飛一聽老友來意,頓時動了心,一來,自己開罪過張大帥,但權盛的張大帥卻從未興師問罪過;二來,張大帥讓老友帶來的好處確實夠朋友。
既然張大帥這麼仁義,那還有什麼好說的。如果此時不接受張大帥的盛情邀約,那未免就有些不識時務了。
但這不會是張大帥的鴻門宴嗎?
把你騙到奉天去,然後把人一扣,借道放人。
張鵬飛沒有這樣想,原因有三,來人可靠,好處誠心,張大帥過往之舉值得信賴。
因為有這樣的心態,張鵬飛接著就和李陽春來到了奉天。
一到奉天,楊宇霆隨即親自陪同他拜見張作霖。
細看張作霖的面相,除去最後幾年的心力憔悴,張大帥一直是北人南相的「萬人喜」面相,不擺架子,不耍官腔。
一見到張鵬飛,張作霖果然平易得厲害,一個說法就徹底徵服了此人。
張大帥過往不提,只說,有求同宗兄弟,所以得親自見一面。
瞧瞧張大帥這感情牌打的,所謂不打不相識,不計前嫌的話都直接略過了,人直接搬出個同宗同姓的說法。這時候的張作霖是誰?能這樣主動跟你攀交情,是誰那都得接著。
什麼是打情感牌的最高境界?
一點不囉嗦,一句話就能鎖定兩人之間最難能可貴之處。
如此一來,會面就成了兩個素未謀面的張姓本家在那兒嘮家常了,最後這張鵬飛是怎麼向張作霖做保證的——我們是同宗,我一定保你入關。
如果說李陽春打的前站讓張鵬飛動了心,那張作霖打的這一站就徹底讓張鵬飛鐵了心。
沒有任何波折,張鵬飛說到做到,戰爭進展到後半段的時候,老張讓自己的民團馬隊帶路,先是引導奉軍一個騎兵營從刀爾登出發,由山間小路直奔灤縣,之後,李景林、張宗昌的大隊人馬亦順利通過,直取灤縣,逼向天津。
你瞧,這關鍵突破口破的,看似不過如此,其實功力深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