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觀看毛豐美觀後感
2023-08-10 12:16:48 1
毛豐美,男,滿族,1949年5月出生,1977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0年至1992年先後擔任丹東鳳城市大梨樹大隊大隊長、村委會主任、村黨支部書記;1992年至20xx年先後擔任大梨樹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村實業公司總經理等職務。1993年起連續當選第八至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20xx年9月26日,毛豐美同志因病醫治無效去世,終年65歲。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觀後感範文,希望對你有幫助哦
20xx年教師觀看毛豐美觀後感【篇一】
近日,通過學習毛豐美同志先進事跡活動,我深刻體會到,成為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就應該像毛豐美一樣,必須應具備責任感和使命感,勇於擔當,勇於奉獻,做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擔當是一種使命。當下,我們遼寧正處於滾石上山、爬坡過坎階段,經濟發展面臨較大下行壓力,一些體制性結構性矛盾集中呈現,一些錯綜複雜的現實問題需要解決。個別幹部精神懈怠,有本領恐慌,失去動力無所事事。困難面前,消極作為,只會貽誤改革發展時機;奮發有為,才可能攻堅克難。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毛豐美是我們做人為官的一面鏡子,大梨樹村發展史就是我們推動振興發展的一面鏡子,這理應成為推進改革開放的基本共識,也應成為銳意探索者的底氣所在。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擔當是一種忠誠。毛豐美有句話:「一定要讓全村人過上和城裡人一樣的好日子。」只有到大梨樹村親自走一走,才能掂出這句話的斤兩。30多年前,他帶著村民開飯店時,跟做廚師的小姑娘說過這話;20年前,他披星戴月穿著大雨靴挖淤泥疏通河道,跟一塊幹活的群眾說過這話;一年多前,他彌留之際,對病榻前的老朋友仍念念不忘這句話。這樣的共產黨員,如此忠誠於信仰忠誠於人民,怎麼會沒有幹勁呢?又有什麼困難克服不了呢?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擔當是一種境界。毛豐美的兒子毛正新說,小時候有一天,父親指著村子外雜草叢生的荒山頭,告訴兒子以後一定會把這荒山變成花果山。10年之後,父親真的帶人上山挖坑栽樹,硬是在一片不毛之地琢磨出了「蓄水灌溉」,種下滿滿一山的果樹。有無境界,高下立判:那種患得患失的算計,斤斤計較的狹隘,只會陷入無所作為的空虛;有追求有夢想,就能把腰杆直起來、肩膀硬起來、責任擔起來。像毛豐美那樣,在百姓心中留下無盡思念,在後人面前樹立巍巍豐碑,這樣的人生,不是更值得追求嗎?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擔當是一種能力。2008年底,大梨樹村廣場上,全村一千多男女老少露天開會。天降大雪,臺上,毛豐美談當年收成和翌年計劃;臺下,人人伸長脖子聽,生怕沒聽全。兩個小時,雪越下越大,就是沒人挪動腳步。人心齊,就能指哪打哪。附近的村,基礎條件好的有的是,為什麼沒能像大梨樹村這樣發展起來?我們要說,能把群眾發動起來,擰成一股繩,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就是基層幹部在我們這個時代最大的擔當。
通過學習毛豐美同志先進事跡,我在思想認識上,對一名共產黨人的追求和崇高有了更深的理解,我將以毛豐美同志為榜樣,學習他心繫群眾、勤政為民、無私奉獻、勇於擔當的精神,堅持做老百姓的公僕,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為新溪湖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20xx年教師觀看毛豐美觀後感【篇二】
氣質,是一個人身上特有的從內到外的人格魅力和道德修養。它的產生有些是與生俱來的,也有些是後天培養而逐漸形成的。每個人因家庭環境、經濟條件、受教育程度等諸多不同,其個人氣質也各有迥異。高雅的氣質令人賞心悅目,始終散發出讓人羨慕和欽佩的人格魅力。
那麼,對於「紅色氣質」這一新的概念,它又有怎樣的與眾不同且別具魅力呢?毋庸置疑,其獨特之處就在於「紅色」二字之上。用它來形容和詮釋的中國共產黨人的人格魅力和高貴品質,最是貼切、最恰如其分的。
微電影《紅色氣質》運用現代科技手法和獨具匠心的構思設計,將李大釗、瞿秋白、方志敏、趙一曼、楊靖宇、左權、彭雪楓、雷鋒、焦裕祿、王進喜等不同時期的共產黨人的氣質,展現得酣暢淋漓,散發出欲罷不能的「紅色」魅力。他們從內到外都具有鮮明的「紅色」特性:紅色的信念、紅色的理想、紅色的內心、紅色的旗幟……他們身上所表現出來的「紅色氣質」,讓人熱血沸騰,給人以力量。我們每一名共產黨人,在懷著對革命先烈無比崇敬的心情,觀看這部深邃、凝重、澎湃的微電影之後,除了震撼和感動之外,還應該深刻反省和認真反思,要從他們的「紅色氣質」中汲取紅色力量。
要汲取信念的力量。李大釗、瞿秋白、方志敏、楊開慧、向警予、趙一曼等無數共產黨人,他們之所以面對敵人的各種威脅、酷刑和誘惑而信念堅定、忠貞不渝,之所以面對劊子手的屠刀而大義凜然、視死如歸,面帶自信和微笑走向刑場,歸根結底是他們的革命理想高於天,始終堅定共產主義信念。我們每一名共產黨人都要繼承他們的紅色基因,從他們身上汲取紅色的營養,用堅定的理想信念去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用堅定的理想信念去執行黨組織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用堅定的理想信念去增強自身拒腐防變能力、抵禦各種歪風邪氣和不正之風,爭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
要汲取奮鬥的力量。縱觀中國共產黨95年的輝煌歷程,我們黨之所以能夠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偉大的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以及改革開放的偉大勝利,其至關重要的因素就是無數共產黨人在不停地奮鬥、在接力傳承地奮鬥、奮鬥!他們與封建社會鬥,與反動的統治階級鬥,與氣焰囂張的日本帝國主義鬥,與天鬥、與地鬥……他們不怕失敗,屢敗屢戰,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鬥志,直至取得最後的勝利。我們每一名共產黨人都要從他們身上汲取奮鬥的精神力量,用持之以恆的態度去幹好本職工作,用鍥而不捨的毅力去戰勝各種困難和一切艱難險阻,用不勝不休的精神投入到當前正在打響的扶貧攻堅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徵程中,爭取取得新的更加驕人的業績。
總之,《紅色氣質》再現了紅色歷史、演繹了紅色經典、詮釋了紅色精神,展示了中國氣派。我們每一名中國人特別是共產黨人,要從《紅色氣質》中汲取紅色力量,不斷朝著革命先烈為之奮鬥的目標而奮勇前進。
20xx年教師觀看毛豐美觀後感【篇三】
近日,通過觀看毛豐美同志先進事跡視頻,我深刻體會到,成為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就應該像毛豐美一樣,必須應具備責任感和使命感,勇於擔當,勇於奉獻,做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擔當是一種使命。當下,我們遼寧正處於滾石上山、爬坡過坎階段,經濟發展面臨較大下行壓力,一些體制性結構性矛盾集中呈現,一些錯綜複雜的現實問題需要解決。個別幹部精神懈怠,有本領恐慌,失去動力無所事事。困難面前,消極作為,只會貽誤改革發展時機;奮發有為,才可能攻堅克難。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毛豐美是我們做人為官的一面鏡子,大梨樹村發展史就是我們推動振興發展的一面鏡子,這理應成為推進改革開放的基本共識,也應成為銳意探索者的底氣所在。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擔當是一種忠誠。毛豐美有句話:「一定要讓全村人過上和城裡人一樣的好日子。」只有到大梨樹村親自走一走,才能掂出這句話的斤兩。30多年前,他帶著村民開飯店時,跟做廚師的小姑娘說過這話;20年前,他披星戴月穿著大雨靴挖淤泥疏通河道,跟一塊幹活的群眾說過這話;一年多前,他彌留之際,對病榻前的老朋友仍念念不忘這句話。這樣的共產黨員,如此忠誠於信仰忠誠於人民,怎麼會沒有幹勁呢?又有什麼困難克服不了呢?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擔當是一種境界。毛豐美的兒子毛正新說,小時候有一天,父親指著村子外雜草叢生的荒山頭,告訴兒子以後一定會把這荒山變成花果山。10年之後,父親真的帶人上山挖坑栽樹,硬是在一片不毛之地琢磨出了「蓄水灌溉」,種下滿滿一山的果樹。有無境界,高下立判:那種患得患失的算計,斤斤計較的狹隘,只會陷入無所作為的空虛;有追求有夢想,就能把腰杆直起來、肩膀硬起來、責任擔起來。像毛豐美那樣,在百姓心中留下無盡思念,在後人面前樹立巍巍豐碑,這樣的人生,不是更值得追求嗎?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擔當是一種能力。2008年底,大梨樹村廣場上,全村一千多男女老少露天開會。天降大雪,臺上,毛豐美談當年收成和翌年計劃;臺下,人人伸長脖子聽,生怕沒聽全。兩個小時,雪越下越大,就是沒人挪動腳步。人心齊,就能指哪打哪。附近的村,基礎條件好的有的是,為什麼沒能像大梨樹村這樣發展起來?我們要說,能把群眾發動起來,擰成一股繩,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就是基層幹部在我們這個時代最大的擔當。
通過學習毛豐美同志先進事跡,我在思想認識上,對一名共產黨人的追求和崇高有了更深的理解,我將以毛豐美同志為榜樣,學習他心繫群眾、勤政為民、無私奉獻、勇於擔當的精神,堅持做老百姓的公僕,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為新溪湖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