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塑料帶叉圓棒的注射成型模具的製作方法
2023-08-09 22:25:26 2

本實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塑料帶叉圓棒的注射成型模具。
背景技術:
注射模具又稱塑料注射成型模具,通常安裝在注射機上使用。塑料熔體在注射劑螺杆或者柱塞的推動下通過模具的澆注系統使熔體進入模具的封閉型腔,冷卻成型後推出塑件的過程叫做注塑。注塑成型的優點是生產速度快、生產效率高,操作可實現自動化,花色品種多,形狀可以由簡到繁,尺寸可以由大到小,而且製品尺寸精確,產品易更新換代,能夠成形狀複雜的製件,適用於大批量生產與形狀複雜產品等成型加工領域。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技術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塑料帶叉圓棒的注射成型模具。
一種塑料帶叉圓棒的注射成型模具,包括動模模體、與動模模體通過導柱A、導套B、導套C配合進行連接的定模模體。
所述動模模體包括動模模座、安裝在動模模座上的動模板和推出機構。
所述動模模座包括動模座板、通過緊固螺釘、內六角螺釘E安裝在動模座板上的墊塊,所述動模座板、墊塊、動模板通過內六角螺釘D固定在一起。
所述定模模體包括定模模座、安裝在定模模座上的定模板。
所述定模模座包括定模座板、通過內六角螺釘A安裝在定模座板上的擋板。
所述推出機構包括動模模座上的推桿、與推桿相連的推板、通過內六角螺釘C固定在推板上的推桿固定板。
所述定模板與墊塊之間通過導套A、導柱B進行連接。
所述定模座板上通過定位銷、內六角螺釘B安裝有定位圈、澆口套。
所述動模板上連接有下型腔B,所述定模板上通過內六角螺釘C連接有與下型腔B配合使用的上型腔A。
所述動模板設有復位杆、套裝在復位杆上的彈簧,所述彈簧的一端抵在推桿固定板上,所述彈簧的另一端抵在推桿上。
所述定模座板通過螺紋配合的方式連接有限位螺釘,所述限位螺釘的中部貫穿擋板、定模板,所述限位螺釘上遠離定模座板的一端可在推桿固定板上滑動。
所述澆口套上設有拉料杆。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澆注系統採用1模64腔,進澆方式採用點進澆,模具安裝方便,生產效率高。雖然採用多級分流道,但在開模時採用限位螺釘和推出機構配合,以保證順利脫模。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右視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的A-A剖視圖;
圖4是塑料帶叉圓棒的主視圖;
圖5是塑料帶叉圓棒的剖視圖;
圖6是模具閉合時限位螺釘、擋板、定模板、定模座板連接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開模時限位螺釘、擋板、定模板、定模座板連接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徵、達成目的與功效易於明白了解,下面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闡述。
如圖1至圖7所示,一種塑料帶叉圓棒的注射成型模具,包括動模模體、與動模模體通過導柱A26、導套B29、導套C30配合進行連接的定模模體。
所述動模模體包括動模模座、安裝在動模模座上的動模板13和推出機構。
所述動模模座包括動模座板19、通過緊固螺釘24、內六角螺釘E25安裝在動模座板19上的墊塊15,所述動模座板19、墊塊15、動模板13通過內六角螺釘D22固定在一起。墊塊15可以在動模座板19和動模板13之間形成推出機構所需要的動作空間,也可以調節模具的總高度以適應注射機模具安裝厚度的要求。
所述定模模體包括定模模座、安裝在定模模座上的定模板8。
所述定模模座包括定模座板2、通過內六角螺釘A1安裝在定模座板2上的擋板7。採用定模座板2,可以將整體固定在外接的工作檯上。
所述推出機構包括動模模座上的推桿12、與推桿12相連的推板17、通過內六角螺釘C18固定在推板17上的推桿固定板16。
所述定模板8與墊塊15之間通過導套A27、導柱B28進行連接。
所述定模座板2上通過定位銷3、內六角螺釘B5安裝有定位圈4、澆口套6。澆口套6與定位圈4設計成整體式。
所述動模板13上連接有下型腔B11,所述定模板8上通過內六角螺釘C9連接有與下型腔B11配合使用的上型腔A10,下型腔B11、上型腔A10均採用整體嵌入式的安裝方式,並採用螺釘連接,其優點是每個型腔結構較為簡單,在加工製造時容易保證型腔結構的一致性,在後期維護時也較為方便。本實用新型的模具型腔不大,可以利用推桿12間隙和分型面開設排氣槽的方式進行排氣。
所述動模板13設有復位杆14、套裝在復位杆14上的彈簧21,所述彈簧21的一端抵在推桿固定板16上,所述彈簧21的另一端抵在推桿12上。
所述定模座板2通過螺紋配合的方式連接有限位螺釘23,所述限位螺釘23的中部貫穿擋板7、定模板8,所述限位螺釘23上遠離定模座板2的一端可在推桿固定板16上滑動。
所述澆口套6上設有拉料杆20。
本實用新型的成型模具採用1模64腔注射模,注塑機型號為G54-S200,模架採用龍記模架細水口系統LKM-PP5070系列模架。分流道截面形式採用圓形截面,進澆方式採用點進澆。
本實用新型由於模腔數較多,所以澆注系統比較複雜,有多級分流道。其工作原理為:開始時,在導柱和導套的作用下,注塑機合模系統帶動動模部分向前移動,使模具閉合,定模板8、擋板7、定模座板2之間接觸在一起,如圖6所示,注塑開始。開模時,動模在注塑機合模系統帶動下向後移動,當推板17和注塑機的剛性頂杆接觸時,移動到開模行程,推出機構靜止不動,動模繼續向後移動,注塑機的液壓頂杆推動推板17,推出機構工作,推桿12將製件從動模的型腔模具中推出,這時一次注塑完成。此外,在開模時,擋板7和定模板8、定模座板2需要分開以去除澆注系統凝料,但是為了保證可以合模,分開的距離應該有一定的限制,因此需要使用限位螺釘23,開模後各個板跟限位螺釘23的位置關係如圖7所示。然後再次合模,推出機構在復位杆14和復位彈簧21的作用下恢復到原位,模具閉合,模具準備下一次注射。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徵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