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底部灌裝杯的製作方法
2023-08-10 14:51:31 3
一種底部灌裝杯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底部灌裝杯,包括杯體、上密封件、倒T形的短管,下密封件及注入體;在非灌裝狀態時,下密封件磁性吸引上密封件與杯底密封,所述短管上的小孔被第一圓孔的側壁密封,所述短管的T形橫邊與杯底的下表面形成空腔,在灌裝狀態時,通過外力使注入體向上頂起倒T形短管,進而頂起上密封件,短管的T形橫邊緊貼杯底並且卡在第一圓孔的外壁,短管上的小孔暴露於杯體內部,待灌裝液體經小孔、上密封件與杯底之間的空隙注入杯體。本實用新型使待灌裝液體由杯體下方灌裝,不存在液體與液體間的衝擊,進而根本的解決了起泡的問題;其次,裝填效率穩定,定位準確,完全避免了揮灑的情況。
【專利說明】一種底部灌裝杯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杯子,特別涉及一種底部灌裝杯。
【背景技術】
[0002]隨著我國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質生活的極大豐富,人們對餐飲行業的消費需求也有著極大的增長。高品質,高質量的餐飲服務更是眾多餐飲企業的生存之本,因此行業的競爭日益激烈,競爭的中心也不再只是傳統的衛生、彩色和服務,消費體驗這一概念悄悄登上了舞臺,商家層出不窮的服務概念漸漸成為吸引消費者的主要手段。
[0003]餐飲服務中包含,餐及飲兩部分內容。餐多涉及飯店的主營業務,例如魯菜、粵菜、義大利菜、日本料理、等,多有傳統或系統的菜色體系,其區別主要在於廚師和經營者本身,同一類型的菜色本身不存在決定性差異。相對餐來說,飲可能是對餐飲企業來說,利潤效率更高的環節,這一高利潤環節反而容易被經營者所忽略。消費者所熟知的飲品消費方式,無非是酒吧或這在飯店菜單點酒,服務體驗的單一卻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絕佳的應用機遇。
[0004]傳統的飲料機,啤酒機,咖啡機大量的出現在各式餐飲企業,而其裝填方式大多相同——水龍頭式;這一裝填方式存在如下的缺點,灌裝效率低,容易溢出,在裝填過程中容易揮灑造成浪費,同時也會佔用廚房或大廳本不充裕的空間,消費者通常並不能熟練使用,另外也容易造成對環境的影響,不易清理;特別是在啤酒機及含氣飲料的分裝機中,由上至下的灌裝方式,直接造成了飲料本身的起泡,是比較遺憾的浪費,同時影響了口味和消費體驗。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解決了傳統飲料機灌裝效率低、易溢出、在裝填過程中容易揮灑造成浪費、含氣飲料在裝杯過程中易氣泡的問題的底部灌裝杯。
[0006]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底部灌裝杯,包括杯體、上密封件、倒T形的短管,下密封件及注入體;
[0007]所述上密封件設置於杯底的上表面,所述下密封件設置於杯底的下表面,所述杯底的中央設置有第一圓孔,在下密封件的中央設置有第二圓孔,所述第一圓孔的直徑小於第二圓孔的直徑,所述上密封件的下表面設置有盲孔,所述短管經第二圓孔、第一圓孔插入所述盲孔內,短管的T形豎邊的中段設置有若干小孔,短管的T形橫邊的厚度小於下密封件的厚度,所述注入體設置於下密封件底部,其頂端向上突起並與第二圓孔配合;
[0008]在非灌裝狀態時,下密封件磁性吸引上密封件與杯底密封,所述短管上的小孔被第一圓孔的側壁密封,所述短管的T形橫邊與杯底的下表面形成空腔,在灌裝狀態時,通過外力使注入體向上頂起倒T形短管,進而頂起上密封件,短管的T形橫邊緊貼杯底並且卡在第一圓孔的外壁,短管上的小孔暴露於杯體內部,待灌裝液體經小孔、上密封件與杯底之間的空隙注入杯體。
[0009]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在根本上解決了上述傳統杯裝飲料灌裝設備的問題;本發明的底部灌裝杯,飲料由下方灌裝,不存在液體與液體間的衝擊,進而從根本上解決了起泡的問題;其次,裝填效率穩定,定位準確,完全避免了揮灑問題;另外,裝填方式新穎獨特,便於用戶自行操作,產生快捷,新奇的消費體驗,裝填效率更高。
[0010]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發明還可以做如下改進。
[0011]進一步,所述短管插入上密封件的一端與上密封件之間還設置有密封圈。
[0012]進一步,所述上密封件包括鐵板及包覆於鐵板外部的食品級橡膠。
[0013]進一步,所述下密封件為片狀的磁鋼材料製成。
[0014]進一步,所述注入體包括灌裝臺及的灌裝管,所述灌裝臺為T形,灌裝臺的T形豎邊為管狀,灌裝臺的T形橫邊中央向上凸起,所述灌裝管插入所述T形豎邊直至與所述突起的頂端齊平,在灌裝狀態時,灌裝臺的突起向上頂起短管的T形橫邊,罐裝管與短管相連接。
[0015]進一步,所述注入體向上頂起上密封件、及向杯體內部注入液體的過程由計算機控制。
[0016]進一步,所述注入體還包括單晶娃製冷單元,所述單晶娃製冷單元環繞在所述灌裝臺的T形豎邊的外壁上。
[0017]進一步,所述注入體還包括數控流量計和數控電磁閥,灌裝臺下方的罐裝管依次與數控流量計和數控電磁閥連接,數控流量計用於測量注入液體的流量,所述數控電磁閥為控制液體注入過程的開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剖視圖;
[0019]圖2為本實用新型去掉注入體後杯體結構圖的剖視圖;
[0020]圖3為本實用新型去掉注入體後杯底未灌裝狀態時的局部放大圖;
[0021]圖4為本實用新型去掉注入體後杯底灌裝狀態時的局部放大圖;
[0022]圖5為本實用新型上密封件局部放大圖。
[0023]附圖中,各標號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4]1、杯體,2、上密封件,2-1、鐵板,2-2、食品級橡膠,3、下密封件,4、注入體,4-1、灌裝臺,4-2、灌裝管,5、短管,6、小孔,7、單晶矽製冷單元,8、數控流量計,9、數控電磁閥,10、密封圈。
【具體實施方式】
[0025]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徵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並非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的範圍。
[0026]如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主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圖的A-A向剖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剖視圖中B區域的局部放大圖。
[0027]實施例1
[0028]一種底部灌裝杯,包括杯體1、上密封件2、倒T形的短管5,下密封件3及注入體4 ;
[0029]所述上密封件2設置於杯底的上表面,所述下密封件3設置於杯底的下表面,所述杯底的中央設置有第一圓孔,在下密封件3的中央設置有第二圓孔,所述第一圓孔的直徑小於第二圓孔的直徑,所述上密封件2的下表面設置有盲孔,所述短管5經第二圓孔、第一圓孔插入所述盲孔內,短管5的T形豎邊的中段設置有若干小孔6,短管5的T形橫邊的厚度小於下密封件3的厚度,所述注入體4設置於下密封件底部,其頂端向上突起並與第二圓孔配合;
[0030]在非灌裝狀態時,下密封件3磁性吸引上密封件2與杯底密封,所述短管5上的小孔被第一圓孔的側壁密封,所述短管5的T形橫邊與杯底的下表面形成空腔,在灌裝狀態時,通過外力使注入體4向上頂起倒T形短管5,進而頂起上密封件2,短管5的T形橫邊緊貼杯底並且卡在第一圓孔的外壁,短管5上的小孔暴露於杯體內部,待灌裝液體經小孔6、上密封件2與杯底之間的空隙注入杯體。
[0031]所述短管5插入上密封件2的一端與上密封件2之間還設置有密封圈10。
[0032]所述上密封件2包括鐵板2-1及包覆於鐵板外部2-2的食品級橡膠。
[0033]所述下密封件3為片狀的磁鋼材料製成。
[0034]所述注入體4包括灌裝臺4-1及的灌裝管4-2,所述灌裝臺4_1為T形,灌裝臺4_1的T形豎邊為管狀,灌裝臺4-1的T形橫邊中央向上凸起,所述灌裝管4-2插入所述T形豎邊直至與所述突起的頂端齊平,在灌裝狀態時,灌裝臺4-1的突起向上頂起短管5的T形橫邊,罐裝管4-2與短管5相連接。
[0035]所述注入體4向上頂起上密封件2、及向杯體I內部注入液體的過程由計算機控制。
[0036]所述注入體4還包括單晶矽製冷單元7,所述單晶矽製冷單元環繞在所述灌裝臺4-1的T形豎邊的外壁上。
[0037]所述注入體4還包括數控流量計8和數控電磁閥9,灌裝臺4-1下方的罐裝管4_2依次與數控流量計8和數控電磁閥9連接,數控流量計8用於測量注入液體的流量,所述數控電磁閥9為控制液體注入過程的開關。
[0038]一種利用底部灌裝杯進行液體灌裝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39]步驟1:通過外力使注入體4的突起上升進入所述下密封件3中央的圓孔,並向上頂起短管5的T形橫邊,灌裝管4-2與短管5的T形橫邊連接在一起;
[0040]步驟2:將待灌裝液體由罐裝管4-2經短管5T形豎邊上的小孔5、上密封件2與杯底之間的空隙注入杯體I內部;
[0041]步驟3:灌裝完畢,通過外力使控制注入體4向下,上密封件2隨短管5的T形豎邊向下,直至上密封件2與所述下密封件3通過磁力吸引密封。
[0042]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底部灌裝杯,其特徵在於:包括杯體(1)、上密封件(2)、倒T形的短管(5),下密封件⑶及注入體⑷; 所述上密封件(2)設置於杯底的上表面,所述下密封件(3)設置於杯底的下表面,所述杯底的中央設置有第一圓孔,在下密封件(3)的中央設置有第二圓孔,所述第一圓孔的直徑小於第二圓孔的直徑,所述上密封件(2)的下表面設置有盲孔,所述短管(5)經第二圓孔、第一圓孔插入所述盲孔內,短管(5)的T形豎邊的中段設置有若干小孔(6),短管(5)的T形橫邊的厚度小於下密封件(3)的厚度,所述注入體(4)設置於下密封件底部,其頂端向上突起並與第二圓孔配合; 在非灌裝狀態時,下密封件⑶磁性吸引上密封件⑵與杯底密封,所述短管(5)上的小孔被第一圓孔的側壁密封,所述短管(5)的T形橫邊與杯底的下表面形成空腔,在灌裝狀態時,通過外力使注入體 (4)向上頂起倒T形短管(5),進而頂起上密封件(2),短管(5)的T形橫邊緊貼杯底並且卡在第一圓孔的外壁,短管(5)上的小孔暴露於杯體內部,待灌裝液體經小孔(6)、上密封件(2)與杯底之間的空隙注入杯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底部灌裝杯,其特徵在於:所述短管(5)插入上密封件(2)的一端與上密封件(2)之間還設置有密封圈(1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底部灌裝杯,其特徵在於:所述上密封件(2)包括鐵板(2-1)及包覆於鐵板外部(2-2)的食品級橡膠。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底部灌裝杯,其特徵在於:所述下密封件(3)為片狀的磁鋼材料製成。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底部灌裝杯,其特徵在於:所述注入體(4)包括灌裝臺(4-1)及的灌裝管(4-2),所述灌裝臺(4-1)為T形,灌裝臺(4-1)的T形豎邊為管狀,灌裝臺(4-1)的T形橫邊中央向上凸起,所述灌裝管(4-2)插入所述T形豎邊直至與所述突起的頂端齊平,在灌裝狀態時,灌裝臺(4-1)的突起向上頂起短管(5)的T形橫邊,罐裝管(4-2)與短管(5)相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底部灌裝杯,其特徵在於:所述注入體(4)向上頂起上密封件(2)、及向杯體(1)內部注入液體的過程由計算機控制。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底部灌裝杯,其特徵在於:所述注入體(4)還包括單晶矽製冷單元(7),所述單晶矽製冷單元環繞在所述灌裝臺(4-1)的T形豎邊的外壁上。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底部灌裝杯,其特徵在於:所述注入體(4)還包括數控流量計(8)和數控電磁閥(9),灌裝臺(4-1)下方的罐裝管(4-2)依次與數控流量計(8)和數控電磁閥(9)連接,數控流量計(8)用於測量注入液體的流量,所述數控電磁閥(9)為控制液體注入過程的開關。
【文檔編號】B67D1/08GK203855398SQ201420152300
【公開日】2014年10月1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31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31日
【發明者】康健男, 張博 申請人:康健男, 張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