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口蜜腹劍講的是哪個人(成語笑裡藏刀和口蜜腹劍分別指的是誰)
2023-08-10 02:08:41 2
一直以來筆者都認為「笑裡藏刀」是一個成語,直到寫這篇文章查資料時才知道「笑裡藏刀」不但是一個成語,而且還是三十六計之一。對於自詡酷愛文史的筆者來說,也算是孤陋寡聞了。
「笑裡藏刀計」的最大特點就是運用非常廣泛,並且施計者根本就不需要什麼人力、物力,只要自己的一張笑臉。俗云:伸手不打笑臉人。「笑裡藏刀計」就像同為三十六計之一的「美人計」一樣,很能迷惑對手,讓對手喪失警惕後,最後施計者勝之。
電視劇中的武則天和李義府
而「笑裡藏刀」這一成語典故指的是唐高宗時代的宰相李義府。
劉昫《舊唐書·李義府傳》:「義府貌狀溫恭,與人語必嬉怡微笑,而褊忌陰賊。既處要權,欲人附己,微忤意者,輒加傾陷。故時人言義府笑中有刀。又以其柔而害物,亦謂之『李貓』 。」
以上這段話大體意思就是說李義府這個人表面上很溫和謙遜,和人說話時都是微笑著,而實際上他心地極為陰險,實為一個睚眥必報的小人。因此大臣們都說他笑裡藏刀。筆者認為叫他「李貓」算輕的了,應該送他綽號「笑面虎」更符合他的為人。
電視劇中的李義府
多行不義必自斃,李義府後來因為兩件事被長期流放。一是因在龍朔三年請術士望氣。二是向長孫無忌的孫子長孫延索賄七百貫後,賣官職「司津監」給後者,結果被人檢舉揭發。
666年,唐高宗封禪泰山,大赦天下,但李義府卻不在被赦之列,因此他憂憤而死,時年五十三歲。得知這個消息後朝中擔心李義府東山再起的大臣們才算放下心來。
如意元年,武則天念及李義府從前對她的輔助之功,追贈他為揚州大都督,可是景雲元年唐睿宗繼位後,又把李義府的實封收回了。
電視劇中的武則天和李義府
下面再說成語「口蜜腹劍」指的是誰。
口蜜腹劍形容人陰險,出自宋·司馬光《資治通鑑·唐玄宗天寶元年》:「尤忌文學之士,或陽與之善,啖以甘言而陰陷之。世謂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劍』。」
意思是說話時盡揀好聽的說,心裡卻懷著害人之心。形容為人的兩面三刀。
李林甫,唐玄宗時官居「兵部尚書」兼「中書令」的官位,就相當於宰相的職位。李林甫和人交往時,表面上裝出一副和善的樣子,嘴裡盡揀好話說,實際上性格非常陰險狡詐,常常暗地裡害人。
電視劇中的李林甫
有一次,他裝做一副推心置腹的樣子對同僚李适之說:「華山盛產黃金,如果開採出來,就會使國庫充盈。只是皇上不知道。」李适之相信了他,就跑到唐玄宗那兒建議開採。唐玄宗聽後十分高興,就找來李林甫商議開採,誰知李林甫卻說:「我早知道這回事,只是華山是帝王『風水』集中的地方,怎麼能隨意開採呢?別人勸你開採,恐怕是包藏禍心。我早就想把這件事告訴您,只是未敢開口。」
結果玄宗被騙,把李林甫當成了一位忠君愛國的大臣,對李适之印象卻變壞了並漸漸疏遠了他。
電視劇中的唐明皇和楊貴妃
這種挖好陷阱讓別人往裡跳,為了自己獲取利益的事當真是陰險之極!所以後來司馬光在編《資治通鑑》時評價李林甫是一個口蜜腹劍的人,實在是再恰當不過了。
後來李林甫在與楊貴妃族兄楊國忠的派系鬥爭中失勢逐漸失寵,憂憤而死。死後也同李義府一樣被追贈揚州大都督。尚未下葬時被安祿山和楊國忠誣告有造反之罪。結果女婿背叛,李林甫的官爵被削,家被抄,兒子被流放偏遠之地。這還不算,唐玄宗還命人打開李林甫棺木,挖出口內含珠,扒去金紫朝服,用小棺材按百姓的禮數規格安葬完事。
電視劇中的唐明皇、楊貴妃
李義府和李林甫兩人的一生極為相似,都位極人臣,官拜宰相。死後都被追贈揚州大都督,後又被收回。兩人的性格和做人也像一個模子刻出來的,笑裡藏刀和口蜜腹劍基本意思也相差無幾。
從他們死後身敗名裂的下場,頗讓後人回味。
那就是做人要正直、表裡如一。對於這樣笑裡藏刀、口蜜腹劍的小人我們一定要敬而遠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