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功能空氣壓縮機的製作方法
2023-08-10 04:05:26
專利名稱:雙功能空氣壓縮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動車輪胎充氣裝置,特別是一種雙功能空氣壓縮機。
目前使用的給機動車(如汽車、拖拉機)輪胎充氣的空氣壓縮機,主要由消聲空氣濾清器(簡稱空氣濾清器)、打氣泵、電動機、儲氣筒、氣壓表、安全閥、加氣開關和高壓加氣管組成。空氣由空氣濾清器進入打氣泵,加壓後再進入儲氣筒並除水份。氣壓表給以顯示壓力。當氣壓超過規定時,安全閥打開自動排氣。
輪胎在修理拆換時,由於大氣壓的緣故,內胎裡始終殘留一部分氣體,致使下內胎感到困難特別是內胎與外胎有粘連現象時尤為困難。工人操作時,常常是一雙手和一隻腳全用上,既費時又費力。同時,內胎因受到過度拉扯而縮短其使用壽命。這些問題,靠現有的只具有充氣功能的空氣壓縮機是無法解決的。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雙功能空氣壓縮機,它不僅具有現有的空氣壓縮機的充氣功能,而且具有排氣的功能,從而能大大減輕工人在拆下內胎時的勞動強度和有利於延長內胎的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在現有的空氣壓縮機的結構基礎上,增設一個進氣管,該進氣管與空氣濾清器的進氣孔相連,進氣管的另一端與橡皮吸氣管相連。
上述的進氣管是二通結構,也可以製成下述的三通結構一個通大氣,此管口上裝有一個柱塞,另二個的連接關係同前述的二通進氣管。柱塞的作用是,用它堵住管口,另一個連接的橡皮管就成為吸氣管了。
將上述的橡皮吸氣管插到待修內胎的氣門嘴上,開動壓縮機後,則內胎中的殘留氣體很快被抽走送入儲氣筒內而凹陷。這樣,所產生的積極效果是一是克服了現有技術中的缺陷,致使下內胎的工作變得容易和利於保護內胎不受損害;二是殘留氣體又可作為輪胎重新加壓的氣源,實現了能量的轉換,也就是說在改善工人勞動強度、提高效率的同時,並沒有增加電力消耗;三是當完成了排氣的功能時,拔下柱塞(二通進氣管時,則從進氣管上拔下橡皮吸氣管),將高壓加氣管插到氣門嘴上,開動壓縮機,則輪胎又可以被加壓充氣了,簡言之,本實用新型具有排氣和充氣的兩種功能,以適應不同需要。
附圖
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本實用新型除包括空氣濾清器4,以及打氣泵、電動機、儲氣筒、氣壓表、安全閥、加氣開關、高壓加氣管部分(附圖未畫)外,還增設了一個進氣管3,也就是說本實用新型基本上保持了現有技術的結構。這樣,既便於製造,也便於對目前使用的空氣壓縮機進行改造。
如圖所示,進氣管3可以是二通(未畫)或三通結構一個通大氣,此端裝有柱塞1(二通結構時可省去此部件);一個與橡皮吸氣管6相連,另一個則與空氣濾清器4的進氣孔螺紋相連或焊連或直接插入。序號5是打氣泵進氣管。用一鏈繩將柱塞1與進氣管3相連以防丟失。柱塞1上設有一個可使橡皮套2與之緊連的螺紋凸頭。橡皮套2與進氣管3內壁相接觸。
權利要求1.一種雙功能空氣壓縮機,包括空氣濾清器(4)和打氣泵、電動機、儲氣筒、氣壓表、安全閥、加氣開關及高壓氣管部分,其特徵在於空氣濾清器(4)的進氣孔與進氣管(3)相連,進氣管(3)的另一端與橡皮吸氣管(6)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縮機,其特徵在於進氣管(3)是三通結構,一個與空氣濾清器(4)的進氣孔相連,一個與橡皮吸氣管(6)相連,另一個通大氣,在通大氣的管口上裝有一個柱塞(1)。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壓縮機,其特徵在於柱塞(1)的螺紋凸頭上,套有一個與進氣管(3)的管腔壁相接觸的橡皮套(2)。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壓縮機,其特徵在於進氣管(3)與空氣濾清器(4)的進氣孔螺紋相連或焊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用於給機動車輪胎充、排氣的雙功能空氣壓縮機,它在現有的空氣壓縮機的結構基礎上,增設了一個與空氣濾清器(4)進氣孔相連的進氣管(3),進氣管(3)的另一端與橡皮吸氣管(6)相連。
本實用新型具有充、排氣的功能。排氣後,可使下內胎的工作變得較容易和有利於保護內胎不受損害,所抽走的內胎氣體又可作內胎重新加壓的氣源,也就是說在改善了工人勞動強度和提高了勞動效率的同時,沒有增加電力消耗。
文檔編號F04B39/16GK2151277SQ93207558
公開日1993年12月29日 申請日期1993年3月30日 優先權日1993年3月30日
發明者杜生印 申請人:杜生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