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LED吸頂燈的製作方法
2023-08-07 12:22:1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LED吸頂燈,屬於照明燈具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相關技術中,LED吸頂燈的應用逐漸變得普及。雖然現有的LED吸頂燈的結構較為簡單,但是由於LED吸頂燈發出的光的顏色較為單一,因此燈光效果不理想,而且沒有給到消費者選擇的餘地,消費者的使用體驗不佳。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背景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LED吸頂燈,其燈光效果更加柔和宜人,並且可為消費者的使用提供更多的選擇。
上述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LED吸頂燈,包括:
外殼,所述外殼形成具有底部開口的內腔,在所述底部開口的四周分別設置有向外側延伸的翻邊,在所述內腔裡面設置有LED鋁基板,在每個所述翻邊上設置有透光件,在每個所述透光件上設置有LED燈帶,所述LED燈帶發出的光的顏色與所述LED鋁基板發出的光的顏色不同;
燈罩,所述燈罩安裝在所述外殼的底部並且封堵著所述內腔的底部開口;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內置或者外置於所述外殼,所述控制器分別與所述LED鋁基板、所述LED燈帶電性連接,通過所述控制器調節所述LED鋁基板與所述LED燈帶的工作狀態。
進一步地,在所述底部開口的四個角位處分別設置有向外側延伸的基板,在每個所述透光件兩端分別設置有臺階,每個所述透光件位於相鄰的兩個所述基板之間,並且每個所述透光件兩端的臺階分別與所述基板連接在一起。
進一步地,還包括有螺母,在每個所述基板上設置有螺牙杆,所述螺牙杆穿過所述透光件後與所述螺母鎖緊在一起。
進一步地,在每個所述基板的外側邊緣上設置有向上延伸的擋板。
進一步地,在所述基板與所述擋板上開設有通孔。
進一步地,在所述外殼的四周表面上設置有透光的圖案。
進一步地,所述外殼是採用鋁型材製成的。
進一步地,所述燈罩以及所述透光件均是採用亞克力製成的。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
本實用新型的LED吸頂燈,由於LED燈帶發出的光的顏色與LED鋁基板發出的光的顏色不同,以此可製造更加柔和宜人的燈光效果,此外可通過控制器調節LED燈帶和LED鋁基板的工作狀態,例如色溫、亮度等,以此為消費者的使用提供更多的選擇。
附圖說明
圖1示出了實施例中LED吸頂燈的分解示意圖;
圖2示出了實施例中LED吸頂燈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實施例一:如圖1和圖2所示的,本實施例是一種LED吸頂燈,包括:
外殼1,所述外殼1形成具有底部開口的內腔100,在所述底部開口的四周分別設置有向外側延伸的翻邊101,在所述內腔100裡面設置有LED鋁基板,在每個所述翻邊101上設置有透光件2,在每個所述透光件2上設置有LED燈帶,所述LED燈帶發出的光的顏色與所述LED鋁基板發出的光的顏色不同,優選地,所述LED燈帶發出的光的顏色為黃色,所述LED鋁基板發出的光的顏色為白色;
燈罩3,所述燈罩3安裝在所述外殼1的底部並且封堵著所述內腔100的底部開口,LED鋁基板發出的光經燈罩3後往外照射,而LED燈帶發出的光經透光件2後往外照射;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內置或者外置於所述外殼1,所述控制器分別與所述LED鋁基板、所述LED燈帶電性連接,通過所述控制器調節所述LED鋁基板與所述LED燈帶的工作狀態。
由於LED燈帶發出的光的顏色與LED鋁基板發出的光的顏色不同,以此可製造更加柔和宜人的燈光效果,此外可通過控制器調節LED燈帶和LED鋁基板的工作狀態,例如色溫、亮度等,以此為消費者的使用提供更多的選擇。
優選地,在所述底部開口的四個角位處分別設置有向外側延伸的基板102,在每個所述透光件2兩端分別設置有臺階201,每個所述透光件2位於相鄰的兩個所述基板102之間,並且每個所述透光件2兩端的臺階分別與所述基板102連接在一起。
具體地,還包括有螺母4,在每個所述基板102上設置有螺牙杆5,所述螺牙杆5穿過所述透光件2後與所述螺母4鎖緊在一起。其結構簡單,便於透光件2與外殼1之間的連接安裝。
優選地,在每個所述基板102的外側邊緣上設置有向上延伸的擋板103,以此可便於透光件2與基板102之間的定位連接,並且可使得產品外觀更加美觀,提高產品檔次。
優選地,在所述基板102與所述擋板103上開設有通孔104。
優選地,在所述外殼1的四周表面上設置有透光的圖案105,以此可使得外殼1更加美觀,並且LED鋁基板發出的光部分從所述透光的圖案105往外照射,其燈光效果好,產品檔次高。
優選地,所述外殼1是採用鋁型材製成的,鋁型材易於成型,並且散熱性能更佳。
優選地,所述燈罩3以及所述透光件2均是採用亞克力製成的,其透光性好,並且成本相對更低。
以上實施例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限於此,其他任何未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實質與原理下所作的改變、修飾、替代、組合、簡化,均為等效的置換方式,都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