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耳朵上有個小洞要緊嗎(寶寶耳朵上有個洞是怎麼回事)
2023-08-07 21:30:08 1
一直以來,耳朵都和福氣的寓意息息相關。比如耳珠厚,就被說是富貴相;再比如劉備「雙耳垂肩」,就被說是帝王相。
老話也常說:「前倉糧後倉糠,耳朵稜上藏衣裳」,或說「金倉銀倉,不如耳倉,左耳囤糧,右耳囤官」,這都是在說,有耳倉的人有福氣。
那到底什麼是耳倉呢?其實呀,就是耳朵前得一個小洞洞。
Youtube@Business Insider
但其實,這個洞在醫學上叫做「耳前瘻管」,是一種常見的先天畸形。
寶寶在羊水裡時,像魚一樣也有「鰓」(人類胚胎有鰓弓,並不用於呼吸)。發育完全以後,「鰓」會消失,其中一部分會形成耳廓的組織。
有些寶寶,某部分的「鰓」發育不全,最後就會留下一個小孔,即耳前瘻管。
大部分情況,耳前瘻管並不會出現任何症狀。它不會對生活造成任何影響,也極少會影響寶寶的聽力,更不會引起、或預示著其他的遺傳問題。
耳前瘻管本身很少導致耳聾及腎臟畸形,但耳前瘻管合併耳聾和腎臟畸形有可能同時是某種疾病的表現症狀。
大部分人的耳前瘻管只發生在一側,通常沒啥不適感;有的人可能會偶爾覺得癢,擠壓的時候會有少量白色微臭的東西流出來,用乾淨棉籤輕輕擦掉即可。
但是有一部分人的耳前瘻管裡的脫落細胞和細菌等混合物會發生感染。一旦感染,就會局部紅腫、疼痛、流出膿液,嚴重的會腫一個大包,周邊皮膚都潰爛掉。
@Amazinglystill
一旦耳前瘻管發生感染,就需要去做手術切除掉,只有完全摘除瘻管才是防止耳前瘻管復發的唯一有效途徑。不過,需要先等急性感染控制後才能做手術。
症狀輕微的,醫生可能會把感染的地方消毒後進行清理,然後用一些抗感染藥物外敷,直至痊癒。有膿腫的,可能就得切開排膿了,等炎症反應控制後再進行手術治療。
有麻麻覺得啊,紅腫消退就沒事了,不想再做手術了。但只要耳前瘻管發生過一次感染,就有反覆發作的傾向。如果不及時切除,後面感染的次數越來越多,可能會波及周邊組織,甚至感染到耳朵的軟骨,或者形成瘢痕,留在耳朵前面變成一道疤——這些都會給後期手術治療增加難度。
Q:
那為什麼,有些耳前瘻管切除後就徹底好了,而有些人則會不幸的「復發」呢?
A:
這是因為,有的瘻管並不只是一根管子,而有很多的分支,切除了主要的瘻管後,殘留的分支可能會再次感染。這種情況就比較糟糕,需要徹底的清除瘻管及周邊組織才能減少復發。
Q:
那是不是有了耳前瘻管就一定要做手術呢?
A:
不一定。
前面講過,耳前瘻管並不會對生活造成太大影響。很多寶寶可能一輩子都跟耳前瘻管安然相處,不會發生任何問題。因此,大多數學者認為耳前瘻管沒有症狀時不需要治療。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不要讓寶寶隨便摳弄這個洞洞,更不要手賤去擠它。這種感染大多是由葡萄球菌感染引起,而這種菌會大量的存在於我們的手指上。因此,平時管住手,預防感染很重要。
平時也應當多鍛鍊身體,增強體質,提高抵抗力,才能降低感染概率。
總之,總結一下就是:
耳倉安穩時,別惹它;
耳倉有感染,找醫生;
感染消除後,做手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