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熱儀內筒排水通道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8-07 21:29:16 2
專利名稱:量熱儀內筒排水通道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對物質發熱量進行測定的量熱儀內筒排水通道結構。
技術背景
目前,測定物質的發熱量,通常採用國標GB/T213-2003《煤的發熱量測定方 法》,煤樣在氧彈內燃燒,與量熱儀內筒中的水進行熱交換,內筒與外筒之間連 接有排水通道。該通道採用焊接工藝,不僅加工難度大,而且導熱係數較大且 不穩定,影響測量精度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種可靠性高,導熱 係數小而穩定,裝配簡單的量熱儀內筒排水通道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包括內筒和外筒內壁底部的開口,在該 開口中穿有密封套,密封套套內穿過有排水管,排水管與密封套之間採取過盈 配合。利用密封套本身的膨脹變形保證內筒和外筒的密封性。
密封套為橡膠或其他彈性材料,排水管穿過密封套,密封套徑向膨脹變形 而與內筒和外筒緊密接觸。所述的排水管為不鏽鋼排水管。
內筒和外筒內壁底部通過衝壓形成漏鬥形開口,中間穿過橡膠密封套,密 封套套內穿過不鏽鋼排水管。排水管與密封套之間採取過盈配合,
本實用新型採用橡膠密封套和金屬排水管構成的排水通道取代原有的金屬 焊接排水通道,有效提高了生產效率,同時減小了導熱係數,提高測量精度。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內筒1和外筒2內壁底部的開口,在該開口
中穿有密封套3,密封套3套內穿過有排水管4,排水管4與密封套3之間採取 過盈配合。密封套3為橡膠或其他彈性材料,排水管4穿過密封套(3),密封 套3徑向膨脹變形而與內筒1和外筒2緊密接觸。所述的排水管4為金屬排水 管,如為不鏽鋼排水管。所述的內筒1和外筒2內壁底部的開口是一種通過衝 壓形成的漏鬥形開口。
安裝時,將密封套3置於內外筒漏鬥形開口之間,排水管4穿過密封套3 並構成過盈配合,使密封套3產生徑向膨脹變形從而與內筒1和外筒內壁2緊 密接觸,防止漏水。
權利要求1、一種量熱儀內筒排水通道結構,包括內筒(1)和外筒(2)內壁底部的開口,其特徵在於在該開口中穿有密封套(3),密封套(3)套內穿過有排水管(4),排水管(4)與密封套(3)之間採取過盈配合。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量熱儀內筒排水通道結構,其特徵在於密封套 (3)為橡膠或其他彈性材料,排水管(4)穿過密封套(3),密封套(3)徑向膨脹變形而與內筒(1)和外筒(2)緊密接觸。
3、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量熱儀內筒排水通道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 排水管(4)為金屬排水管。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量熱儀內筒排水通道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 內筒(1)和外筒(2)內壁底部的開口是一種通過衝壓形成的漏鬥形開口。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量熱儀內筒排水通道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排水管(4)為不鏽鋼排水管。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對物質發熱量進行測定的量熱儀內筒排水通道結構,包括內筒和外筒內壁底部的開口,在該開口中穿有密封套,密封套套內穿過有排水管,排水管與密封套之間採取過盈配合,採用橡膠密封套和金屬排水管構成的排水通道取代原有的金屬焊接排水通道,有效提高了生產效率,同時減小了導熱係數,提高測量精度。
文檔編號G01K17/00GK201003991SQ20062013039
公開日2008年1月9日 申請日期2006年11月15日 優先權日2006年11月15日
發明者吳瀟文, 張春平, 楊大寬 申請人:鶴壁科力測控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