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顯微鏡的製作方法
2023-08-07 20:38:41 3

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手術顯微鏡。
背景技術:
手術顯微鏡用於在手術中藉助於顯微鏡進行的精細操作或檢查。手術顯微鏡上會設置有手柄以供操作。現有技術中,手術顯微鏡上手柄的位置設置在顯微鏡的鏡身底部、遠離目鏡的位置,但是由於手柄靠近患者,而離醫生較遠,調節不方便,而且調節目鏡角度也不方便;手術顯微鏡上手柄的位置也會在顯微鏡的鏡身鏡兩邊,但是往往調節的時候不方便操作,橫向操作空間縮小,容易產生誤操作。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手術顯微鏡,特別是一種調節手柄位置改良後的手術顯微鏡。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手術顯微鏡,包括鏡身、連接在所述的鏡身上的可變角度雙目鏡筒、連接在所述的鏡身底部的物鏡,所述的可變角度雙目鏡筒包括連接在所述的鏡身上的下連接座、連接在所述的下連接座上的上連接座、連接在所述的上連接座上的左稜鏡殼和右稜鏡殼、分別連接在所述的左稜鏡殼和右稜鏡殼上的目鏡,所述的可變角度雙目鏡筒上連接有調節手柄。
優選地,所述的調節手柄連接在所述的左稜鏡殼的左側。
優選地,所述的調節手柄連接在所述的右稜鏡殼的右側。
優選地,所述的調節手柄分別連接在所述的左稜鏡殼的左側和右稜鏡殼的右側。
優選地,所述的調節手柄連接在所述的上連接座上,位於所述的左稜鏡殼和右稜鏡殼之間。
優選地,所述的鏡身與可變角度雙目鏡筒之間連接有連接部件。
由於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
本發明通過調節手柄位置的改動,一方面,可以直接調節目鏡的角度,並且可以滿足以往調節手柄調節鏡身移動的功能,另一方面,調節手柄與醫生的距離更加近,可以方便找到,降低了發生誤操作的機率;第三方面,可以不用觸碰鏡身,鏡頭保持平衡的調節;此外,調節手柄裝卸方便,極大的增加了產品的實用性。
附圖說明
附圖1為實施例一的主視圖;
附圖2為實施例一的側視圖;
附圖3為實施例一種調節手柄的安裝截面圖;
附圖4為實施例二的主視圖;
附圖5為實施例三的主視圖;
附圖6為實施例四的主視圖;
附圖7為實施例五的側視圖。
其中:1、鏡身;2、可變角度雙目鏡筒;20a、下連接座;20b、上連接座;21a、左稜鏡殼;21b、右稜鏡殼;22、目鏡;3、物鏡;4、調節手柄;5、螺釘;6、光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一:
如圖1-3所示的一種手術顯微鏡,包括鏡身1、連接在鏡身1上的可變角度雙目鏡筒2、連接在鏡身1底部的物鏡3以及調節手柄4。其中:可變角度雙目鏡筒2包括連接在鏡身1上的下連接座20a、連接在下連接座20a上的上連接座20b、連接在上連接座20b上的左稜鏡殼21a和右稜鏡殼21b、分別連接在左稜鏡殼21a和右稜鏡殼21b上的目鏡22。
在本實施例中:調節手柄4連接在左稜鏡殼21a的左側。這樣,可以直接通過操作調節手柄4調節可變角度雙目鏡筒2,醫生操作更加方便的同時,也降低了發生誤操作的機率,並且裝卸方便,極大的增加了手術顯微鏡的實用性。
此外,鏡身1與可變角度雙目鏡筒2之間連接有連接部件,如光楔6等。
實施例二:
如圖4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於:調節手柄4連接在右稜鏡殼21b的右側。
實施例三:
如圖5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於:調節手柄4分別連接在左稜鏡殼21a的左側和右稜鏡殼21b的右側。
實施例四:
如圖6、7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於:調節手柄4連接在上連接座20b上,位於左稜鏡殼21a和右稜鏡殼21b之間。
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於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發明的內容並據以實施,並不能以此限制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凡根據本發明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