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逆流同程盤管式換熱器的製作方法
2023-08-07 22:58:36 2
專利名稱:高效逆流同程盤管式換熱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空氣調節設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在空調系統中用來冷卻或加熱空氣的逆流盤管式換熱器。
背景技術:
逆流設計是盤管式換熱器流程設計的最佳方案。風機盤管的逆流,是指冷(熱) 媒從靠近背風面的管子依次流向迎風面的管子,冷(熱)媒流向與風機的風向相反。現有空調設備中的盤管式換熱器一般都採用迴路為垂直於風向的叉流型盤管式換熱器,該換熱器的每一列盤管為一個單獨的迴路,盤管內冷(熱)媒由迴路下面的進口端流進,垂直往上流向上面的出口端。上述的叉流型盤管式換熱器在實際應用中存在有換熱不充分、換熱效果不高等不足。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合理、換熱效果好的高效逆流同程盤管式換熱器。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而採用的技術解決方案是這樣的所提供的高效逆流同程盤管式換熱器由翅片盤管以及設在翅片盤管一側的一支分水管、一支集水管和2m-l支分集水管組成,翅片盤管包括anXη個按an列η層排列的U形盤管,m= 1、2、3、4,η為5 100 數值範圍內的任意正整數,每一個U形盤管均為單獨迴路,分水管上設有η個分水頭,每個分水頭各與翅片盤管最左列的一個U形盤管連通,集水管上設有η個集水頭,每個集水頭各與翅片盤管最右列的一個U形盤管連通,2m-l支分集水管依序設在各列U形盤管之間,每支分集水管上均設有η個集水頭和η個分水頭,各分集水管上的每個集水頭分別與其左側列的一個U形盤管連通,各分集水管上的每個分水頭分別與其右側列的一個U形盤管連通,在集水管和分集水管的上端分別設有排氣嘴,在分水管和分集水管的下端分別設有洩水嘴, 在分水管的下部和集水管的上部分別設有盤管進水口和盤管出水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還包括翅片盤管中各U形盤管的迴路平面與水平面平行設置,或翅片盤管中各U形盤管的迴路平面與水平面為同程銳角或同程鈍角設置。U形盤管各迴路採用同程設計,在豎直線性方向各點溫度一致。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還包括在集水管和分集水管上端連接有導流毛細管,在分水管和分集水管下端連接有導流毛細管。在本實用新型的設計結構中,翅片盤管的各U形盤管分別與分水管和集水管的多個分水頭(進口)與集水頭(出口)連接,每一層盤管均為一個單獨的迴路,分集水管既作為集水管又作為分水管設在每一獨立迴路的中部並分別與左右各U形盤管列連通。中部的分集水管在結構中有兩點作用第一點作用是解決了水平U形盤管放氣和排空的問題, 分集水管通過導流細管可以輕易排氣和排水;第二點作用是分集水管在迴路中間有增加冷 (熱)媒流動狀態的趨勢,使得盤管內流體增大了湍流狀態提高換熱效果。排氣嘴設置在集水管和分集水管的最高積氣點,用以對管內積氣的排空保證管路暢通,洩水嘴設在分水管和分集水管的最低積水點,用於對管內冷(熱)媒的排空保證冬季防凍。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高效逆流同程盤管式換熱器可應用於所有因原逆流方案而無法提高換熱效率的空氣處理設備,包括風機盤管機組或空氣處理機組等空氣末端設備等。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具體實施例的正面外觀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所示實施例左側視向工作結構的示意圖。圖中各標號名稱分別為1-翅片盤管,2-分水管,3-集水管,4-分集水管,5-排氣嘴,6-洩水嘴,7-導流毛細管,I-盤管進水口,II-盤管出水口,A-(集水管)集水頭,B-(分集水管)分水頭,C-(分集水管)集水頭,D-(分水管)分水頭。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及工作原理作進一步,但本實用新型的實際製作結構並不僅限於下述的實施例。參見附圖,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高效逆流同程盤管式換熱器主要由翅片盤管1、分水管2、集水管3、分集水管4、排氣嘴5、洩水嘴6、導流毛細管7等構件組成。翅片盤管1包括 12個U形盤管,按左右兩列分六層排列,每一層(行)盤管都是一個單獨的迴路,各迴路平面均與水平面為同程銳角設置。分水管2上設有6個分水頭D,每個分水頭D各與翅片盤管 1左列的一個U形盤管連通,集水管3上設有6個集水頭A,每個集水頭A各與翅片盤管1 右列的一個U形盤管連通,分集水管4上設有6個集水頭C和6個分水頭B,分集水管4既作為集水管又作為分水管在每一獨立迴路的中部分別與左右列管端連通,把每一層的迴路分成兩部分。排氣嘴5分別設置在集水管3、分集水管4的最高點上,洩水嘴6分別設置在分水管2、集氣排水管4的最低點上。在集水管3和分集水管4上端連接有導流毛細管7, 在分水管3和分集水管4下端連接有導流毛細管7。盤管式換熱器過風面與水平面呈90°垂直狀態或任意角度傾斜狀態。實際工作中,冷(熱)媒先在分水管2內分成六條迴路從靠近背風面的分水頭D中流入,然後在每個迴路依次經集水頭C匯集到分集水管4中,之後由分集水管4經B分水頭分流流向6條盤管迴路中,然後再由每個迴路依次流向集水頭A,最後匯集到靠近迎風面的集水管3。分水管2和盤管進水口 I的連接與集水管3和盤管出水口 II的連接方式呈同程式,如圖2所示。 冷媒可以是水或其他液態工質,採用下供上回式或者上供下回式。
權利要求1.一種高效逆流同程盤管式換熱器,其特徵在於由翅片盤管(1)以及設在翅片盤管 (1) 一側的一支分水管O)、一支集水管(3)和2m-l支分集水管(4)組成,翅片盤管(1)包括aiiXn個按an列η層排列的U形盤管,m= 1、2、3、4,η為5 100數值範圍內的任意正整數,每一個U形盤管均為單獨迴路,分水管( 上設有η個分水頭(D),每個分水頭(D)各與翅片盤管(1)最左列的一個U形盤管連通,集水管C3)上設有η個集水頭(A),每個集水頭(A)各與翅片盤管(1)最右列的一個U形盤管連通,2m-l支分集水管(4)依序設在各列 U形盤管之間,每支分集水管(4)上均設有η個集水頭(C)和η個分水頭(B),各分集水管 (4)上的每個集水頭(C)分別與其左側列的一個U形盤管連通,各分集水管(4)上的每個分水頭(B)分別與其右側列的一個U形盤管連通,在集水管C3)和分集水管的上端分別設有排氣嘴(5),在分水管( 和分集水管的下端分別設有洩水嘴(6),在分水管(2) 的下部和集水管(3)的上部分別設有盤管進水口(I)和盤管出水口(II)。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逆流同程盤管式換熱器,其特徵在於翅片盤管(1)中各 U形盤管的迴路平面與水平面平行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逆流同程盤管式換熱器,其特徵在於翅片盤管(1)中各 U形盤管的迴路平面與水平面為同程銳角或同程鈍角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逆流同程盤管式換熱器,其特徵是在集水管C3)和分集水管(4)上端連接有導流毛細管(7),在分水管C3)和分集水管(4)下端連接有導流毛細管 ⑵。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高效逆流同程盤管式換熱器,由翅片盤管、分水管、集水管和2m-1支分集水管等組成,翅片盤管包括2m×n個按2m列n層排列的U形盤管,m=1、2、3、4,n為5~100數值範圍內的任意正整數,每一個U形盤管均為單獨迴路,分水管和集水管上分別設有與最左列及最右列各U形盤管連通的分水頭和集水頭,2m-1支分集水管依序設在各列U形盤管之間,每支分集水管上均設有n個分別與其左側列一個U形盤管連通的集水頭和n個分別與其右側列一個U形盤管連通的分水頭,在集水管和分集水管的上端分別設有排氣嘴,在分水管和分集水管的下端分別設有洩水嘴。產品具有結構合理、換熱充分、換熱效果高以及放氣、排水通暢性好等優點。
文檔編號F24F1/00GK202083046SQ20112017378
公開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26日 優先權日2011年5月26日
發明者姜鑑明 申請人:姜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