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幼兒園開放日觀後感
2023-08-07 22:26:13 3
孩子在幼兒園的時候,家長大都時常會想,她現在在幹什麼,一天是怎麼度過的,是否感到快樂等等類似的問題,小三班開放日觀後感。春天的一個早晨,懷著期盼與好奇的心情,我們參加了幼兒園小三班家長開放日活動。一幕幕生動的場景映入眼中,一張張純真無邪的笑臉,一個個活潑可愛的精靈,三位美女園丁忙碌的身影,我心中的這些問題找到了答案。
經驗豐富的馬老師、年輕美麗的吳老師、和藹可親的汪老師,她們都充滿愛心,用心去關愛每一個孩子。別具一格的「小雞出殼」音樂課,審美與想像力相融合;創意無限的「青蛙抓蟲」活動課,創造力與動手相統一。
孩子燦爛的笑臉是對老師最高的讚揚和肯定,看得出孩子很愛他們的老師。有一次,我問孩子,你最喜歡聽哪一個老師上課,她說「都喜歡」。我心一喜,孩子笑臉的背後,包含著每一位老師辛勤的付出。
隨著孩子的成長,她需要獲取更多新的營養,而幼兒園的老師們及時地滿足了孩子對新知識的需求。通過老師有目的的教學活動,有針對性的練習,豐富有趣的遊戲,我發現她有了許多新的變化,詞彙量明顯增加、動手能力明顯增強、習慣明顯改善等等。
緊張而有序的教學,忙碌而不忙亂的老師,活潑而專注的孩子,一切都那麼美好,帶著感恩的心,感謝家長開放日活動,為家長與幼兒園之間搭建了一座良好溝通的平臺!
【篇二】今天觀摩了**幼兒園大一班的半日活動,我感受頗多。首先是班級管理嚴謹,而且把常規管理體現在了環境創設中,環境創設又與主題學習內容緊密相連,老師們利用廢舊材料把教室的環境創設的溫馨自然。其次是這個班幼兒自理能力的表現很棒,從小便,洗手到喝水,吃早點,自己刷杯子等一系列的活動中充分體現了出來。再一個就是在整個的學習,自由活動中,老師沒有單一說教,「不準這樣」「不準那樣」的戒律。而且在活動中,老師會根據出現的各種情況,善於捕捉,即使實施隨即教育等等。通過今天上午的參觀學習,為了更好地把班級工作做得更好,特制定以下計劃:
一晨間談話:例如四月到七月是手足口病等疾病的高發期。我們要充分利用晨間談話的機會和幼兒說說關於手足口病的事,以及談論昨天,今天的天氣等等各種生活中的事。
二建立規則秩序的經營策略。
1.班級生活具有群體性,孩子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必須要有一種「制度」來約束。這種「制度」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常規。我覺得在班級常規的主導是孩子本身,教師在其中是引導者。教師對孩子形成一種思維刺激,讓他們自主的養成好的習慣。比如,在活動中的一些必要的引導語。
2.幼兒期是習慣養成的關鍵期,這一時期良好習慣的養成將會影響著孩子今後一生的發展。因此我們在日常工作中更要重視孩子各種習慣的養成。
策略一:以身作則、樹立榜樣。要求孩子需要養成的各種行為習慣或者衛生習慣,首先自己要做到,才能影響孩子。比如在一日活動中要培養孩子說話時輕輕說的習慣,那麼自己對孩子說話時也要注意輕聲地說。
策略二:要求明確、持之以恆。對孩子提出的要求,點要小,一次不要太多。而且要把這些要求講得明白、透徹,讓孩子們能夠理解。兩個搭伴老師之間要經常溝通,要求要統一、一致。
策略三:把握角色、收放自如。在孩子當中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既是他們的朋友,又是他們的師長。要儘量做到放得開、收得攏。
三嚴格管理班級,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是要引導孩子制定合理的規章制度,做到紀律嚴明,"以法治班";
2.是要公正公平,不要感情用事。對違反常規者,無論是平時的「優等生」還是「個別生」,都要一視同仁;
3.是要注重"首因效應",要認真對待、正確處理"第一次"之類的事情。
4.是要持之以恆,避免犯"冷熱病",時緊時松。同時要狠抓養成教育,使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嚴還必須與寬有效結合起來,靈活處理。班主任要私下做好因違反常規被批評孩子的思想工作,使其正確認識錯誤,並努力改正。工作實踐中,嚴和寬是對立統一的。嚴不是冷麵鐵心,寬也不是遷就縱容。只有做到"嚴中有寬,寬中有愛,愛中有教"才能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
5.對待家長工作要細緻入微。
「勿以事小而不為」,小事情能積累好經驗,小細節中體現大智慧。我們知道家園聯繫的方式有許多種,有家園園地、有電話互訪等,我們可能忽略了與家長的面談形式,其實這是與家長最直接最好的溝通交流方式。
班級管理工作對於一名幼兒園教師是必不可少又是重中之重的工作。班級管理工作千頭萬緒,工作方法千差萬別。班主任既是班集體的組織者、指導者、又是聯繫者和參與者。班級管理工作將是一項細緻而又漫長的工作。總之我會在今後的工作中取長補短把班級工作做到更好!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