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蘑菇覆土專用菌種基質及其應用的製作方法
2023-08-07 01:44:41 1
專利名稱:一種蘑菇覆土專用菌種基質及其應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食用菌栽培技術領域,尤其涉及蘑菇栽培中的覆土專用菌種基質及該基質的應用方法。
背景技術:
一般商業化栽培的雙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只有在長滿蘑菇菌絲的培養料層的上方覆蓋一層3.5cm左右土,使培養料層中的菌絲體逐步向上延伸長入覆土層後才能開始結實;另一高溫蘑菇--系雙環蘑菇(Agaricus bitorquis)熱帶耐高溫菌株,雖然具有不覆土形成子實體的特性,但也必須在覆土後,長入覆土層中的菌絲才能正常紐結髮生子實體,才能形成商業性產量,故覆土層中菌絲生長的早晚與多寡跟蘑菇產量關係十分密切。我國當前蘑菇生產中,由於覆土材料不適與管理不當,導致覆土層中蘑菇菌絲生長緩慢、生長量少、且分布不均,造成菇床結實遲,結實率低,菇床成片不出菇等現象比較普遍,這是目前我國蘑菇產量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研製一種新型蘑菇覆土專用菌種基質,拌入覆土層中後,以有助於覆土層中菌絲體的早發,提高菌絲體的生長量和分布均勻度,是提高我國目前蘑菇產量的有效途徑之一。
據此,前人曾試驗表明(Yash和Dhar,Mushroom Research.1993.21,25-28.),在覆土中應用一定量的以糧食為基質的常規菌種,簡稱糧食菌種(grainspawn)或長滿菌絲的培養料(compost spawn),可提高菇床的結實率和均勻度,以提高蘑菇的產量與質量(增產32.7%)。但由於糧食菌種(如生產上經常採用的麥粒菌種)富含養分,易招致雜菌侵染,並且使用不當和混合不均、局部過量,易導致覆土層中菌絲徒長,反而影響出菇;而長滿菌絲的培養料作為覆土菌種,需要量較大(1.5kg/m2),且不易與覆土層混合均勻,同樣易出現上述問題。因此,研製一種顆粒小、分散度好,既能充分滿足接入菌種生長所需的營養、而至應用時又無過剩養分帶入覆土中的蘑菇覆土專用菌種基質,是這項技術所需解決的核心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針對以上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蘑菇栽培中用於摻入覆土中的分散度好,並含有一定量養分的覆土專用菌種基質;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該覆土專用菌種基質的配套應用方法,以達到覆土層中發菌快、菌絲體量足、且分布均勻,取得蘑菇早產、高產、優質的目的。
本發明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蘑菇覆土專用菌種基質,該菌種基質按如下的組分與重量百分比含量,經稱量、粉碎、混合、拌勻、pH值調至7-8、接蘑菇菌種發酵而成發酵棉籽殼0-30% 麩皮0-25%麵粉 0-5% 菜餅0-15%有機肥0-35% 硫酸鎂 0.01-0.1%磷酸二輕鉀0.02-0.1% 維生素B10.0005-0.001%葡萄糖0-2% 石灰0.2-1%石膏 0.3-1%蛭石0-45%珍珠巖0-30% 餘量為水。
一種優化的蘑菇覆土專用菌種基質配方,其組分與重量百分比含量為發酵棉籽殼0.93% 麩皮2.78%
麵粉3.09% 菜餅 0.62%有機肥 23.18%硫酸鎂0.06%磷酸二氫鉀 0.09% 維生素B10.0006%葡萄糖 0.62% 石灰 0.62%石膏0.62% 蛭石 30.91%餘量為水。
一種所述蘑菇覆土專用菌種基質的應用方法,其特徵在於按如下步驟進行(1)蘑菇覆土專用菌種基質的接種與培養將該基質按配方稱量拌勻後,裝入菌種瓶,經滅菌、冷卻後,接入與播種於培養料一致的雙孢蘑菇菌種或高溫型雙環蘑菇菌種,並分別在23℃-25℃或26℃-28℃條件下培養,待菌絲長滿基質後,雙孢蘑菇菌種於18℃-20℃下繼續後熟培養5-15天,或高溫蘑菇菌種於23℃-25℃下繼續後熟培養10-15天,成為覆土專用菌種基質,置4℃下保存,備用;(2)培養料的發菌培養按常規完成二次發酵後的培養料,抖松並均勻鋪在床架上,播入蘑菇菌種,發菌培養,直至菌絲長滿培養料;(3)覆土料的製備與覆土覆土材料採用礱糠細土或泥炭土,將礱糠細土含水量調至20-25%,泥炭含水量調至65-85%,消毒後,再將步驟(1)的覆土專用菌種基質按1.5-3.5kg/m3的用量加入並拌勻後,將其均勻覆於步驟(2)長滿菌絲的培養料面上,厚度為2.5-3.5釐米;(4)菇房管理前期緊閉門窗至土層表面均勻見到菌絲後,補覆一層0.5釐米厚細土後,進行出菇管理。
所述的雙孢蘑菇品種為2796。
所述的高溫型雙環蘑菇品種為夏菇93。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一是提供的蘑菇覆土專用菌種基質配方合理,在該基質中接入菌種後,前期能充分滿足菌種繁衍生長所需的營養,而至後期又無殘留富餘的營養,避免了該菌種基質拌入覆土後的由於殘留營養引起的雜菌汙染生長問題;二是配套採用本發明的菌種基質產品與應用方法後,由於在覆土層中接入了已含有一定量菌種的並附著性、分散性較好的覆土菌種基質,加快了覆土層中菌絲體的生長,菌絲生長量大,分布均勻,第一批菇採收期較對照提早3-5天,其全期蘑菇總產量分別達10.8kg/m2(礱糠細土)和13.5kg/m2(泥炭土),均較對照提高18-20%;三是由於覆土中均勻拌入了專用菌種基質,致使在整個覆土中菌絲體分布均勻,出菇分布也較均勻,優質菇率較對照提高5-7%;四是本發明雖然在蘑菇覆土栽培中增加了部分材料和工本的投入,但提早了採收期並提高了總的產量與質量,故經濟效益仍較對照提高16.9%(見試驗例6)。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有機肥採用杭州蕭山匯仁複合有機肥料有限公司生產的「尹氏牌」有機肥,有機質≥30%,有效成份(N、P、K)≥4%;雙孢蘑菇菌種「2796」來源福建省蘑菇推廣站;高溫型雙環蘑菇菌種「夏菇93」來源浙江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實施例1(未接菌種前的基質配製1)一種蘑菇覆土專用菌種基質,該基質的配方組分與各組分的重量為發酵棉籽殼230Kg麩皮84Kg
有機肥 180Kg 硫酸鎂0.75Kg磷酸二氫鉀 1.05Kg 維生素B10.01Kg石灰7.5Kg 石膏 7.5Kg蛭石430Kg 水610Kg將上述各組分稱量,粉碎,20目過篩,混合,加水充分拌勻,pH值為7-8(如pH低於7,用石灰調pH至7-8)後製成基質(尚未接菌種)。
實施例2(未接菌種前的基質配製2)一種蘑菇覆土專用菌種基質,該基質的配方組分與各組分的含量為麩皮15Kg菜餅20Kg麵粉60Kg有機肥 420Kg硫酸鎂 1Kg 酸二氫鉀2.0Kg葡萄糖 10Kg維生素B10.01Kg石灰15Kg石膏15Kg珍珠巖 500Kg 水 570Kg本例製備方法同實施例1。
實施例3(未接菌種前的基質配製3)一種蘑菇覆土專用菌種基質,該基質的配方組分與各組分的重量百分比含量為發酵棉籽殼0.93% 麩皮2.78%麵粉 3.09% 菜餅0.62%有機肥23.18%硫酸鎂 0.06%磷酸二氫鉀0.09% 維生素B10.0006%葡萄糖0.62% 石灰0.62%
石膏0.62%蛭石30.91%餘量為水。
本例製備方法同實施例1。
實施例4(採用雙孢蘑菇菌種「2796」)所述蘑菇覆土專用菌種基質的應用方法,按如下步驟進行(1)蘑菇覆土專用菌種基質的接種與培養將實施例3所製備的覆土專用基質,裝入菌種瓶,經高壓滅菌、冷卻後,按常規750ml菌種瓶,每瓶接50-80瓶的接種量,接入雙孢蘑菇菌種「2796」,在23℃-25℃條件下培養,待菌絲長滿菌種基質後,於18℃-20℃下繼續後熟培養10天,成為覆土專用菌種基質,置4℃下保存,備用;(2)培養料的發菌培養配方為(每110m2栽培面積)幹稻草2500kg、尿素40kg、複合肥20kg、菜籽餅200kg、石膏75kg、石灰30~50kg的培養料,按常規方法進行室外一次發酵和室內二次發酵後,抖松並均勻鋪在床架上,按常規播種方法播種雙孢蘑菇菌種「2796」麥粒菌種,進行發菌培養,直至菌絲長滿培養料;(3)覆土料的製備與覆土覆土材料採用礱糠細土(礱糠與細土比例為1∶15),按常規方法消毒,含水量調至20%-22%(手握成團,落地能散開),再將步驟(1)的覆土專用菌種基質按2.5kg/m3的用量加入並混合均勻後,將其均勻覆於步驟(2)長滿菌絲的培養料面上,厚度為2.5-3cm;(4)菇房管理覆土後次日緊閉門窗,菇房內的適宜溫度為22~25℃,空氣相對溼度控制在75-80%,以促進覆土層菌絲生長,待覆土層表面可均勻見到菌絲後,補覆一層0.5釐米厚細土,視覆土層溼度,補足水分,加強通風,促進菌絲扭結出菇,空氣相對溼度提高至90%左右,按雙孢蘑菇常規出菇管理法進行溫度、溼度、空氣協調管理。
實施例5(採用高溫型雙環蘑菇菌種「夏菇93」)(1)覆土專用菌種基質的接種與培養將實施例1所製備的覆土專用菌種基質,裝瓶、滅菌、冷卻後,按常規750ml菌種瓶,每瓶接50-80瓶的接種量,接入高溫型雙環蘑菇菌種「夏菇93」,在26℃-28℃條件下培養,待菌絲長滿菌種基質後,於23℃-25℃下繼續後熟培養15天,成為覆土專用菌種基質,置4℃下保存,備用;(2)培養料的發菌培養配方為(每110m2栽培面積)幹稻草2000kg、尿素32kg、複合肥16kg、菜籽餅160kg、石膏60kg、石灰24~40kg的培養料,按常規方法進行室外一次發酵和室內二次發酵後,抖松並均勻鋪在床架上,按常規方法播種「夏菇93」麥粒菌種,進行發菌培養,直至菌絲長滿培養料;(3)覆土料的製備與覆土覆土材料採用泥炭土,按常規方法配製與消毒,含水量調至70%左右,再將步驟(1)的覆土專用菌種基質按3.5kg/m3的用量加入並混合均勻後,將其均勻覆於步驟(2)長滿菌絲的培養料面上,厚度為2.5-3釐米;(4)菇房管理覆土後次日緊閉門窗,菇房內的適宜溫度為27~32℃,空氣相對溼度控制在75-80%,以促進覆土層菌絲生長,待菌絲在覆土層表面可均勻見到後,補覆一層0.5釐米厚細土,視覆土層溼度,補足水分,加強通風,促進菌絲扭結出菇,空氣相對溼度提高至90%左右,按高溫蘑菇常規出菇管理法進行溫、溼、氣協調管理。
試驗例6(本發明方法與蘑菇常規覆土栽培方法的對比試驗)試驗地點浙江省平湖市雪花產業園試驗時間2004年-2005年試驗設計設三個菇棚重複,每個菇棚栽培面積為500m2。本發明試驗中的「蘑菇覆土專用菌種基質的接種與培養」以及「培養料的發菌培養」方法同實施例4;覆土材料採用泥炭土;「覆土料的製備與覆土」方法同實施例5;覆土後的「菇房管理」方法同實施例4;常規蘑菇覆土栽培方法處理除在覆土層中不加拌覆土專用菌種基質外均與上述方法相同。試驗結果如下表1表1本發明方法與蘑菇常規覆土栽培方法的對比試驗
權利要求
1.一種蘑菇覆土專用菌種基質,其特徵在於該菌種基質按如下的組分與重量百分比含量,經稱量、粉碎、混合、拌勻、pH值調至7-8、接蘑菇菌種發酵而成發酵棉籽殼0-30%麩皮0-25%麵粉 0-5% 菜餅0-15%有機肥0-35%硫酸鎂 0.01-0.1%磷酸二輕鉀0.02-0.1%維生素B10.0005-0.001%葡萄糖0-2% 石灰0.2-1%石膏 0.3-1% 蛭石0-45%珍珠巖0-30%餘量為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蘑菇覆土專用菌種基質,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菌種基質按如下的組分與重量百分比含量組成發酵棉籽殼0.93%麩皮2.78%麵粉 3.09%菜餅0.62%有機肥23.18% 硫酸鎂 0.06%磷酸二氫鉀0.09%維生素B10.0006%葡萄糖0.62%石灰0.62%石膏 0.62%蛭石30.91%餘量為水。
3.按權利要求1或2所述蘑菇覆土專用菌種基質的應用方法,其特徵在於按如下步驟進行(1)蘑菇覆土專用菌種基質的接種與培養將該基質按配方稱量拌勻後,裝入菌種瓶,經滅菌、冷卻後,接入與播種於培養料一致的雙孢蘑菇菌種或高溫型雙環蘑菇菌種,並分別在23℃-25℃或26℃-28℃條件下培養,待菌絲長滿基質後,雙孢蘑菇菌種於18℃-20℃下繼續後熟培養5-15天,或高溫蘑菇菌種於23℃-25℃下繼續後熟培養10-15天,成為覆土專用菌種基質,置4℃下保存,備用;(2)培養料的發菌培養按常規完成二次發酵後的培養料,抖松並均勻鋪在床架上,播入蘑菇菌種,發菌培養,直至菌絲長滿培養料;(3)覆土料的製備與覆土覆土材料採用礱糠細土或泥炭土,將礱糠細土含水量調至20-25%,泥炭含水量調至65-85%,消毒後,再將步驟(1)的覆土專用菌種基質按1.5-3.5kg/m3的用量加入並拌勻後,將其均勻覆於步驟(2)長滿菌絲的培養料面上,厚度為2.5-3.5釐米;(4)菇房管理前期緊閉門窗至土層表面均勻見到菌絲後,補覆一層0.5釐米厚細土後,進行出菇管理。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蘑菇覆土專用菌種基質及其應用,屬於食用菌栽培技術領域。該菌種基質由發酵棉籽殼、麩皮、麵粉、菜餅、有機肥、硫酸鎂、磷酸二氫鉀、維生素B
文檔編號C05F11/00GK1826862SQ20061005023
公開日2006年9月6日 申請日期2006年4月7日 優先權日2006年4月7日
發明者蔡為明, 金群力, 馮偉林, 範麗軍, 方菊蓮 申請人:浙江省農業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