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正套管、油管、鑽杆用夾持機械手的製作方法
2023-08-08 23:45:31 1
專利名稱:扶正套管、油管、鑽杆用夾持機械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石油礦場鑽井或修井過程中,對套管、油管、 鑽杆等管柱進行扶正作業的裝置。
技術背景
油氣田鑽井或修井作業時,由於野外大風、井位不正及遊車大鉤與 轉盤中心的偏斜等因素,均會影響作業的順利進行; 一方面影響管柱絲 扣連接的質量,另一方面影響著作業的速度。現在石油礦場作業中對管 柱進行扶正的裝置主要有兩種 一種是扶正單一管徑的管柱,其機械手 在夾持管柱時與管柱之間具有一定的間隙,但其夾持管徑單一,適用範 圍比較小;另一種可扶正多種管徑,其機械手在夾持管柱時與管柱之間 沒有間隙,容易損傷管柱和影響管柱的正常鑽進工作。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結構合理,操作簡單、安全,安裝 方便、適用管徑範圍廣,且對管柱無損傷的扶正套管、油管、鑽杆用夾 持機械手。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一種扶正套管、油管、鑽杆用夾持機械手,其特徵是包括裝在支 架上的左右抱爪,左右抱爪與同步運動機構連接,液壓缸機構與同步機 構連接。同步機構包括分別與左右抱爪連接的左右連杆,左右連杆與裝在滑 動座上的滑杆連接。
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操作簡單、安全,安裝方便、適用管徑範圍 廣,並可進行遠程遙控。通過固定在支架上的液壓同步機構,使兩隻抱 爪開合,當抱爪閉合夾緊管柱時,組合液缸在液壓系統作用下能使抱爪 與管柱自動分離到一定的間隙,從而避免機械手損傷管柱,保證管柱的 正常鑽進工作。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l是實施例l的結構示圖。
圖2是實施例1的液壓原理圖。
圖3是實施例2的結構示圖。
圖4是實施例2的液壓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
實施例1:
一種扶正套管、油管、鑽杆用夾持機械手,包括通過銷軸5裝在支 架1上的左、右抱爪2,左、右抱爪2與同步運動機構3連接,組合液 缸4與同步機構連接。同步機構包括分別與左、右抱爪2連接的左、右 連杆7,左、右連杆通過銷軸9與裝在滑動座6上的滑杆8連接。組合 液缸4由活塞杆12、內缸套13、外缸套14及復位彈簧15組成,與組 合液缸一起組成液壓系統的還有液控單向閥10、手動換向閥11。
工作時,操縱手動換向閥至鬆開工作位置,組合液缸B口進油,活塞杆收縮,通過同步機構使兩隻抱爪同時張開,待管柱進入張開的抱爪
後,操縱手動換向閥至夾緊工作位置,組合液缸A口和A1 口進油,內 缸套和活塞杆一起伸出,抱爪合攏夾緊管柱。然後鬆開手動換向閥手柄, 手動換向閥回到中位,內缸套在復位彈簧的作用下回縮一段行程,抱爪 與管柱之間產生一定的間隙。
實施例2:
一種扶正套管、油管、鑽杆用夾持機械手,包括通過銷軸5'裝在支 架1,上的左、右抱爪2',左、右抱爪2'與同步運動機構3'連接,組合 液缸4,與同步機構連接。同步機構包括分別與左、右抱爪2'連接的左、 右連杆7,,左、右連杆通過銷軸9,與裝在滑動座6'上的滑杆8'連接。 組合液缸4'由活塞杆12,、內缸套13'、外缸套14'及復位彈簧15'組成, 與組合液缸一起組成液壓系統的還有液控單向閥10'、手動換向閥11'。
工作時,操作手動換向閥至鬆開工作的位置,組合液缸B口進油, 活塞杆伸出,內外缸套後移,通過同步機構使兩隻抱爪同時張開,待管 柱進入張開的抱爪後,操縱手動換向閥至夾緊工作位置,組合液缸A口 和A1口進油,活塞杆收縮,內外缸套一起前移,抱爪合攏夾緊管柱。 然後鬆開手動換向閥手柄,手動換向閥回到中位,外缸套在復位彈簧的 作用下回縮一段行程,抱爪與管柱之間產生一定的間隙。液壓單向閥的 作用是使組合液缸活塞杆及抱爪在受外力的作用下位置不發生變化,從 而使夾持機械手能有效地對管柱進行扶正。
權利要求1、一種扶正套管、油管、鑽杆用夾持機械手,其特徵是包括裝在支架上的左右抱爪,左右抱爪與同步運動機構連接,液壓缸機構與同步機構連接。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扶正套管、油管、鑽杆用夾持機械手, 其特徵是同步機構包括分別與左右抱爪連接的左右連杆,左右連杆與 裝在滑動座上的滑杆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扶正套管、油管、鑽杆用夾持機械手,包括裝在支架上的左右抱爪,左右抱爪與同步運動機構連接,液壓缸機構與同步機構連接。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操作簡單、安全,安裝方便、適用管徑範圍廣,並可進行遠程遙控。
文檔編號E21B19/00GK201288523SQ200820215670
公開日2009年8月12日 申請日期2008年11月7日 優先權日2008年11月7日
發明者仲建軍, 劉志剛, 朱留建, 蔡守軍, 蔡瑞芳, 陸海濤, 傑 陳 申請人:江蘇如石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