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隱睪的部位一般在哪裡(寶寶的蛋蛋不見了)
2023-08-08 20:46:45 1
正常情況下,男寶寶的陰囊裡可以摸到兩個「蛋蛋」,左右各一,然而,有些家長發現自家男寶一側的陰囊比較飽滿,而另外一側的則比較空癟:裡面的「蛋蛋」怎麼不見了?這要不要緊?
另外,也還有些家長反映說,平時給寶寶洗澡或換尿片時,明明可以見到「蛋蛋」在陰囊內的,但有時寶寶哭鬧厲害時,「蛋蛋」好像又消失了,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蛋蛋」為何消失了?
一般來說,男寶寶的睪丸,在發育至胚胎期的第七至九個月時,就已經從腰部腹膜後下降到陰囊裡了,所以他們在一出生的時候,就已經可以在陰囊裡摸到兩個「蛋蛋」。但有一些男寶寶,他們的睪丸在下降的過程中遇到了一些阻礙,如睪丸引出帶異常或內分泌因素異常,導致一側或雙側的「蛋蛋」並沒有如期地下降到陰囊裡,而是停留在半路,在其他部位「安家落戶」了。
最常見的是停留在大腿根部的腹股溝管內、腹股溝外環、陰囊的上方或腹腔內等,像這種「蛋蛋」未正常降至陰囊內的情況,我們在醫學上稱之為隱睪,也叫睪丸未降或睪丸下降不全,是小兒泌尿外科常見的疾病之一,其中,隱睪在早產寶寶中的發生率又要比正常寶寶的要高一些。
對於前面有些家長所提到的,有些寶寶在平時明明可以摸到陰囊裡有「蛋蛋」,但有時哭鬧厲害時「蛋蛋」好像又消失了,這又是怎麼回事呢?這是不是也是隱睪呢?其實,對於青春期前的小孩來說,由於哭鬧時提睪肌收縮也可引起睪丸上升,使得睪丸暫時離開陰囊,
因此,在寶寶哭鬧厲害的時候摸不到「蛋蛋」,這種情況多為正常現象,家長倒不用太過於擔心。但如果寶寶在熟睡等放鬆狀態下都不能摸到「蛋蛋」在陰囊裡,那麼家長則應該提高警惕了。
「蛋蛋」未歸位危害大
陰囊通過自身的收縮和舒張調節,其內部的溫度一般比腹腔溫度要稍低一些,從而為「蛋蛋」的生長發育提供合適溫度的場所。而隱睪的孩子,他們的「蛋蛋」因某些因素影響,導致不能順利到達陰囊內,而它們「安家」的這些部位的溫度及生化環境又不利於其生長發育時,就有可能會出現以下問題:
1、影響生育
睪丸在溫度及生化環境不利於其生長發育的場所滯留時,可導致睪丸停止發育,甚至萎縮,從而影響到睪丸生精生育功能的正常發揮,最終造成生育能力下降,甚至引起不育。
2、發生惡變
睪丸在不適宜的環境裡,容易因生殖細胞轉化、發育異常而出現惡變,據有報導,隱睪患者睪丸惡變的機率是正常睪丸人群的18-40倍,而且隱睪的位置越高,惡變的風險越大。
3、睪丸受傷
陰囊的肉膜囊對睪丸有一定的緩衝保護作用, 當睪丸滯留在其他部位,如腹股溝管內,這些部位比較淺表固定,缺乏有效的緩衝保護機制,更易使睪丸受損。
4、睪丸扭轉
由於隱睪患者特殊的解剖,如睪丸引帶異常等,也使得睪丸易於發生扭轉。睪丸一旦發生扭轉後,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處理,則很可能會因睪丸血循環障礙而發生睪丸壞死。
5、其他
隱睪還常合併腹股溝斜疝或鞘膜積液,而且,它還會對患兒的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影響。
「蛋蛋」歸位要及時
正是因為隱睪對寶寶的危害這麼大,所以,家長在平時給寶寶洗澡或換尿片時,不妨留個心眼。一旦發現「蛋蛋」不在陰囊內,應及時帶寶寶到醫院請專業的醫生進行診治。
一旦確診為隱睪,之前的觀點是認為在寶寶2歲時完成手術即可,但現在也有不少的研究發現,因為得不到及早的糾正,有一部分隱睪患兒的睪丸在半歲左右就已經開始出現發育落後了,有些甚至還不到兩歲,睪丸就已經萎縮了。
目前也有一些指南提出,對隱睪患兒在出生後12個月前行手術治療,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證患兒的生育能力,同時還可降低患兒未來發生睪丸腫瘤的發生風險。因此,對於被發現有隱睪的患兒,還是建議儘可能在半歲到一歲內手術,最晚不宜超過一歲半。#清風計劃##醫聯媒體超能團#
指導專家:廣東省婦幼保健院 小兒泌尿外科 林炎坤主任醫師
(通訊員:廣東省婦幼保健院 林惠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