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百團大戰》觀後感800字
2023-08-09 05:37:15 2
影片中那硝煙瀰漫的戰場,那因為戰爭而家破人亡、流離失所的場面震撼著我的心靈。如今已然是和平年代,國家軍隊在維護國家安全與和平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向全世界證明我們中華民族的真正實力,證明中國是一條騰飛的巨龍。
翻開中華民族的近代歷史畫卷,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有解放後至今的那一段光輝歷程,也有在光輝業績下,掩蓋著的那一段振奮人心,難以洗滌的國恥與民族仇恨:從1840年的鴉片戰爭,到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世界上大大小小的帝國主義國家都曾把魔爪伸向中國,八國聯軍打到北京;日本軍國主義的鐵蹄踏進南京等等。直到1949年新中國的建立才使中國人民站了起來.1960年11月5日,我國第一枚飛彈騰空而起,1964年10月16日,壯觀的蘑菇雲告訴世界,中國從此有了自己的原子彈,科技發展日益迅速,我國的國防和軍事實力也日益增強了。
然而,軍事力量並不是國防的全部,它只能算是國防中顯現在表面的,可以看得到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則是一種潛藏在其中的力量,團結一心、堅不可摧的民族精神。抗日時期,生死存亡的時刻,全國人民都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是民族精神讓中華民族團結起來,使中華兒女走到一起,共同抵抗了侵略。
暑假裡,媽媽帶我去北京參觀了八國聯軍攻打掠奪後留下的圓明園的殘垣斷壁;觀看了日本軍國主義製造的我中國同胞30萬人橫屍街頭的《南京大屠殺》……,一顆顆愛國的眼淚從臉頰滑落,屈辱、憤恨之後更多的是自強。「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梁啓超的《少年中國說》中這樣說道。可見,想要強國,不再朝夕,而需從小培養愛國之情,從小樹立強國之志。
未來屬於我們,開創更美好的未來是我們真正的任務與目標。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們目前的首要任務就是努力學習,以便於將來能為祖國的建設貢獻一份力量。萬眾一心,奮發圖強,強我國防,揚我國威!
【篇二】我看過許多影視片,其中有讓人苦笑不已的《笑花》,有讓人感動不已的《暖春》,還有斷案如神的《包青天》……,但是最讓我記憶猶新的影視片那就數《百團大戰》了。
那時擔負正太鐵西段破擊任務的第一二九師,與20日20時發起攻擊。左翼隊在進攻陸家莊戰鬥中,用火燒掉了守倉庫的日軍,殲敵數百人,繳槍幾百支。21日的黎明,右翼隊之第十三團,在進攻桑掌和鐵爐戰鬥中,全殲守敵幾百餘人。總預備隊之第十四團對獅堖山的爭奪,戰鬥更為激烈。獅堖山位於正太鐵路的「咽喉」要地。戰役發現後,為防止敵人搶佔獅堖山,攻擊我軍側「背」,第一二九師將總預備區,並以第十四團控制了獅堖山。從20日至26日,替人從兩百增至六百餘人,在飛機的掩護下,開始施放毒氣,連續向獅堖山進行了猛攻。我軍英勇抗擊,堅守六晝夜,殲敵將近五百人,保證了戰鬥的順利進行。而後,第十四團主動轉移。經過日晝宣夜連續不斷地和敵人戰鬥,第一二九師部隊先後拿下了正太鐵路線上各個地點。至此,壽陽、陽泉等幾個少數城鎮,正太鐵路基本為我軍控制。而後,我軍在廣大參戰群眾積極地協助下,對鐵路和橋梁進行了大規模的破壞,使正太鐵路西段陷入了「癱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