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紀錄片《國之歌》觀後感
2023-08-06 11:57:04 1
導語:《國之歌》正是以《義勇軍進行曲》誕生的歷史背景、傳播過程、社會影響為主線,詳盡介紹了《義勇軍進行曲》從全民族抗日戰歌到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光輝歷程。下面是yjbys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觀後感,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國之歌觀後感_第1篇: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義勇軍進行曲》誕生80周年,熱情謳歌國歌精神,追憶抗戰崢嶸歲月,由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上海市黨建服務中心、中共上海市楊浦區委宣傳部聯合攝製的專題文獻紀錄片《國之歌》將於10月16日與廣大觀眾見面。
80年前,《義勇軍進行曲》在上海誕生,從上海唱響,並迅速成為全民族抗擊日本法西斯侵略的戰歌。《國之歌》正是以《義勇軍進行曲》誕生的歷史背景、傳播過程、社會影響為主線,詳盡介紹了《義勇軍進行曲》從全民族抗日戰歌到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光輝歷程。
拍攝中,攝製者實地走訪了國歌展示館,聶耳、田漢在上海的寓所,上海晉元中學等與《義勇軍進行曲》唱響、傳承緊密相連的地方,採訪了業界知名的歷史學家、黨史專家、國歌史專家和田漢、聶耳的親屬等10餘人,年逾九旬的著名表演藝術家秦怡,抗戰名將謝晉元的次子,不久前剛參加過抗戰勝利日閱兵的謝繼民,也出現在紀錄片中,講述他們與國歌的故事。
國之歌觀後感_第2篇: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義勇軍進行曲》誕生80周年,熱情謳歌國歌精神,追憶抗戰崢嶸歲月,由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中共上海市委組織部黨員電化教育中心、中共上海市楊浦區委宣傳部聯合攝製的專題文獻紀錄片《國之歌》將於10月16日22點在上海電視臺紀實頻道《經緯》欄目與廣大觀眾見面。
80年前,《義勇軍進行曲》在上海誕生,從上海唱響,並迅速成為全民族抗擊日本法西斯侵略的戰歌。《國之歌》正是以《義勇軍進行曲》誕生的歷史背景、傳播過程、社會影響為主線,詳盡介紹了《義勇軍進行曲》從全民族抗日戰歌到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光輝歷程。拍攝中,攝製者實地走訪了國歌展示館,聶耳、田漢在上海的寓所,上海晉元中學等與《義勇軍進行曲》唱響、傳承緊密相連的地方,採訪了業界知名的歷史學家、黨史專家、國歌史專家和田漢、聶耳的親屬等10餘人,年逾九旬的著名表演藝術家秦怡,抗戰名將謝晉元的次子,不久前剛參加過抗戰勝利日閱兵的謝繼民,也出現在紀錄片中,講述他們與國歌的故事。
據悉,《國之歌》紀錄片分為上下兩集、總計時長共約50分鐘。
國之歌觀後感_第3篇:
10月1日的下午,迎著秋日徐徐的微風與濛濛的細雨,我與學校50幾位同學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了上海大劇院觀看上海歌劇院的原創音樂劇《國之當歌》。這部音樂劇以「國歌之父」聶耳的藝術人生為主線,展現了他的抱負與理想,弘揚了他的愛國主義精神。
演出下午兩點正式開始,在進入演出廳之前,所有觀看演出的觀眾都拿到了一面小國旗。1點40分我們踏進了上海大劇院這個如同水晶宮般的地方。
演出中我不止看到了如聶耳、田漢等偉大的愛國人士,也看到了在那個時代下上海灘的縮影。我聽到了紙醉金迷,白日休息,夜晚工作的歌女們演唱的《鐵蹄下的歌女》;聽到了日日在碼頭辛苦勞作,生活困苦的工人們一同合唱的《揚子江暴風雨》;聽到了小小兒童為了生計在街頭賣報所唱的《賣報歌》。這些聶耳的代表作與劇情串接,將場景演繹的惟妙惟肖,讓我仿佛身臨其境。
而隨著劇情的發展,戰亂的發生,國破家亡,人們流離失所。我被音樂劇的劇情所感染,仿佛深處那個時代,感受到了人們面對戰亂的無助,遠離家鄉的痛苦,聽著震撼人心的音樂,數次哽咽,我仿佛看到了鐵蹄踏上國土,憤懣填滿了胸腔。
整場音樂劇中最溫情的當是聶耳與小儷共同演唱《愛的漣漪》這一段劇情。劇中聶耳與小儷兩人情投意合,在夜空下相互依偎,讓觀看演出的觀眾們也感受到了兩人濃濃的愛意。但在那樣的時代下,革命者聶耳怎會為了愛情而放棄自己的理想與抱負?於是這一段愛情只能是悽美結局。
劇情進展到最後,田漢入獄,聶耳拿著他寫在香菸包裝紙上的《義勇軍進行曲》的歌詞進行譜曲,最後以慷慨激昂的曲調譜寫出了中華民族的國歌!
音樂劇結束時,全場起立,在「聶耳」的指揮下,一齊合唱了國歌《義勇軍進行曲》。雖然是唱過無數遍的國歌,但在大劇院近千人一同合唱,那股濃濃的愛國情懷油然而生,我感受到有一股力量在我的胸口敲擊了一下,心中滿滿的是感動。
觀看了音樂劇《國之當歌》後,我深刻的了解了國歌的來歷,仿佛看到歷史重現一般,相信在以後的生活中,不論我在何時何地聽到國歌響起,我都會記起這次觀看後的感動,會由心散發出作為一個中國人的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