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火星觀後感【集錦】
2023-08-06 23:45:18 1
觀看了大型主旋律教育影片——《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影片以著名作詞作曲家曹火星為主線,展現的是1934年,日本帝國主義佔據中國大半河山,中國抗日戰爭進入最艱苦時期的歷史片斷。在國民黨「沒有國民黨的抗日,中國早就滅亡」的宣傳下,中國共產黨中央和毛主席針鋒相對地提出中國的希望在延安,並在解放日報及時發表社論,宣傳「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的道理。為了將這一革命真理在解放區和抗日根據地積極宣傳,進而號召全國各族人民積極抗日,根據中央的指示,晉察冀革命根據地群眾劇社年僅19歲的宣傳幹事曹火星率領三人宣傳小分隊深入邊區的霞雲嶺堂上村,宣傳發動群眾,協助建立基層政權。在堂上村的日子裡,曹火星通過看到根據地人民群眾對日本鬼子的無比仇恨和對八路軍的充分信任,感受到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這一真理是人民的必然選擇。通過在與日本鬼子的戰鬥中,我們的八路軍戰士為了保護群眾,犧牲自己,表現出共產黨員心底無私、為人民群眾利益毅然慷慨赴死的高尚情懷。通過共產黨員克服重重困難,積極開展對受蒙蔽的抗日者、中間分子和黨外人士的愛國教育和感化,使他們最終認識到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雖然裝備落後、暫時不夠強大,但是卻代表了廣大人民的意願,是全心全意為人民利益奮鬥,並不惜為此前僕後繼、英勇獻身的。一系列血與火的洗禮,一場場生與死的考驗,極大地刺激了曹火星,最終,他將崇高的革命理想和個人音樂才華結合在一起,創作出了不朽歌曲《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
曹火星創作出這一歌曲以後,很快便在各解放區和抗日根據地傳唱開來,並極大地鼓舞了我抗日軍民的戰鬥積極性。成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最有影響力和鼓動性的革命歌曲之一。1950年,在周恩來總理及民主人士章乃器等人的提議下,毛澤東主席親筆修改了歌名和歌詞——在原歌名的「中國」前加了一個「新」字;將原歌詞「堅持抗戰六年多」改為「八年多」。此後,《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首歌一直鼓舞、激勵了數代人。
影片承載的是一個非常宏大的主題。它表現了當年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人民群眾追求民主、嚮往新生活的強烈願望,揭示了只有共產黨才能夠救中國這一深刻道理。它的故事情節雖然沒有恢宏壯觀的場面,也沒有領袖人物的運籌帷幄,但自始至終展現了共產黨員的永恆追求。那種瀰漫在影片中濃鬱的革命浪漫主義和激情非常具有感染力。特別是影片裡表現出來的那種水乳交融的黨群關係、幹群關係,共產黨員心底無私、為了群眾利益毅然慷慨赴死的高尚情懷,對如今我黨提倡建設和諧社會的理念依然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
支隊黨員幹部通過觀看該影片,學習和弘揚戰爭年代革命先烈的愛國、愛民精神,最切實的方式是學以致用,努力學習業務知識,切實做好自己本職工作的實際行動,從身邊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勤奮工作,踏實幹事,積極為和諧城管事業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篇二】近日,學校黨總支召開各支部書記會議,由於本人剛好在外開會,所以,本支部是由組織委員代為參加的。會議的一項內容就是落實全體黨員觀看影片《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聽到組織委員的匯報,我心裡一動,想看看這樣的影片到底會怎樣拍,它的重點會是什麼。
帶著一份期待,懷揣一份敬畏,我驅車往人民大會堂趕。由於對路況不熟、加上晚上視線不好,我開錯了路,結果趕到會場時已經遲到三分鐘了。於是,映入我眼帘的電影畫面是一個滿目瘡痍的小村莊,一位行將上吊的老婆婆。我滿臉納悶,這場景怎麼配得上影片的名稱呀。怎麼著也應該是老一輩革命家在指點江山、浴血奮戰什麼的吧?我硬著頭皮往下看,再加上旁邊同事的「現場解說」,終於明白了這部影片要宣揚的主題了。
影片講述的是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晉察冀革命根據地的一個小村莊裡的故事。一個年僅19歲的小分隊隊長、共產黨員曹火星,率領三人深入邊區一個小山村宣傳發動群眾,協助建立基層民主政權,在炮火聲中,用自己崇高的理想和個人音樂才華,創作出了一首膾炙人口的革命歌曲《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該歌曲後經毛澤東主席親筆改寫歌名為《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影片真實記錄了歌曲創作的艱難過程,藝術地再現了新中國誕生的烽火歲月,深刻揭示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才能建設中國」這一偉大真理。
影片中,一幕幕感人至深的畫面簡短而富有震撼力:共產黨員丁凱吹著衝鋒號,引誘敵人至山崖頂,在彈藥打完後,慷慨就義時淡定、從容的表情;報國無門的魏國民在曹火星的革命思想感染下,漸漸地領悟出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在執行任務時掩護曹火星撤退,一人吸引數倍於自己的敵人,最終死在敵人瘋狂的掃射下完成自我救贖的壯烈;共產黨員老村長為了將敵人引入事先埋好的地雷陣,從容的抽著煙,一步一步帶領敵人步入雷區時堅定的步伐和淡定的表情;剛剛成為預備黨員的民兵隊長在和敵人的近身肉搏中,身中數刀,終因流血過多倒下時的英勇……。影片在一個個小故事中走向了高潮,在這樣的環境下,曹火星的藝術靈感源源不斷地迸發出來,從而創作出了膾炙人口的革命歌曲《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散場的時候,我在不停地回憶一個個高大的藝術形象,不經意間聽到幾個比我年長的老教師在輕聲地交流,「這種影片要多讓現在的年輕人看看」、「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呀!」。是呀!雖然我是70後,但是我依然成長在新中國,沒有經歷過腥風血雨的洗禮,對戰爭的殘酷和革命的艱辛沒有直觀的感悟,更何況80後、90後的同事呢!無數仁人志士、無數共產黨員是用鮮血和生命換來革命的勝利和民族的重生,我們除了要記下他們的名字、他們的英雄事跡,更應該將他們的理想、他們的信念和對黨的忠誠繼承下來,在工作中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的根本宗旨,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的群眾路線,要始終懷有對人民群眾的敬畏之情和感恩之心,把代表和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們要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和安定團結的局面,遵紀守法,認真學習,精益求精,積極做好本職工作,為教育事業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我們要時刻牢記自己的黨員身份,時刻銘記黨員的責任和義務,將個人的小夢想和偉大的中國夢緊密結合,為了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