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敏性變色塗料的製作方法
2023-08-06 17:35:51
專利名稱:溼敏性變色塗料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紡織化學科學技術領域。可用於非穿著性的紡織品和窗簾牆布等的印花,也可用於牆紙、圖片、年曆、商品色標和其它裝飾性物品的塗復或印刷,也可用於繪畫。
據國外報導,各國競相開發變色塗料,但均屬熱敏型。少數為光敏型。例如近年美國出現一種變色衣服,這種衣服原為灰蘭色。穿上人身後由於體溫導致變成淡紅色和綠色。但這種衣服的光敏變色性質僅能維持五個月,所以只可以在當年夏季前後穿著,且只耐洗滌20次左右,這樣的塗料用於紡織品功能不夠理想且成本高。
本發明變色塗料印製的圖案能隨環境中的溼度變化而變色,不僅可以達到美化生活的目的,而且兼有晴雨計預報氣候的功能,也可作為商品溼標,防止受潮損失。
溼敏性變色塗料是由溼敏變色體、敏化劑、增色劑和成膜劑配伍組成。可製成變色印花漿,用於紡織品的變色印花,用平網或園網印花機印製,印後烘乾即成,亦可用毛筆人工繪製,紡織品不受纖維品種的限制,其中比較適用於裝飾性織物。除紡織品外,也可用於紙張,塑料等作基物印製或繪製。
本發明塗料的優點為變色反差大,具有可逆性,製造方法簡單,成本低,每公斤20元左右,在環境中耐氣候曝露在三萬小時以上不褪色,能耐高溫有機溶劑洗滌。
本塗料共有四個變色系列1.GB組灰蘭 ( )/ 豆綠2.OB組咖啡 ( )/ 橙紅3.YG組翠綠 ( )/ 中黃4.PN組深紫 ( )/ 玫紅相當Munsell色譜的標準為1.5BG區/明度8彩度1 ( )/ 5GY區/明度6彩度82.2·5YR區/明度6彩度6 ( )/ 10R區/明度7彩度103.7·5GY區/明度8彩度4 ( )/ 2·5Y區/明度8彩度124.5YR區/明度5彩度4 ( )/ 2·5R區/明度7彩度8變色範圍為RH90~50%,導致本塗料變色的條件為溼度但溫度也起催化作用,因此比較複雜。例如PN組塗料在相對溼度55%和溫度33℃時為孔雀蘭色,當相對溼度達到65%和溫度31℃時則為淺綠色,當溼度再增加時轉成淺粉紅色,而相對溼度降低到52%時,即使溫度下降到29·5℃時,仍為孔雀蘭色。
製造方法是原料溼敏變色體CoCl2·6H2O、C6H12N4,敏化劑CH4ON2,增色劑氯化酞菁、偶氮橙、偶氮黃、偶氮紅,成膜劑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醯胺共聚乳液。用上述原料首先配製基礎漿,其配比為CoCl2·6H2O 15~20%最佳為17%,C6H12N418~22%最佳為15%,CH4ON23~6%最佳為4%,並加入成膜劑64~52%最佳為62%,再用基礎漿與增色劑配製成塗料,增色劑為GB組氯化酞菁,OB組偶氮橙,YG組偶氮黃,PN組偶氮紅,根據要求顏色的不同加入量為0.5~3%,精確稱取原料投入攪拌器,攪拌1~2小時,使漿料均勻混合無固體粒子即可,經過濾後即為成品。
權利要求
1.一種溼敏性變色塗料,其特徵在於它的顏色隨空氣中溼度的增減而變化,其製造方法是由溼敏變色體C0Cl2·6H2O.C6H12N4,敏化劑CH4ON2。成膜劑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醯胺共聚乳液組成基礎漿。然後由基礎漿與增色劑氯化酞菁,偶氮橙。偶氮黃。偶氮紅組成塗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塗料製造方法,具特徵是基礎槳的組成配比為CoCl2·6H2O 15~20% 最佳為17%C6H12N418~22% 最佳為15%CH4ON23~6% 最佳為4%成膜劑 64~52% 最佳為62%基礎漿與增色劑的配比為增色劑 0.5~3% 最佳為1~1.6%
全文摘要
本發明塗料由溼敏變色體、敏化劑、增色劑、成膜劑製成。主要用於非穿著性的紡織品如窗簾牆布等的印花,也可用於牆紙、圖片、年曆、商品溼標和其它裝飾性物品的塗覆或印製。溼敏性變色塗料的特徵是其顏色能隨空氣中溼度的增減而變化。
文檔編號D06P1/673GK1035314SQ8810062
公開日1989年9月6日 申請日期1988年2月13日 優先權日1988年2月13日
發明者薛迪庚 申請人:北京紡織科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