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同步器油垢衝洗刮除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8-06 07:4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裝置,具體涉及一種同步器油垢衝洗刮除裝置。
背景技術:
舊式變速器的換擋要採用"兩腳離合"的方式,升擋在空擋位置停留片刻,但是離合器需要抬起來,目的是為了讓離合器片也要和飛輪同步,轉速必須一致才可順利掛擋,如果換擋慢了,轉速落到怠速,也是無法掛進去的,減擋要在空擋位置加油門,以減少齒輪的轉速差。但這個操作比較複雜,難以掌握精確。因此設計師創造出"同步器",通過同步器使將要嚙合的齒輪達到一致的轉速而順利嚙合。同步器有常壓式、慣性式、自行增力式等形式。目前廣泛採用的是慣性式同步器。它主要由接合套、同步鎖環等組成,它的特點是依靠摩擦作用實現同步。現有的同步器不方便進行油垢衝洗處理,也不方便對同步器進行油垢刮除處理,操作效率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旋轉輪通過刮片可以對同步器的外周面的油垢進行刮除處理,從而可以大大提高對同步器的油垢進行刮除與衝洗處理的效率的同步器油垢衝洗刮除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同步器油垢衝洗刮除裝置,包括底板,底板上設有固定殼,固定殼的端部上設有第一驅動電機,固定殼的端部上設有第一限位板與第二限位板,第一限位板與第二限位板呈豎直布置,第一限位板設置在第一驅動電機的一側,第二限位板設置在第一驅動電機的另一側;第一驅動電機的上部設有第一驅動軸,第一驅動軸的下端與第一驅動電機的上部連接,第一驅動軸的上端套裝有旋轉輪,旋轉輪的外側壁位置設有刮片,第一驅動軸與旋轉輪之間設有第一鎖母,第一驅動軸與旋轉輪之間設有第二鎖母,第一鎖母設置在旋轉輪的上部,第二鎖母設置在旋轉輪的下部;固定殼內設有衝洗機,固定殼的一側設有第一衝洗管,第一衝洗管的一端與衝洗機連接,第一衝洗管上設有第一控制開關,第一衝洗管的另一端設有第一衝洗頭,第一衝洗頭設置在旋轉輪的上方;第一衝洗管與衝洗機之間設有第一輸液泵;固定殼的另一側設有第二衝洗管,第二衝洗管的端部設有第二衝洗頭,第二衝洗頭設置在旋轉輪的下方,第二衝洗管與衝洗機之間設有第二控制泵,第二衝洗管上設有第二控制開關;底板上設有第二驅動電機,第二驅動電機的上部設有第二驅動軸,第二驅動軸的上端設有定位齒輪,第二驅動軸的外周面套裝有第一鎖盤與第二鎖盤,第一鎖盤設置在定位齒輪的下部,第二鎖盤設置在定位齒輪的下部。
進一步地,所述底板上設有運載座,第二驅動電機設置在運載座上,運載座的底部一側設有一對第一移動輪,運載座的底部另一側設有一對第二移動輪,第一移動輪與第二移動輪均為萬向輪,第一移動輪與第二移動輪設置在底板上。
進一步地,所述底板上設有限位片。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衝洗管的中部設有彎管。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衝洗管的中部設有彎曲部。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在於:通過第一鎖盤與第二鎖盤可以使定位齒輪牢固地安裝在第二驅動軸的端部上,可以將待處理的同步器套裝在定位齒輪的外周面上,第二驅動電機通過第二驅動軸可以控制定位齒輪實現轉動,從而可以對同步器進行轉動控制;固定殼通過第一衝洗管可以對第一衝洗頭進行安裝,固定殼通過第二衝洗管可以對第二衝洗頭進行安裝;衝洗機可以將衝洗液通過第一衝洗管輸送到第一衝洗頭位置,通過第一衝洗頭可以對同步器進行衝洗操作,衝洗機可以將衝洗液通過第二衝洗管輸送到第二衝洗頭位置,通過第二衝洗管可以對同步器進行衝洗操作;第一驅動電機通過第一驅動軸可以對旋轉輪進行轉動控制,旋轉輪通過刮片可以對同步器的外周面的油垢進行刮除處理,從而可以大大提高對同步器的油垢進行刮除與衝洗處理的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同步器油垢衝洗刮除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描述。以下實施例僅用於更加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不能以此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的技術方案是:
如圖1所示,一種同步器油垢衝洗刮除裝置,包括底板11,底板11上設有固定殼12,固定殼12的端部上設有第一驅動電機13,固定殼12的端部上設有第一限位板14與第二限位板15,第一限位板14與第二限位板15呈豎直布置,第一限位板14設置在第一驅動電機13的一側,第二限位板15設置在第一驅動電機13的另一側;第一驅動電機13的上部設有第一驅動軸16,第一驅動軸16的下端與第一驅動電機13的上部連接,第一驅動軸16的上端套裝有旋轉輪17,旋轉輪17的外側壁位置設有刮片18,第一驅動軸16與旋轉輪17之間設有第一鎖母19,第一驅動軸16與旋轉輪17之間設有第二鎖母20,第一鎖母19設置在旋轉輪17的上部,第二鎖母20設置在旋轉輪17的下部;固定殼12內設有衝洗機21,固定殼12的一側設有第一衝洗管22,第一衝洗管22的一端與衝洗機21連接,第一衝洗管22上設有第一控制開關23,第一衝洗管22的另一端設有第一衝洗頭24,第一衝洗頭24設置在旋轉輪17的上方;第一衝洗管22與衝洗機21之間設有第一輸液泵26;固定殼12的另一側設有第二衝洗管27,第二衝洗管27的端部設有第二衝洗頭28,第二衝洗頭28設置在旋轉輪17的下方,第二衝洗管27與衝洗機21之間設有第二控制泵29,第二衝洗管27上設有第二控制開關30;底板11上設有第二驅動電機35,第二驅動電機35的上部設有第二驅動軸36,第二驅動軸36的上端設有定位齒輪37,第二驅動軸36的外周面套裝有第一鎖盤38與第二鎖盤39,第一鎖盤38設置在定位齒輪37的下部,第二鎖盤39設置在定位齒輪37的下部;底板11上設有運載座32,第二驅動電機35設置在運載座32上,運載座32的底部一側設有一對第一移動輪33,運載座32的底部另一側設有一對第二移動輪34,第一移動輪33與第二移動輪34均為萬向輪,第一移動輪33與第二移動輪34設置在底板11上;底板11上設有限位片40;第二衝洗管27的中部設有彎管31;第一衝洗管22的中部設有彎曲部25。
本實用新型同步器油垢衝洗刮除裝置,通過第一鎖盤38與第二鎖盤39可以使定位齒輪37牢固地安裝在第二驅動軸36的端部上,可以將待處理的同步器套裝在定位齒輪37的外周面上,第二驅動電機35通過第二驅動軸36可以控制定位齒輪37實現轉動,從而可以對同步器進行轉動控制;固定殼12通過第一衝洗管22可以對第一衝洗頭24進行安裝,固定殼12通過第二衝洗管27可以對第二衝洗頭28進行安裝;衝洗機21可以將衝洗液通過第一衝洗管22輸送到第一衝洗頭24位置,通過第一衝洗頭24可以對同步器進行衝洗操作,衝洗機21可以將衝洗液通過第二衝洗管27輸送到第二衝洗頭28位置,通過第二衝洗管27可以對同步器進行衝洗操作;第一驅動電機13通過第一驅動軸16可以對旋轉輪17進行轉動控制,旋轉輪17通過刮片18可以對同步器的外周面的油垢進行刮除處理,從而可以大大提高對同步器的油垢進行刮除與衝洗處理的效率。
其中,底板11上設有運載座32,第二驅動電機35設置在運載座32上,運載座32的底部一側設有一對第一移動輪33,運載座32的底部另一側設有一對第二移動輪34,第一移動輪33與第二移動輪34均為萬向輪,第一移動輪33與第二移動輪34設置在底板11上;所以通過第一移動輪33與第二移動輪34可以方便運載座32進行移動,通過運載座32可以方便對第二驅動電機35進行移動控制。
其中,底板11上設有限位片40;所以通過限位片40可以對運載座32進行限位安裝。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