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豎蛋的習俗通常是用什麼蛋 秋分雞蛋更容易豎起來嗎
2023-08-06 08:51:46 1
秋分有豎蛋的習俗,很多人都會做「豎蛋」試驗,有不少人成功過,豎蛋也是有技巧的,那麼,豎蛋通常是用雞蛋還是鴨蛋?下面小編就帶來介紹。
秋分豎蛋的習俗通常是用什麼蛋
用雞蛋
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六個節氣,秋季第四個節氣。在每年的秋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會有數以千萬計的人在做「豎蛋」試驗。這一被稱之為「中國習俗」的玩藝兒,何以成為「世界遊戲」,目前尚難考證。不過其玩法確簡單易行且富有趣味:選擇一個光滑勻稱、剛生下四五天的新鮮雞蛋,輕手輕腳地在桌子上把它豎起來。雖然失敗者頗多,但成功者也不少。秋分成了豎蛋遊戲的最佳時光,故有「秋分到,蛋兒俏」的說法。豎立起來的蛋兒好不風光。
秋分雞蛋更容易豎起來嗎?
豎雞蛋也叫「立雞子」。在每年秋分這一天,很多地方都會有做「豎雞蛋」的試驗和比賽。選擇一個「身量勻稱」的新鮮雞蛋,小心翼翼地豎放在桌上,失敗者雖然多,成功者也不少,後來逐漸發展成秋分習俗。有「秋分到,蛋兒俏」的說法。
實際上這都是一種技巧,純粹是個人的基本功,就像演雜技一樣。但古代人們容易把它與個人的運氣相掛鈎,說能把生雞蛋豎起來的人,來年一定運氣爆棚。現在來看,只是博得大家一個樂趣而已。
秋分有哪些傳統習俗?
1.秋祭月
秋祭月曾是傳統的「祭月節」。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說。現在的中秋節則是由傳統的「祭月節」而來。據考證,最初「祭月節」是在「秋分」這一天,這天是賞月的最佳時期。不過由於這一天在農曆八月裡的日子每年年份不同,不一定都有圓月,而祭月無月則是不好的,所以就將「祭月節」由「秋分」調至中秋。
先民認為,日屬陽之精,月屬陰之精,「天地至尊,故用其始而祭以二至」。古代帝王就以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
2.吃秋菜
在嶺南地區,有個不成節的習俗,叫做「秋分吃秋菜」。「秋菜」其實是一種野菜,鄉人成為「秋碧蒿」。秋分那天,全村人都會去採秋菜。採回的秋菜一般家裡與魚片「滾湯」,名曰「秋湯」。有順口溜道:「秋湯灌髒,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可見人們祈求的還是家宅安年,身體力健。野菜中含有多種營養成分。實際上,嶺南習俗所謂的「秋湯」也是提現現在中醫提倡的秋天滋補是一致的,只不過嶺南的習俗更加的純粹。
3.送秋牛
古時秋分,會出現挨家挨戶送秋牛的。言辭雖是隨口而出,卻句句悅耳動聽,俗稱「說秋」,說秋人便叫「秋官」。古人很重視秋分節氣,也因此有很多風俗流傳了下來。
「秋牛圖」是把紅紙或者黃紙印上全年的農曆節氣,再印上農夫耕田。送圖著都是些民間善於言唱者,主要說些秋耕和吉祥的話,到了主人家裡,見啥說著,直到主人賞識錢財。
4.粘雀子嘴
秋分這天,農民按照習俗放假,每家都吃湯圓,而且還要把不包心的湯圓,二三十個煮好,用細籤子穿好放於室外,田埂,名曰「粘雀子嘴」,免得破壞莊稼。希望用湯圓將麻雀的嘴粘住,當然是農民朋友們的美好願望,不過也說明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湯圓的粘性較大,不宜多食。
5.放風箏
秋分是第十六個節氣,南方的氣候有這一節氣才始入秋。此時,正是秋高氣爽踏秋的好時節,歷來是放風箏的好時光。尤其是秋分當天,風箏也是五花八門,有大雁風箏,有蜈蚣風箏,有老鷹風箏,還有蛇形風箏等,其大小也不一,有的二三尺,也有的幾米,甚至於成十米。在高空零零散散,像是一個個入秋的昆蟲。
關鍵詞: 秋分 習俗 通常 什麼 雞蛋 容易 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