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擺式路面摩擦係數測定儀的製作方法
2023-08-06 05:05:21 1
專利名稱:一種擺式路面摩擦係數測定儀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測試摩擦係數的測試設備,特別是 一種擺式路面摩擦係數測定儀,該儀器用於浙青路面及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抗滑能力的現場測定,可以作為施工企業的現場測定儀器,也可應用於監管部門的檢定。
背景技術:
路面摩擦係數是浙青路面抗滑性能的重要指標。目前,常用的摩擦係數測量方 法一般有兩種一種是將傳感器安裝在測試車輛上,車輛在浙青路面上行駛時可測得路面的摩擦係數,這種測試方法的測試費用較高;另一種是路面摩擦係數的測試設備,擺式摩擦係數測試儀因其結構簡單,便於攜帶,操作簡單而得到廣泛應用。參見
圖1,我國的規程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試驗規程》中的T0321-2005技術標準詳細介紹了擺式摩擦係數測試儀的結構及其使用方法。擺式摩擦係數測試儀主要由支架、指針、擺、升降把手和度盤等部件組成。測試路面摩擦係數時,擺的正下方放置試件, 將擺的高度調整為使位於擺下端的橡膠片在試件中心滑動距離為126mm。校核滑動長度的方法如下讓擺處於自然下垂狀態,鬆開緊固把手,轉動升降把手使擺下降。與此同時,提起舉升柄使擺向左側移動,然後放下舉升柄使橡膠片下緣輕輕觸地,緊靠橡膠片擺放一個滑動長度量尺,使量尺左端對準橡膠片下緣;再提起舉升柄使擺向右側移動,然後放下舉升柄使橡膠片下緣輕輕觸地,檢查橡膠片下緣應與滑動長度量尺的右端齊平。若齊平,則說明橡膠片兩次觸地的距離符合126mm的規定。校核滑動長度時,應以橡膠片長邊剛剛接觸路面為準,不可借擺的力量向前滑動,以免標定的滑動長度與實際不符。若不齊平,升高或降低擺或儀器底座的高度。重複上述動作。直至滑動長度符合126_的規定。路面摩擦係數測定儀的測定原理如下擺上的橡膠片與路面平面剛好接觸時, 系統可簡化為一直角三角形,路面摩擦係數測定儀的立柱與橡膠片在路面上划過的一半距離分別為直角三角形的兩條直角邊,路面摩擦係數測定儀的擺作為直角三角形的斜邊。 斜邊即路面摩擦係數測定儀的擺上橡膠片端部距擺動中心的距離為510mm,這個數值隨著橡膠片磨耗情況減少,是可以量測的。擺式路面摩擦係數儀擺上的橡膠片,其尺寸為
6.35mmX 25. 4mmX 76. 2mm。當橡膠片使用後,端部在長度方向上磨耗超過I. 6mm或邊緣在寬度方向上磨耗超過3. 2mm,或有油類汙染時,即應更換新橡膠片。未見有厚度方向上磨耗值限值。所以在此直角三角形中,要保證直角邊,即橡膠片在路面上划過的距離恰好是 126mm的一半,即63mm,只需要確定另外一條直角邊的數值。根據勾股定理,得到下表。
權利要求1.一種擺式路面摩擦係數測定儀,其特徵在於,包括底座(10)、立柱(12)、度盤(14)、 指針(3)和擺(5);所述立柱(12)固定在底座(10)上,度盤(14)、指針(3)和擺(5)組成的整體通過鬆緊調節螺母(20)安裝在立柱(12)上,且上述整體與立柱(12)上的升降把手(13) 連接,能夠隨升降把手(13)的轉動相對於立柱(12)上下滑動;度盤(14)的邊緣刻有滑溜長度刻度;指針(3)上設置有垂直於度盤(14)所在平面的卡頭;立柱(12)上端固定有懸臂, 懸臂與度盤(14)的上邊緣平齊,懸臂的頂端有釋放開關(4);度盤(14)上安裝有豎直的滑動長度尺(11),該滑動長度尺(11)通過調節螺母(17 )安裝在度盤(14)上的條形槽(16)中;條形槽(16)為豎直方向,滑動長度尺(11)通過調節螺母(17)的鬆緊調節能夠相對於條形槽(16)上下滑動;滑動長度尺(11) 一側的度盤(14)上設置有刻度(18);刻度(18)的長度範圍內對應的滑動長度尺(11)上設置有限位標(15);橡膠片(6)安裝在擺(5)的末端,在橡膠片(6) —側的擺(5)上通過旋鈕(19)安裝有標度尺(7 ),標度尺(7 )能夠繞旋鈕(19 )轉動,標度尺(7 )的長度方向上有刻度。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擺式路面摩擦係數測定儀,其特徵在於,所述底座(10)上安裝有水準泡(9)。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擺式路面摩擦係數測定儀,其特徵在於,所述滑動長度尺(11) 的厚度為2. 0±0. 1_。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擺式路面摩擦係數儀,包括底座、立柱、度盤、指針和擺;立柱固定在底座上,度盤、指針和擺組成的整體通過鬆緊調節螺母安裝在立柱上,上述整體與立柱上的升降把手連接,能夠隨升降把手的轉動相對於立柱上下滑動;度盤的邊緣刻有滑溜長度刻度;指針上設置有垂直於度盤所在平面的卡頭;立柱上端固定有懸臂,懸臂與度盤的上邊緣平齊,懸臂的頂端有釋放開關;度盤上安裝有豎直的滑動長度尺,該滑動長度尺通過調節螺母安裝在度盤上的條形槽中;橡膠片安裝在擺的末端。該儀器簡化了規程要求中的校核滑動長度的過程,縮短了測定摩擦係數的時間,使操作更為簡便,提高了測試效率,減少了人工操作的失誤,結果也更加準確。
文檔編號G01N19/02GK202453281SQ201220056519
公開日2012年9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2月21日
發明者榮麗娟, 陳巧志, 高明永 申請人:長安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