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甲午海戰觀後感作文600字
2023-08-06 18:57:33 3
《甲午戰爭》影片敘述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蒸汽機鐵甲艦隊的大海戰—甲午海戰。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提供的觀後感,歡迎參考。
甲午戰爭觀後感篇一
今天,我看了一部名叫《甲午戰爭》的片子,這是一部關於我們和日本的海戰片。看完後,它時時震撼著我的心靈。
這外片子講的是我們和日本鬼子在海上折鬥爭,當時我們中國人裡有很多貪生怕死的小人,一開始就有一個官,一看到日本軍艦就抱頭鼠竄,獨自一人跑到後艙躲起來中。幸虧一個炮手很勇敢,他雖然知道私自放炮會砍頭,但是為了同伴,他還是毅然的開炮打跑了小日本,而且還扯下了貪生怕死之人升起的白旗。我真為那些做官的感到恥辱,看到這,我心中充滿了憤怒。
鄧世昌(鄧小平)當時率領的「濟遠號」和「廣乙號」一塌返回中國時,在途中遇到了日本鬼子,只因當時慈禧太后貪圖享樂榮華富貴,用掉了上千兩銀子,讓我們都沒有足夠的錢去造軍艦上的炮彈,可是我們是不屈的中國人,沒有了炮彈,我們還有槍……但是,日本人的兩個魚雷,船就被炸沉了……
這就是電影的結尾,雖然很悲劇,但是它展現了我們中國人的頑強、不屈不撓的精神,我為我是中國人而自豪!
今日的中國已經變強大,但是我們的釣魚島卻離開了我們。我們不能讓小日本這樣繼續下去,加油,中國人!!
甲午戰爭觀後感篇二
這部影片筆者在小時候曾經看過數遍,片中的愛國人物鄧世昌的英勇行為一直激蕩著筆者的愛國之心,今日特地讓筆者的兒子也在網上看了這部影片。
片中描述了中日在甲午海戰中中方英勇反擊的光榮事跡,但所有熟知歷史的人都知道,最後甲午海戰是以清政府為代表的我方徹底失敗而告終,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最後中國不得不割地賠款,進一步拉開了中國近代的屈辱歷史,為以後中日之間再次發生戰爭提供了可能!
為什麼甲午海戰以我們失敗而告終,筆者認為並不是簡單的北洋水師隊形的排列錯誤,更不是北洋水師的堅船利炮不夠先進,恰恰相反,當時的北洋水師擁有的是全世界最先進的艦船,由此可見,戰爭的勝負不一定武器的先進是必要因素!
更重要的人的主觀因素和社會機制的原因,但看看當時腐敗的清政府,一切都處於混亂和飄搖之中,對外政策總是希望英美列強的調停來實現避免戰爭的目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法國在世界大戰中沉醉在堅固的馬其諾防線上,結果是被德國繞過攻擊,英國也希望和德國和談,放縱波蘭被吞噬,蘇聯趕快籤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結果呢?英國,法國,蘇聯全部和德國出現了大規模的戰爭,古往今來,說明一個道理,和敵人通過談判解決問題,試圖通過不戰而屈人之兵,從根本上不過是個美好的幻想而已!
事物的發展一旦形成趨勢,是很難改變其發展的進程的,試圖通過談判,等待,只會讓事情更加複雜化難以處理!
甲午海戰給我們的啟示就是面對外敵,不要抱任何的幻想,逃避解決不了問題!期待和平最終的結果是加速戰爭的到來!
筆者也希望眾多家長讓孩子多看看這樣經典的影片,早日讓他們接受這樣的愛國主義教育!對孩子的世界觀的培養有較大的益處。
現在的中國已經不是曾經的東亞病夫了,不論任何國家,敢於挑釁我們,相信在英明偉大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都叫他有來無回!
甲午戰爭觀後感篇三
今天,我在電腦上看到了根據清朝中日戰爭拍攝的電影「甲午風雲」。裡面講了許多愛國人士的努力奮鬥,和當官的迂腐。在那些愛國人士奮鬥時,大官在那裡胡亂出餿主意,害得無數人冤死。中日甲午戰爭是1894年7月末~1895年4月日本侵略中國和朝鮮的戰爭。1894年(光緒二十年)爆發。按中國幹支紀年,時年為甲午年,故稱甲午戰爭(Sino-JapaneseWar)。豐島海戰是戰爭爆發的標誌。大清政府迫於日本軍國主義的軍事壓力,籤訂了繼《南京條約》後,又一個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又一次,把中華民族帶入了災難的深淵。
本來在一些人的努力,英國終於答應賣給中國艦船——廣乙號和濟遠號。中國北洋艦隊的實力大增,已經名列世界第五強的艦隊。但在開戰時有人卻來報說我們八門大炮只有三發炮彈,最終導致了中國的失敗。
這讓我們後人知道只有大家團結一致才能獲得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