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發動機減震器支架的側向衝壓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8-06 09:36:26
專利名稱:汽車發動機減震器支架的側向衝壓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汽車發動機減震器支架的側向衝壓裝置。
背景技術:
汽車發動機減震器支架的兩側具有衝孔及剖口結構,通用的製作工藝是先對一邊進行加工,完成之後再換另一邊進行加工。這種工藝的優點是模具結構比較簡單,但其缺點也比較明顯,由於採用兩次加工,生產效率低,並且不能保證產品的尺寸,致使產品的合格率較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汽車發動機減震器支架的側向衝壓裝置,該裝置可保證產品質量,提高生產效率。按照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一種汽車發動機減震器支架的側向衝壓裝置,包括上模及下模,所述上模包括上模板,所述上模板下固定有上固定板及兩個斜鐵,兩個所述斜鐵位於所述上固定板的兩側,所述斜鐵的下部設置有斜面;所述上固定板上固定有插刀,所述上固定板的下方設置有壓料板,所述壓料板與所述上固定板之間設置有彈頂機構;所述下模包括下模板,所述下模板上安裝有夾緊裝置及兩個凸模裝置,所述夾緊裝置位於所述壓料板的下方,兩個所述凸模裝置位於所述夾緊裝置的兩側;每個所述凸模裝置包括第一導向塊、滑塊、凸模、第一彈簧及螺釘,所述凸模固定在所述滑塊的內端,所述滑塊滑動配合在所述第一導向塊內,所述滑塊的頂面設置有與所述斜鐵斜面相配合的倒角,所述滑塊的外端固定有所述螺釘,所述螺釘穿過所述第一導向塊外端固定的擋板,所述螺釘的頭部與所述擋板之間設置有所述第一彈簧,所述第一導向塊上開有與所述斜鐵相配合的滑孔。所述斜鐵通過斜鐵座固定在所述上模板的下表面。所述彈頂機構包括滑動配合在所述上固定板上的彈頂螺釘,所述彈頂螺釘的下端與所述壓料板固定連接,所述壓料板與所述上固定板之間設有橡皮或彈簧。所述第一導向塊上固定有蓋板。所述夾緊裝置包括第二導向塊、內滑塊、第一定位擋塊、第二定位擋塊及第二彈簧,所述內滑塊有兩個,分別滑動配合在所述第二導向塊內,兩個所述內滑塊的內側開有與所述插刀相配合的插孔,兩個所述內滑塊的外側分別設置有所述第一定位擋塊及所述第二定位擋塊,兩個所述內滑塊與所述第一定位擋塊及所述第二定位擋塊之間分別設置有所述
第二彈簧。所述第二導向塊上固定有內滑塊蓋板。本發明的技術效果在於本發明通過壓料板、夾緊裝置及兩個凸模裝置的配合, 可一次性加工產品兩側的衝孔及剖口結構,生產效率高,並可保證產品的尺寸,產品的質量高;凸模固定在滑塊上,斜鐵固定在斜鐵座上,維修方便、快捷,加快了模具維修效率,降低了模具維修成本,節省了模具材料。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中下模的俯視圖。圖3為本發明中夾緊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3的俯視圖。圖5為本發明中凸模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圖5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的說明。圖廣圖6中,包括底板1、下模板2、第一導向塊3、擋板4、滑塊5、凸模6、第一定位擋塊7、第二定位擋塊8、斜鐵9、斜鐵座10、蓋板11、第二導向塊12、內滑塊13、內滑塊蓋板14、壓料板15、插刀16、上固定板17、上模板18、第一彈簧19、螺釘20、第二彈簧21等。如圖1、圖2所示,本發明是一種汽車發動機減震器支架的側向衝壓裝置,包括上模及下模。上模包括上模板18,上模板18下固定有上固定板17及兩個斜鐵9。兩個斜鐵9 分別通過斜鐵座10固定在上模板18的下表面。兩個斜鐵9位於上固定板17的兩側,斜鐵 9的下部設置有斜面。上固定板17上固定有插刀16,上固定板17的下方設置有壓料板15,壓料板15與上固定板17之間設置有彈頂機構。彈頂機構包括滑動配合在上固定板17上的彈頂螺釘, 彈頂螺釘的下端與壓料板15固定連接,壓料板15與上固定板17之間設有橡皮或彈簧。下模包括下模板2,下模板2固定在底板1。下模板2上安裝有夾緊裝置及兩個凸模裝置,夾緊裝置位於壓料板15的下方,兩個凸模裝置位於夾緊裝置的兩側。如圖5、圖6所示,每個凸模裝置包括第一導向塊3、滑塊5、凸模6、第一彈簧19及螺釘20。第一導向塊3通過內六角螺釘固定在下模板2上並用定位銷定位,第一導向塊3 上固定有蓋板11,第一導向塊3與蓋板11之間構成滑槽,滑塊5滑動配合在該滑槽內,凸模6固定在滑塊5的內端。滑塊5的頂面設置有與斜鐵9斜面相配合的倒角,滑塊5的外端固定有螺釘20,螺釘20穿過第一導向塊3外端固定的擋板4,螺釘20的頭部與擋板4之間設置有第一彈簧19,第一導向塊3上開有與斜鐵9相配合的滑孔。如圖3、圖4所示,夾緊裝置包括第二導向塊12、內滑塊13、第一定位擋塊7、第二定位擋塊8及第二彈簧21。第二導向塊12通過內六角螺釘固定在下模板2上並用定位銷定位,第二導向塊12上固定有內滑塊蓋板14,第二導向塊12與內滑塊蓋板14之間構成滑槽。內滑塊13有兩個,分別滑動配合在第二導向塊12的滑槽內,兩個內滑塊13的內側開有與插刀16相配合的插孔。兩個內滑塊13的外側分別設置有兩個第一定位擋塊7及兩個第二定位擋塊8,兩個內滑塊13與第一定位擋塊7及第二定位擋塊8之間分別設置有第二彈簧21。本發明的上模板18與下模板2之間還設置有兩套導柱機構。在上模板18上開設有導套孔,導套孔內安裝有導套,導套內設滾珠導柱配合,導柱的下端插入下模板2固定。本發明的工作過程如下本發明工作時,衝床動作後上模板18往下運動,固定在上固定板17內的插刀16導入內滑塊13之間,內滑塊13開始向兩邊撐開,壓料板15開始接觸到零件並隨著上模板18往下運動而逐漸壓死零件,同時斜鐵9開始插入第一導向塊3 內,通過作用力推動滑塊5、凸模6向前運動並對零件進行剖口,當剖口完成之後衝床動作上行,隨著上模板18的上行斜鐵9開始退出第一導向塊3,滑塊5與凸模6在第一彈簧19 彈簧力的作用下回歸原位,同時插刀16也退出內滑塊13,內滑塊13在第一定位擋塊7、第二定位擋塊8上的第二彈簧21彈簧力作用下回歸原位並鬆開了零件,壓料板15也隨著上模板18向上運動也鬆開了零件,直到工具機達到行程上限,工具機停止動作,完成工件的成形過程。 本發明通過壓料板15、夾緊裝置及兩個凸模裝置的配合,可一次性加工產品兩側的衝孔及剖口結構,生產效率高,並可保證產品的尺寸,產品的質量高;凸模6固定在滑塊 5上,斜鐵9固定在斜鐵座10上,維修方便、快捷,加快了模具維修效率,降低了模具維修成本,節省了模具材料。
權利要求
1.一種汽車發動機減震器支架的側向衝壓裝置,包括上模及下模,其特徵是所述上模包括上模板(18),所述上模板(18)下固定有上固定板(17)及兩個斜鐵(9),兩個所述斜鐵(9)位於所述上固定板(17)的兩側,所述斜鐵(9)的下部設置有斜面;所述上固定板(17) 上固定有插刀(16),所述上固定板(17)的下方設置有壓料板(15),所述壓料板(15)與所述上固定板(17)之間設置有彈頂機構;所述下模包括下模板(2),所述下模板(2)上安裝有夾緊裝置及兩個凸模裝置,所述夾緊裝置位於所述壓料板(15)的下方,兩個所述凸模裝置位於所述夾緊裝置的兩側;每個所述凸模裝置包括第一導向塊(3)、滑塊(5)、凸模(6)、第一彈簧(19 )及螺釘(20 ),所述凸模(6 )固定在所述滑塊(5 )的內端,所述滑塊(5 )滑動配合在所述第一導向塊(3)內,所述滑塊(5)的頂面設置有與所述斜鐵(9)斜面相配合的倒角,所述滑塊(5)的外端固定有所述螺釘(20),所述螺釘(20)穿過所述第一導向塊(3)外端固定的擋板(4),所述螺釘(20)的頭部與所述擋板(4)之間設置有所述第一彈簧(19),所述第一導向塊(3)上開有與所述斜鐵(9)相配合的滑孔。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發動機減震器支架的側向衝壓裝置,其特徵是所述斜鐵(9)通過斜鐵座(10)固定在所述上模板(18)的下表面。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發動機減震器支架的側向衝壓裝置,其特徵是所述彈頂機構包括滑動配合在所述上固定板(17)上的彈頂螺釘,所述彈頂螺釘的下端與所述壓料板(15 )固定連接,所述壓料板(15 )與所述上固定板(17 )之間設有橡皮或彈簧。
4.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發動機減震器支架的側向衝壓裝置,其特徵是所述第一導向塊(3)上固定有蓋板(11)。
5.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發動機減震器支架的側向衝壓裝置,其特徵是所述夾緊裝置包括第二導向塊(12)、內滑塊(13)、第一定位擋塊(7)、第二定位擋塊(8)及第二彈簧(21),所述內滑塊(13)有兩個,分別滑動配合在所述第二導向塊(12)內,兩個所述內滑塊(13)的內側開有與所述插刀(16)相配合的插孔,兩個所述內滑塊(13)的外側分別設置有所述第一定位擋塊(7)及所述第二定位擋塊(8),兩個所述內滑塊(13)與所述第一定位擋塊(7)及所述第二定位擋塊(8)之間分別設置有所述第二彈簧(21)。
6.按照權利要求5所述的汽車發動機減震器支架的側向衝壓裝置,其特徵是所述第二導向塊(12)上固定有內滑塊蓋板(14)。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汽車發動機減震器支架的側向衝壓裝置,上模板下固定有上固定板及兩個斜鐵,上固定板上固定有插刀,上固定板的下方設置有壓料板,壓料板與上固定板之間設置有彈頂機構;下模板上安裝有夾緊裝置及兩個凸模裝置,每個凸模裝置包括第一導向塊、滑塊、凸模、第一彈簧及螺釘,凸模固定在滑塊的內端,滑塊滑動配合在第一導向塊內,滑塊的頂面設置有與斜鐵斜面相配合的倒角,第一導向塊上開有與斜鐵相配合的滑孔。本發明通過壓料板、夾緊裝置及兩個凸模裝置的配合,可一次性加工產品兩側的衝孔及剖口結構,生產效率高,並可保證產品的尺寸,產品的質量高。
文檔編號B21D37/10GK102259135SQ20111018521
公開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4日 優先權日2011年7月4日
發明者謝賽平, 魏忠 申請人:無錫市中捷減震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