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甘草低酸膏加工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08-06 20:59:41 2
一種甘草低酸膏加工工藝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甘草低酸膏加工工藝,該具體過程為:步驟c.製作甘草低酸膏;該具體的加工過程為:步驟c1.將甘草進行清洗,破碎,並盛放在蒸餾罐中;步驟c2.蒸餾罐中的甘草渣轉化成為有機肥或基質,對蒸餾罐進行蒸煮;步驟c3.將蒸餾罐中的上清液反覆蒸煮,將每次獲取的沉澱物進行濃縮成型為甘草低酸膏,包裝後入庫。本發明中的甘草低酸膏,可作為調味、矯味等添加劑主要應用於食品工業和飲料工業中,具有廣闊的應用範圍。
【專利說明】—種甘草低酸膏加工工藝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甘草加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甘草低酸膏加工工藝。
【背景技術】
[0002]甘草主要產於我國新疆、內蒙古、甘肅、寧夏等地。但是多年來,由於人們亂採濫挖,不僅嚴重破壞了我國的植被資源,造成大批土壤沙化,而且全國野生甘草的面積也在急劇下降。據有關資料統計,我國目前國內每年的甘草需求約為20萬噸,出口也在持續增長。自2000年開始,國家杜絕人工採收野生甘草,因此更使甘草難以滿足市場需求。
[0003]目前市場上的甘草有80%是野生的,只有20%是人工種植的,並且,現有技術中的甘草種植方法產量較低。甘草只要土壤、水分適合,都能大面積種植。人工甘草目前僅用於切片、生產條草以及作為製藥企業原料,但由於其含酸料低,製藥企業使用量極小。
[0004]鑑於上述缺陷,本發明創作者經過研究和實踐終於獲得了本創作。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甘草低酸膏加工工藝,用以克服上述技術缺陷。
[0006]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甘草低酸膏加工工藝,該具體過程為:
[0007]步驟C,製作甘草低酸膏;該具體的加工過程為:
[0008]步驟Cl,將甘草進行清洗,破碎,並盛放在蒸餾罐中;
[0009]步驟c2,蒸餾罐中的甘草渣轉化成為有機肥或基質,對蒸餾罐進行蒸煮;
[0010]步驟c3,將蒸餾罐中的上清液反覆蒸煮,將每次獲取的沉澱物進行濃縮成型為甘草低酸膏,包裝後入庫。
[0011]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於:本發明中的甘草單產高,品質好,種植戶利益能得到有效保障,便於推廣;本發明通過人工甘草產業化開發,可為發展周邊地區特色農業提供技術支持。
[0012]本發明中的甘草低酸膏,可作為調味、矯味等添加劑主要應用於食品工業和飲料工業中,如點心、大豆製品、醬油、啤酒、飲料、糖果、冰淇淋、咖啡、香菸等產品。因此,該產品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發明甘草種子播前處理流程示意圖;
[0014]圖2為本發明甘草種植流程示意圖;
[0015]圖3為本發明甘草低酸膏加工工藝流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上述的和另外的技術特徵和優點作更詳細的說明。
[0017]請參閱圖1所示,其為本發明甘草種子播前處理流程示意圖,在本發明中,在種植甘草之前首先進行:步驟a,對甘草種子進行預處理;
[0018]步驟al,種子儲存一年以上;
[0019]步驟a2,對種子進行殺蟲和防蟲;
[0020]步驟a3,採用酸腐蝕法對種子進行處理。
[0021]甘草種子休眠期一般在一年以上,本發明選擇儲存一年以上的甘草種子用於播種;在種子儲存期間,需進行殺蟲並採取防蟲措施。由於甘草種子外皮有膠質,透水性極差,不經處理的種子當年發芽率僅為5%左右,所以播前必須對種子進行處理。
[0022]在本發明中,採用酸腐蝕法對種子進行處理,採用硫酸對種子膠層進行腐蝕。本發明採用酸腐蝕法,目前該技術處理後的甘草種子發芽率可達85?90%。
[0023]請參閱圖2所示,步驟b,甘草種植;該具體種植過程為:
[0024]步驟b I,選擇地塊;
[0025]步驟b2,測土配方;
[0026]步驟b3,肥料搭配;
[0027]步驟b4,施加底肥;
[0028]步驟b5,深耕土地;
[0029]步驟b6,鋪設滴管;
[0030]步驟b7,覆蓋薄膜;
[0031]步驟b8,精量播種;需根據種植地的氣候條件確定適宜播種的時間表;過早播種發芽速度慢,過晚播種幼苗不能安全越冬;因甘草幼苗頂土能力弱,播種易淺不易深,需根據種植地土壤結構特點以及地下水位高低確定播種深度。根據土壤肥力、水源情況確定定苗密度,進而確定用種量,避免浪費種子。甘草人工種植播種一般採用直播,有機播和人力、畜力開溝播種等方式。
[0032]目前新疆人工甘草種植採用傳統小麥播種機播種,畝用種量一般為3公斤以上,本項目採用自己研發的甘草精量播種器,畝用種量1.1公斤,穴入種子數量均勻,一般為
2-3粒/穴,其中2粒/穴佔80%以上。
[0033]甘草精量播種器播種,與傳統人工甘草播種相比,畝節約用種量1.9公斤以上,按目前甘草種子行情200元/公斤計,本項目的播種方式推廣僅種子方面就能為農戶節約380元/畝,並且節約的用種量可以擴大種植面積172%。
[0034]本發明中,人工甘草畝播種量< 1.1kg ;年畝用水量< 78m3 ;畝產量彡2000kg。
[0035]步驟b9,田間管理;本發明採用幹播溼出技術和節水灌溉技術,利用滴灌毛管,進一步節約用水為甘草生長需要精準供水,達到2年時間畝用水量156m3以下。在甘草生產旺季,開溝施用自製有機肥,並用施肥泵精準施用磷酸二氨促進甘草快速生長。
[0036]步驟b 10,收穫。
[0037]步驟C,製作甘草低酸膏;該具體的加工過程為:
[0038]步驟Cl,將甘草進行清洗,破碎,並盛放在蒸餾罐中;
[0039]步驟c2,蒸餾罐中的甘草渣轉化成為有機肥或基質,對蒸餾罐進行蒸煮;
[0040]步驟c3,將蒸餾罐中的上清液反覆蒸煮,將每次獲取的沉澱物進行濃縮成型為甘草低酸膏,包裝後入庫。
[0041]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對發明而言僅僅是說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專業技術人員理解,在發明權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範圍內可對其進行許多改變,修改,甚至等效,但都將落入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甘草低酸膏加工工藝,其特徵在於,該具體過程為: 步驟C,製作甘草低酸膏;該具體的加工過程為: 步驟Cl,將甘草進行清洗,破碎,並盛放在蒸餾罐中; 步驟c2,蒸餾罐中的甘草渣轉化成為有機肥或基質,對蒸餾罐進行蒸煮; 步驟c3,將蒸餾罐中的上清液反覆蒸煮,將每次獲取的沉澱物進行濃縮成型為甘草低酸膏,包裝後入庫。
【文檔編號】A23L1/221GK104286794SQ201410544624
【公開日】2015年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1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1日
【發明者】張中林, 吳瓊英, 劉紅君, 吳建軍, 張洋, 唐曉嬌 申請人:新疆中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