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銅藻孢子收集裝置及其使用方法
2023-08-06 19:03:36 1
一種銅藻孢子收集裝置及其使用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銅藻孢子收集裝置及其使用方法,它包括原料桶,所述原料桶內腔中安裝有第一網袋,第一網袋內腔中裝有第二網袋,原料桶口部與底部通過管道相連,管道下方位置安放有收集桶,收集桶內裝有第三網袋,第三網袋上口處連接到原料桶底部下方的管道上,所述管道伸入原料桶處安裝有噴頭,原料桶開口處的管道上裝有第一閥門,原料桶下方的管道上位於第三網袋與管道連接處的兩側分別裝有第二閥門和第三閥門,所述收集桶上開有排水口,排水口處裝有第四閥門。本發明提供的一種銅藻孢子收集裝置及其使用方法,採用多層網袋過濾衝洗的方法,提高了銅藻孢子收穫率,降低了雜質數量,增強了附著力,達到集中收集,均勻噴灑移植的效果。
【專利說明】一種銅藻孢子收集裝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於海洋漁業水產養殖【技術領域】,具體講涉及海藻的苗種收集裝置領域,尤其是涉及銅藻孢子收集裝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0002]銅藻屬馬尾藻屬,是北太平洋西部特有的大型暖溫帶性海藻,分布於我國沿海淺海區。銅藻植株高大,枝葉繁茂,多生長在潮下帶淺海巖礁上,成片漂浮水面,堪稱「海中森林」、「生態型漁礁」。形成的海藻場中棲息生活著多種門類的海洋生物,為之提供避敵、索餌、產卵的理想場所。銅藻快速生長和巨大的生物量被列為重建海底藻場和實施海洋生態修復的重要物種之一。
[0003]為了能夠得到大量的銅藻,就需要對其進行大規模繁殖,目前傳統的銅藻育苗方式主要是將苗簾、網繩等附著基質放於育苗池的底部,將銅藻種藻漂浮於育苗池水面,依靠銅藻種藻上的孢子自然脫落到育苗池底部進行採苗。由於銅藻孢子黏附於生殖託上,在缺乏外力的條件下,銅藻孢子不易同時大量脫落;同時,此時銅藻種藻上附著物較多,殘枝殘葉脫落也比較嚴重,最終導致銅藻孢子收穫率低、附著不均勻、汙染物多等,不利於後續的苗種培育、規模化人工養殖和藻場建設等需求。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傳統銅藻孢子收集過程中由於是依靠銅藻孢子自然脫落來採苗,導致銅藻孢子收穫率低、附著不均勻、汙染物多的缺陷,提供一種銅藻孢子收集裝置及其使用方法,採用多層 網袋過濾衝洗的方法,提高了銅藻孢子收穫率,降低了雜質數量,增強了附著力,達到集中收集,均勻噴灑移植的效果。
[0005]技術方案
[0006]為了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發明設計一種銅藻孢子收集裝置,其特徵在於:它包括原料桶,所述原料桶內腔中安裝有第一網袋,第一網袋內腔中裝有第二網袋,第一網袋和第二網袋開口方向與原料桶口部開口方向同向,原料桶口部與底部通過管道相連,管道下方位置安放有收集桶,收集桶內裝有第三網袋,第三網袋上口處連接到原料桶底部下方的管道上,所述管道伸入原料桶處安裝有噴頭,原料桶開口處的管道上裝有第一閥門,原料桶下方的管道上位於第三網袋與管道連接處的兩側分別裝有第二閥門和第三閥門,所述收集桶上開有排水口,排水口處裝有第四閥門。
[0007]進一步,所述原料桶為直徑1.5m,高2.0m的圓形塑料桶,所述第二網袋為直徑
1.5m,高2.2m,過濾直徑超過0.18mm的80目篩絹製成的網袋,第一網袋為直徑1.5m,高
2.2m,過濾直徑超過0.15_的100目篩絹製成的網袋,第一網袋外壁貼住原料桶內壁,第二網袋外壁貼住第一網袋內壁,所述第三網袋為上口直徑20cm,下口直徑5cm的200目篩絹製成的網袋。
[0008]進一步,所述第三網袋能夠將直徑小於75 μ m的雜質濾除。[0009]用如上所述的銅藻孢子收集裝置收集銅藻孢子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它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0010](I)銅藻孢子的收集,將挑選好的銅藻種藻放於裝置的第二網袋內,關閉第三閥門,打開第一、第二和第四閥門,將第三網袋的排氣口朝上懸掛,用海水衝洗銅藻種藻,附著在種藻生殖託上的孢子被衝洗下來,銅藻孢子經管道收集於第三網袋內;
[0011](2)銅藻孢子的清洗,關閉第一和第二閥門,打開第三和第四閥門,用海水對第三網袋中的銅藻孢子進行衝洗,將雜質衝洗掉,銅藻孢子留在第三網袋中;
[0012](3)銅藻孢子的移植,關閉第一、第二和第四閥門,打開第三閥門,將第三網袋的排氣口放於塑料收集桶中,用海水將收集於第三網袋中的銅藻孢子衝入塑料收集桶中,攪勻收集桶中的孢子水,取樣計數,計算收集到的孢子數量,用噴壺將銅藻孢子均勻噴灑移植到準備好的附著基上。
[0013]所述步驟(1)、(2)、(3)中海水經過48小時暗沉澱,二級沙濾處理。
[0014]有益效果
[0015]本發明提供的一種銅藻孢子收集裝置及其使用方法,採用多層網袋過濾衝洗的方法,提高了銅藻孢子收穫率,降低了雜質數量,增強了附著力,達到集中收集,均勻噴灑移植的效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附圖1是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0017]附圖2是本發明銅藻孢子的移植時工作狀態圖。`【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
[0019]實施例
[0020]如附圖1所示,一種銅藻孢子收集裝置,其特徵在於:它包括原料桶1,所述原料桶I內腔中安裝有第一網袋2,第一網袋2內腔中裝有第二網袋3,第一網袋2和第二網袋3開口方向與原料桶I 口部開口方向同向,原料桶I 口部與底部通過管道4相連,管道4下方位置安放有收集桶5,收集桶5內裝有第三網袋6,第三網袋6上口處連接到原料桶6底部下方的管道4上,所述管道4伸入原料桶處安裝有噴頭7,原料桶I開口處的管道4上裝有第一閥門8,原料桶I下方的管道4上位於第三網袋6與管道4連接處的兩側分別裝有第二閥門9和第三閥門10,所述收集桶5上開有排水口 501,排水口 501處裝有第四閥門11。
[0021]進一步,所述原料桶I為直徑1.5m,高2.0m的圓形塑料桶,所述第二網袋3為直徑1.5m,高2.2m,過濾直徑超過0.18mm的80目篩絹製成的網袋,第一網袋2為直徑1.5m,高2.2m,過濾直徑超過0.15_的100目篩絹製成的網袋,第一網袋2外壁貼住原料桶I內壁,第二網袋3外壁貼住第一網袋2內壁,所述第三網袋6為上口直徑20cm,下口直徑5cm的200目篩絹製成的網袋。
[0022]進一步,所述第三網袋6能夠將直徑小於75 μ m的雜質濾除。
[0023]用如上所述的銅藻孢子收集裝置收集銅藻孢子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它包括以下幾個步驟:[0024]首先,銅藻孢子的收集,將挑選好的銅藻種藻放於裝置的第二網袋3內,關閉第三閥門10,打開第一、第二和第四閥門8、9、11,將第三網袋10的排氣口朝上懸掛,用海水衝洗銅藻種藻,附著在種藻生殖託上的孢子被衝洗下來,銅藻孢子經管道收集於第三網袋6內;
[0025]接著,銅藻孢子的清洗,關閉第一和第二閥門8、9,打開第三和第四閥門10、11,用海水對第三網袋6中的銅藻孢子進行衝洗,將雜質衝洗掉,銅藻孢子留在第三網袋6中;
[0026]最後,如附圖2所示,銅藻孢子的移植,關閉第一、第二和第四閥門8、9、11,打開第三閥門10,將第三網袋6的排氣口放於塑料收集桶5中,用海水將收集於第三網袋6中的銅藻孢子衝入塑料收集桶5中,攪勻收集桶5中的孢子水,取樣計數,計算收集到的孢子數量,用噴壺將銅藻孢子均勻噴灑移植到準備好的附著基上。
[0027]所述步驟1、2、3中海水經過48小時暗沉澱,二級沙濾處理。
[0028]為了驗證上述收集裝置的優點,通過利用傳統的方法和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取50Kg銅藻種藻做實驗:安排本發明銅藻孢子收集裝置一套,室內培養池4 口(6mX4mX 1.2m);孢子附著器(25cmX25cm,4腳水泥磚);取樣框(IcmX lcm)。分別將孢子附著器均勻平鋪於室內培養池中,向4 口培養池內注入80cm深的海水(經過48h暗沉澱,二級沙濾的海水)。作為試驗對照,將銅藻種藻放置於其中2 口培養池(標記為I #、2 #)內,利用銅藻孢子自行脫落的方式進行採苗;另外2 口培養池(標記為3#、4#)內,利用銅藻孢子收集裝置收集孢子採苗;每口池放置銅藻種藻50kg,4 口池除採苗方式外,其餘培養條件相同,試驗周期為5天得到如下數據分析和圖表處理
[0029]表1銅藻孢子密度統計表
[0030]
【權利要求】
1.一種銅藻孢子收集裝置,其特徵在於:它包括原料桶(I),所述原料桶(I)內腔中安裝有第一網袋(2),第一網袋(2)內腔中裝有第二網袋(3),第一網袋(2)和第二網袋(3)開口方向與原料桶⑴口部開口方向同向,原料桶⑴口部與底部通過管道⑷相連,管道(4)下方位置安放有收集桶(5),收集桶(5)內裝有第三網袋(6),第三網袋(6)上口處連接到原料桶(6)底部下方的管道(4)上,所述管道(4)伸入原料桶處安裝有噴頭(7),原料桶(I)開口處的管道(4)上裝有第一閥門(8),原料桶(I)下方的管道(4)上位於第三網袋(6)與管道(4)連接處的兩側分別裝有第二閥門(9)和第三閥門(10),所述收集桶(5)上開有排水口 (501),排水口 (501)處裝有第四閥門(11)。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銅藻孢子收集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原料桶(I)為直徑1.5m,高2.0m的圓形塑料桶,所述第二網袋(3)為直徑1.5m,高2.2m,過濾直徑超過0.18mm的80目篩絹製成的網袋,第一網袋(2)為直徑1.5m,高2.2m,過濾直徑超過0.15mm的100目篩絹製成的網袋,第一網袋(2)外壁貼住原料桶(I)內壁,第二網袋(3)外壁貼住第一網袋(2)內壁,所述第三網袋(6)為上口直徑20cm,下口直徑5cm的200目篩絹製成的網袋。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銅藻孢子收集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三網袋(6)能夠將直徑小於75 μ m的雜質濾除。
4.用如上述權利要求2所述的銅藻孢子收集裝置收集銅藻孢子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它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1)銅藻孢子的收集,將挑選好的銅藻種藻放於裝置的第二網袋(3)內,關閉第三閥門(10),打開第一、第二和第四閥門(8、9、11),將第三網袋(10)的排氣口朝上懸掛,用海水衝洗銅藻種藻,附著在種藻生殖,託上的孢子被衝洗下來,銅藻孢子經管道收集於第三網袋(6)內; (2)銅藻孢子的清洗,關閉第一和第二閥門(8、9),打開第三和第四閥門(10、11),用海水對第三網袋(6)中的銅藻孢子進行衝洗,將雜質衝洗掉,銅藻孢子留在第三網袋(6)中; (3)銅藻孢子的移植,關閉第一、第二和第四閥門(8、9、11),打開第三閥門(10),將第三網袋(6)的排氣口放於塑料收集桶(5)中,用海水將收集於第三網袋(6)中的銅藻孢子衝入塑料收集桶(5)中,攪勻收集桶(5)中的孢子水,取樣計數,計算收集到的孢子數量,用噴壺將銅藻孢子均勻噴灑移植到準備好的附著基上。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收集銅藻孢子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1)、(2)、(3)中海水經過48小時暗沉澱,二級沙濾處理。
【文檔編號】A01D93/00GK103477805SQ201310398613
【公開日】2014年1月1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3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3日
【發明者】張鵬, 王鐵桿, 孫慶海, 謝起浪, 陳少波, 鍾晨輝, 艾為明 申請人:浙江省海洋水產養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