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平移式換向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8-07 00:40:0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平移機構,尤其涉及一種新型平移式換向機構。
背景技術:
目前,已知在散料輸送轉運系統中對於雙嚮往復皮帶上方的物料轉運大多採用直筒式結構型式。直通式結構由於要適應皮帶雙向運動,落料管下沿距離皮帶的距離往往較大,導致物料從上方下落後對皮帶產生垂直衝擊。由於垂直下落後,物料的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瞬間變為零,使得物料的勢能瞬間轉化成衝擊能。衝擊能過大不僅容易產生大量的粉塵。而且由於物料與皮帶之間存在速度差,物料需要重新加速至與皮帶同速,這一過程也會導致皮帶與物料之間的磨損加劇,降低了皮帶的使用壽命的同時,也增加了電能的消耗。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設計一種散料輸送轉運系統的平移式換向機構,使上層落料管落下後,物料速度得以緩衝並沿曲面滑動至皮帶上,有效的降低了皮帶衝擊帶來的磨損和粉塵。
為了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提出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新型平移式換向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換向機構包括上層落料管1、接料匙2、滑輪3、導軌支架4、導軌5、電動推桿固定架6和電動推桿7,其中,
所述上層落料管1伸入下層的接料匙2中;
所述接料匙2由左右兩個出料管組成,兩個出料管的底部均為曲面弧形設計,兩個出料管在中間部合成一體,用於分流;接料匙2前後兩側沿物料輸送方向各安裝有兩個滑輪3;接料匙2的一測安裝電動推桿7;
所述導軌5安裝在導軌支架4上,所述接料匙2通過滑輪3安裝在導軌5上;
所述電動推桿7通過法蘭安裝電動推桿固定架6上,所述電動推桿固定架6固定在導軌支架4上,所述接料匙2在電動推桿7的作用下沿導軌5移動。
所述上層落料管1的截面為多面體形狀、圓形或橢圓形的柱狀結構;上層落料管1比下端接料匙2一側的出料管截面尺寸小,與下層接料匙2的管壁間隙在20-100mm之間。
所述電動推桿7移動的距離由行程開關控制,移動的位置由安裝在上層落料管1上的兩個限位開關控制。。兩個限位開關分別裝在上端落料管下沿兩側,距離500mm。
所述上層落料管1內部截面呈780mm*590mm的長方形結構,與接料匙2上沿距離200mm,與接料匙2側壁距離為90mm。
所述接料匙2的出料管橫截面為長方形,截面尺寸為980mm*480mm兩個出料管的底部的弧度半徑為1200mm。
所述推桿7通過連接頭與接料匙2連接,推桿7型號選擇 HYTGP2500-/90型電液推桿,功率為3KW,行程為550mm。
本實用新型使用時當物料從上層落料管落下後,物料不是直接垂直撞擊皮帶,物料速度得以緩衝並沿曲面滑動至皮帶上,從而有效的降低了皮帶衝擊帶來的磨損和粉塵。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新型平移式換向機構立體圖;
圖2為一種新型平移式換向機構工作剖面圖;
圖中:
1上層落料管、2接料匙、3導軌支架、4滑輪、5導軌、6電動推桿支架、7電動推桿。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本新型平移式換向機構,由上層落料管1、接料匙2、滑輪3、導軌支架4、導軌5、電動推桿固定架6和電動推桿7組成。上層落料管1呈長方形結構,內部截面為780mm*590mm。落料管伸入下層的接料匙中。與接料匙上沿距離200mm,與接料匙側壁距離為90mm。接料匙2由左右兩個出料管組成,出料管橫截面為長方形。截面尺寸為980mm*480mm兩個出料管的底部均為曲面弧形設計,弧度半徑為1200mm。兩個出料管在中間部合成一體,用於分流。接料匙3前後兩側沿物料輸送方向各安裝有兩個滑輪3。滑輪3在導軌5上行走。導軌5安裝在導軌支架4上。接料匙2的右測安裝電動推桿7。電動推桿7與在電動推桿固定架6通過法蘭安裝在一起。
此換向機構應用在運力400噸t/h的往復皮帶機上方。皮帶寬度1200mm,皮帶速度1.6m/s,傾斜角度0°,圖1中推桿7型號選擇 HYTGP2500-/90型電液推桿,功率為3KW,行程為550mm。推桿7通過連接頭與接料匙2連接。兩個限位開關分別裝在上端落料管下沿兩側,距離500mm。限位開關可根據現場情況做微調。
本實用新型再使用時,可以根據工況需要,下方的接料在物料下落前已移動到上層落料管下方,當物料從上層落料管落下後,物料不是直接垂直撞擊皮帶,而是進入接料匙。由於接料匙承接物料的面為弧形曲面形狀,並且接料匙與皮帶的距離比較小,物料速度得以緩衝並沿曲面滑動至皮帶上,從而有效的降低了皮帶衝擊帶來的磨損和粉塵。
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