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傳輸型共聚物藍光材料、其製備方法和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製作方法
2023-07-30 09:56:51 2
電子傳輸型共聚物藍光材料、其製備方法和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屬於有機半導體材料領域,其公開了一種電子傳輸型共聚物藍光材料、其製備方法和有機電致發光器件;該材料具有如下結構式:式中,R為C1~C20的烷基,n為10-100的整數。本發明提供的電子傳輸型共聚物藍光材料,其菲囉啉含有兩個氮子,是一個優良的電子傳輸單元,且具有較好的剛性和平面性,熱穩定性能良好;聚芴是一類重要的電致發光聚合物,9-位可以進行烷基修飾,從而改善共聚芴的溶解性能和成膜性能,通過在聚芴主鏈上引入菲囉啉,解決了聚芴的缺點,從而有利於提高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發光效率。
【專利說明】電子傳輸型共聚物藍光材料、其製備方法和有機電致發光器件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有機半導體材料,尤其涉及一種電子傳輸型共聚物藍光材料及其製備方法。本發明還涉及一種使用該電子傳輸型共聚物藍光材料作為發光層主體材料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
【背景技術】
[0002]自從Burroughes和Friend首次報導聚合物發光二極體(PLEDs)以來,在過去的近二十年裡,PLED在製備超薄、全彩和大面積平板顯示方面引起了人們強烈的研究和開發興趣,同時取得了巨大的進展。PLEDs的可溶性加工性,使得人們可以通過降低成本印刷技術來製備器件,比如噴墨列印和絲網印刷,相比於真空蒸鍍的小分子有機發光二極體,其成本來的更低,在商業上也更可行。為了實現基於PLEDs的平板顯示和固態照明,就需要高性能的紅、綠、藍發光聚合物。其中藍光聚合物既可以作為發光層,也可以作為發光客體的主體材料,通過能量轉移或者載流子俘獲的方式來獲得長波長的光。既有聚合物藍色發光材料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聚芴,但因為芴的9位易氧化形成芴酮使得材料在發光時容易形成激基複合物而長波發射,嚴重影響了器件發射光的飽和色純度以及發光顏色的穩定性。同時,聚芴因為較低的最低佔有分子軌道(HOMO)能級,而造成較高的空穴注入障礙,從而導致發光器件的發光效率相對低。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所要解決的問題在於提供一種可以提高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發光效率的電子傳輸型共聚物藍光材料。
[0004]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一種具有如下結構式的電子傳輸型共聚物藍光材料:
[0006]
【權利要求】
1.一種具有如下結構式的電子傳輸型共聚物藍光材料:
2.一種電子傳輸型共聚物藍光材料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步驟: 分別提供如下結構式表示的化合物A和B: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子傳輸型共聚物藍光材料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Suzuki耦合反應停止後,還包括對所述電子傳輸型共聚物藍光材料的純化處理: Suzuki耦合反應停止後,將反應液冷卻到室溫,然後向反應液中加入甲醇進行沉析處理,接著通過索氏提取器過濾,之後依次用甲醇和正己烷抽提;然後以氯仿為溶劑抽提至無色,收集氯仿溶液並旋幹得到固體粉末,收集後在真空下50° C乾燥24h,得到純化的所述電子傳輸型共聚物藍光材料。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子傳輸型共聚物藍光材料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催化劑為雙三苯基膦二氯化鈀或四三苯基膦鈀;所述催化劑與所述化合物A的摩爾比為1:20~1:100。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子傳輸型共聚物藍光材料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催化劑為摩爾比為1:41的醋酸鈀與三鄰甲苯基膦的混合物或者摩爾比為1:41的三二氬苄基丙酮二鈀與2-雙環己基膦-2』,6』 - 二甲氧基聯苯的混合物;所述催化劑與所述化合物A的摩爾比為1:20~1:100。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子傳輸型共聚物藍光材料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鹼溶液為碳酸鈉溶液、碳酸鉀溶液及碳酸氫鈉溶液中的至少一種;所述鹼溶液中的鹼溶質與化合物A的摩爾比為20; 1~40:1。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子傳輸型共聚物藍光材料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有機溶劑為甲苯、N,N-二甲基甲醯胺及四氫呋喃中的至少一種。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子傳輸型共聚物藍光材料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Suzuki耦合反應時,反應溫度為90~120°C,反應時間為36~72小時。
9.一種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其特徵在於,該器件發光層的材質為雙(4,6-二氟苯基批啶-N,C2)吡啶甲醯合銥 按照15%質量比摻雜到如權利要求1所述電子傳輸型共聚物藍光材料中組成的摻雜混合材料。
【文檔編號】C08G61/12GK103804636SQ201210443999
【公開日】2014年5月2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8日
【發明者】周明傑, 王平, 張振華, 黃輝 申請人: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海洋王照明技術有限公司, 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