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最新觀後感
2023-07-30 13:22:38 1
導語:感動中國《感動中國》節目向全國觀眾推出了許多人物,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感動中國最新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與借鑑!
第一篇:感動中國最新觀後感
昨天晚上坐在電視機前靜靜的看完《20xx感動中國》,看完欄目,心中突然有種說不出的感覺,每次觀後,總會給人以長長久久的思索與追問:是什麼樣的情懷使他們造就了如此浩瀚宏闊的精神世界?是什麼樣的機緣使他們令九州動容?走進他們,叩問自我,在感動中找尋本真。
然而我想,真正的感動,的確傷感,可是它補心,並且化作繼續前行的信心與勇氣。有的時候,感動讓人脆弱,因為它總是觸碰你內心裡最軟弱的地方,但更多的時候,感動讓人堅強,因為當你看到身邊還有那麼多人,有尊嚴,善良堅強的活著的時候,你,也就多了更多向前走的勇氣。
其實我想,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動著別人,也感動著中國。中華民族之所以逐漸富強起來,也是因為這些有太多的有道德,有品質的中國人。
也許作為一個平凡的人,無力去做一些感天動地的事情,但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為別人做些什麼,為集體做些什麼,為家庭做些什麼,那我們會成為一個感動中國的人。而我們的家庭,集體,祖國也就越來越好了。
昨天晚上坐在電視機前靜靜的看完《2013感動中國》,看完欄目,心中突然有種說不出的感覺,每次觀後,總會給人以長長久久的思索與追問:是什麼樣的情懷使他們造就了如此浩瀚宏闊的精神世界?是什麼樣的機緣使他們令九州動容?走進他們,叩問自我,在感動中找尋本真。
然而我想,真正的感動,的確傷感,可是它補心,並且化作繼續前行的信心與勇氣。有的時候,感動讓人脆弱,因為它總是觸碰你內心裡最軟弱的地方,但更多的時候,感動讓人堅強,因為當你看到身邊還有那麼多人,有尊嚴,善良堅強的活著的時候,你,也就多了更多向前走的勇氣。
其實我想,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動著別人,也感動著中國。中華民族之所以逐漸富強起來,也是因為這些有太多的有道德,有品質的中國人。
也許作為一個平凡的人,無力去做一些感天動地的事情,但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為別人做些什麼,為集體做些什麼,為家庭做些什麼,那我們會成為一個感動中國的人。而我們的家庭,集體,祖國也就越來越好了。
相信每個看了感動中國的人都會有有一種真實的清潔感,就像一次精神上的沐浴,而同時,走路的腳也更結實一分,就像是一次年度的充電,一個缺點的電池再度內心充實,於是,又可以支撐自己,也希望可以幫助別人。這,正是感動的一種力量……
第二篇:感動中國最新觀後感
一年一度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晚會昨晚落下了帷幕。這十位平凡之人的不平凡之事,讓我們感動,令我們震撼,一個個感人的事跡敲擊著我們心靈最深和最柔軟處,發出動人的感動之聲。
劉盛蘭對自己很摳門,但在給學生捐款的時候卻很大方,劉盛蘭是一位普通再不過普通的村民,每天清晨,劉盛蘭起來弄點簡單的飯菜,就騎著自行車走村串巷去了,直到撿回一大堆破爛。他18年幾乎沒嘗過肉味兒,沒填過一件新衣,「吝嗇」的連一個饅頭都不捨得買,可捐資助學總計10萬多元,資助了100多個學生。劉盛蘭一直沒進養老院,這樣,能拿到每年4000元的生活補貼,但這些他全部捐給了貧困學生。
還記得那撼動心靈的頒獎詞:殘年風燭,發出微弱的光,蒼老的手,在人間寫下大愛。病弱的身軀、高貴的心靈,他在九旬的高齡俯視生命。一疊疊匯款,是寄給我們的問卷,所有人該思考答案。
從老人的舉動中,能清楚的感受到他的慈愛之心、友善之心。獲得殊榮的,大多數都是普通人。可以說,沒有人是為了今天的獎臺而選擇自己獨特的生活。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做出了不平凡的舉動,只是因為忠於自己的內心,緣於愛。
生活中從來就不缺乏感動,只不過是在繁忙的學習生活之中,我們疲於張開發現美的眼睛。在我們身邊,在我們眼前,就在處理中心,處處都有令人感動的人和事。有默默奉獻、踏實嚴謹的老前輩,也有積極進取、鑽研努力的年輕人,有關懷體恤員工的領導、也有相互關愛的同事,無論是精誠合作,永不言敗的團隊精神,還是拔得頭籌,閃耀著獨特的個人魅力,在一點一滴中都流淌著感動,撞擊著我們的心靈。張開眼睛,去發現身邊小細節中隱藏的,被忽略的感動吧!
感動中國讓我們明白,自己的路該怎麼走;感動中國讓我們清楚,人的夢想該如何做。感動中國讓我們知道人應該懂得關愛和感恩,懂得堅強和堅持;感動中國激勵我們年輕人前行和進步;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感動就在我們身邊,感動一直在傳遞著和發揚著,相信和期待更多的愛和夢想被點亮,願好人一生平安,願善良的人,收穫福報。
第三篇:感動中國最新觀後感
今年76歲的魏德友和他的老伴劉景好,在新疆無人區守邊52年。這對遠在新疆薩爾布拉克無人區的老夫婦,用長達半個世紀的堅守,兌現自己青春時對國家許下的諾言。今年7月份,現代快報製作的H5作品《無人區52載守邊人》爆紅網絡,老魏叔也成了真正的網紅。近日,老魏叔夫婦以他們打動人心的守邊故事,入選20xx感動中國全國候選人。在20位全國候選人中,還有一位來自江蘇的候選人「尋親大姐」呂順芳,也是很多人熟悉的面孔。在此之前,現代快報也曾多次報導過呂大姐的故事。
入選20xx感動中國全國候選人
今年76歲的魏德友和他的老伴,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九師161團的退休職工、護邊員。在新疆薩爾布拉克中哈邊境無人區,他們協助邊防官兵戍邊長達52年。
這裡,冬季狂風肆虐,暴雪深達一米多;夏季蚊蟲猖獗,當地有句俗話「十個蚊子一盤菜」。向西直線距離8公裡,就是中哈邊境173號界碑。1964年,從部隊轉業的魏德友主動報名,來到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開始了他一手拿鎬、一手拿槍的屯墾戍邊生涯。兩年後,他把妻子劉景好從山東老家接了過來。
52年過去,昔日戰友陸續告老還鄉,邊防戰士也是一茬接著一茬,就連世世代代住在草原的牧民也都搬到了條件更好的定居點。而魏德友夫婦卻選擇留下來,獨自生活在空曠的草原深處,他們的家被駐地邊防派出所官兵稱為「一座不換防的夫妻哨所」。
老伴守著家,老魏叔每天沿著邊境線放羊、巡邊,來來回回十幾公裡。52年來,他走了近20萬公裡,相當於繞地球5圈!
快報製作的H5讓老魏叔成為「網紅」
今年7月份,現代快報記者來到無人區,走進了老魏叔的家,進行了一周多的深入採訪。7月26日,現代快報推出題為《無人區52載守邊人》的H5及全媒體系列報導,僅單條H5的閱讀量已過2000萬次,點讚「陪老魏叔一起巡邊」人數超過130萬次。相關話題的閱讀量,超過1.2億次。這條H5還變身視頻短片,在北京、上海、廣州、南京、烏魯木齊等五大都市的公交地鐵、高鐵飛機和戶外大屏上循環播放。央視《新聞聯播》和《焦點訪談》也相繼報導了老魏叔的故事。網友們紛紛給老魏叔點讚,並留言說:「這才是真正的網紅」「這種樸素的堅守才是愛國的正確打開方式」……
8月9日,農曆七夕,老魏叔的故事和現代快報的報導,還登上了央視的《新聞聯播》《焦點訪談》。10月28日,中央宣傳部在中央電視臺向全社會公開發布「時代楷模」魏德友的先進事跡。
老魏叔夫婦入選,「眾望所歸」
現代快報製作的有關老魏叔的H5作品在網上熱傳之後,許多網友在鼻酸落淚的同時,也開始高聲呼籲,「老魏叔夫婦應該入選今年的感動中國候選人!」而近日候選人名單一公布,立即獲得網友們大讚,「老魏叔夫婦入選,眾望所歸!」
對於魏德友夫婦入選今年「感動中國」的全國候選人,央視「感動中國」欄目組工作人員直言,「他們的入選毫無懸念」。從今年下半年以來,欄目組每天都能收到來自全國各省市大量的推選事跡,其中老魏叔夫婦的故事,是最為打動推選委員會的事跡之一。
一些推選委員會成員表示,他們有的此前就看到了網上轉發的現代快報製作的H5作品,或是在央視的《新聞聯播》《焦點訪談》上聽到了老魏叔的故事,十分感動、印象深刻。因此,此次魏德友夫婦成為全國候選人,在欄目組看來可謂當之無愧。
在央視網的「感動中國20xx年度人物評選」投票頁面,記者看到,截至12月9日晚上11時,魏德友夫婦的票數已達到20274票。
成為20xx感動中國的候選人,老魏叔有什麼感想嗎?12月9日晚上,現代快報記者打通了老魏叔的電話,在電話的那一頭,老魏叔的語氣像往常一樣平靜,「我其實沒做什麼,」他說,「這些事都是我應該做的,黨和國家給我的榮譽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