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集約化水產養殖的自動排汙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7-12 08:51:06 1
專利名稱:一種集約化水產養殖的自動排汙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水產品養殖,特別是一種集約化水產養殖的排汙裝置。
背景技術:
水產養殖是農業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水產養殖規模不斷擴大,工廠化集約化水產養殖由於佔地少、用水少、產量高,得到廣泛推廣應用,但由於養殖密度高,對其排汙系統、養殖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實際養殖過程中,養殖池中的糞便、殘餌等汙物不便排除,如不及時排除,將直接影響到水產品的生產。目前,清除這些汙物大都是採用人工或用機器,雖然可以清除,但用人工清除勞動量增大,效果不佳,用清汙設備結構複雜,能耗較高,使用壽命低,生產成本較高。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集約化水產養殖的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成本低的自動排汙裝置。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本實用新型包括養殖池、排汙隔離網、水位限制器,排汙隔離網固定在養殖池的下部,養殖池底部的一側有排水口,排水口與水位限制器活動連接。所述養殖池底部設計為斜面。所述斜面的傾斜角度為5 — 15度。所述排汙網是塑料網。所述排汙網固定在養殖池距離底部的1/3 —1/5處。所述水位限制器包括排汙管、彎頭、水位調節卡口,排汙管下部通過彎頭與養殖池底部的排水口活動連接,在養殖池排水口側面上固定有水位調節卡口,排汙管上部卡在水位調節卡口上。所述彎頭為直角彎頭。所述水位調節卡口有2 — 10個。所述水位調節卡口的傾斜角度為20— 60度。將水產品放入養殖池排汙隔離網上部,水產養殖過程中產生的糞便、殘餌等汙物通過排汙隔離網進入到養殖池底部,水位限制器的排汙管垂直向上,使用時將水位限制器的排汙管的上部進行移動,通過水位調節卡口固定排汙管的位置,這樣不僅可以控制養殖池水位的高低,而且可以通過水位限制器的排汙管,將養殖池底部汙物排除,不需要能源,實現了自動排汙。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1、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節約了生產成本。2、本實用新型排汙效果較好,保持了養殖環境,提高了生產效率。3、不需要任何的能源,直接隨時排汙,使用壽命長,成本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水位限制器的水位調節卡口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案實施例1:
以下結合附圖1、圖2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包括養殖池1、排汙隔離網3、水位限制器。養殖池I底部設計為斜面2,傾斜角度為5 —15度,本實施例的傾斜角度為10度。排汙隔離網3固定在養殖池距離底部的1/4處,排汙網是塑料網,也可以是鋼絲網或鐵絲網等網狀物。所述水位限制器包括排汙管8、直角彎頭7、水位調節卡口 5,排汙管8下部通過直角彎頭7與養殖池底部的排水口9活動連接,在養殖池排水口 9的側面6上方固定有水位調節卡口 5,排汙管8上部可以卡在水位調節卡口 5上。所述水位調節固定卡口 5有5個,傾斜角度為40度。水位調節卡口5是直接在養殖池I的外側壁6上開成可以放置排汙管8的口子,也可以在養殖池I的外側壁6上固定角鋼,在角鋼上面設計可以固定排汙管8的位置。將水產品放入養殖池排汙隔離網3上部、水位線4的下面,排汙管8與養殖池排水口 9垂直時,排汙管8與水位線4高度相同。使用時,將排汙管8的上部,在水位調節卡口 5上進行移動,通過水位調節卡口 5固定排汙管8的位置,以此來控制養殖池的水位高低,還可以利用水的循環,將養殖池I底部的汙物,通過排汙管8排除在養殖池I外。
權利要求1.一種集約化水產養殖的自動排汙結構,包括養殖池、排汙隔離網、水位限制器,其特徵在於:排汙隔離網固定在養殖池的下部,養殖池底部的一側有排水口,排水口與水位限制器活動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集約化水產養殖的自動排汙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養殖池底部設計為斜面。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集約化水產養殖的自動排汙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斜面的傾斜角度為5 —15度。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集約化水產養殖的自動排汙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排汙隔離網是塑料網。
5.根據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種集約化水產養殖的自動排汙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排汙隔離網固定在養殖池距離底部的1/3 —1/5處。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集約化水產養殖的自動排汙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水位限制器包括排汙管、彎頭、水位調節卡口,排汙管下部通過彎頭與養殖池底部的排水口活動連接,在養殖池排水口側面上固定有水位調節卡口,排汙管上部卡在水位調節卡口上。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集約化水產養殖的自動排汙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彎頭為直角彎頭。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集約化水產養殖的自動排汙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水位調節卡口有2 —10個。
9.根據權利要求6或8所述的一種集約化水產養殖的自動排汙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水位調節卡口的傾斜角度為20— 60度。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集約化水產養殖的自動排汙結構,包括養殖池、排汙隔離網、水位限制器,其特徵在於排汙隔離網固定在養殖池的下部,養殖池底部的一側有排水口,排水口與水位限制器活動連接。將水產品放入養殖池排汙隔離網上部,水產養殖過程中產生的糞便、殘餌等汙物通過排汙隔離網進入到養殖池底部,使用時將水位限制器的排汙管的上部進行移動,不僅可以控制養殖池水位的高低,而且可以通過水位限制器的排汙管,將養殖池底部汙物排除,不需要能源,實現了自動排汙。
文檔編號A01K63/04GK203058111SQ20132000508
公開日2013年7月17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7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7日
發明者楊長軍 申請人:楊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