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探險類紀錄片推薦(豆瓣高分人文地理紀錄片)
2023-07-12 16:17:04 2
想了解兒童藝術科學啟蒙,記得關注我,@HandyKid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國慶又將是一年重頭出遊季,準備帶娃去哪裡逛呢?「旅行功課」做好了嗎?
所謂「旅行功課」,就是要做一些歷史文化知識儲備,到一個地方,能帶著孩子看出點名堂。否則,宮殿、古鎮老房子、青山綠水,看來看去,好像都差不多啊,審美疲勞很快就來!
一句話,要玩得好,真得懂人文歷史!
如果帶著孩子去,還要學會把一些歷史故事揉入參觀過程中,這樣小朋友才會有興趣陪著你到處轉,否則,人山人海中轉悠,還不如在城裡的遊樂場轉幾圈。
那麼,怎麼才能快點對歷史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呢?憨弟認為,最直接和輕鬆的方式,就是看紀錄片。
憨弟為大家推薦3部具有代表性的中國人文地理紀錄片,國慶旅遊必看,幫大一點的孩子獲得對中國人文歷史的豐富知識和深刻見解,讓你們的旅途更長見識!
《航拍中國》這是一部以「空中視角」俯瞰中國,展示中國的歷史人文景觀、自然地理風貌及經濟社會發展變化的紀錄片。
該系列共34集,每集50分鐘,覆蓋全國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
在2017年3月8日最後一期「上海篇」播出後,非常強勢的拿下豆瓣9.3分的好成績。
每一集每一幀都是絕美的桌面壁紙,浩瀚的山河,壯闊的景象,分分鐘讓你驕傲。
大的山川河流、沙漠叢林,既熟悉又陌生,換一種角度,它們原來長這樣!比如南海的藍洞,就像海洋的瞳孔,是目前全球最深的海中溶洞,深度超過300米,美得難以形容。
原來我們的祖國,這麼美!
「每個鏡頭和每個解說詞都隱藏著對這片大地的愛,對這片土地的感情,傳遞著愛的主題。對祖國的山河,對我們生活的世界,還有我們對未來的憧憬,一切都是在往美好的方向發展。」總導演餘樂這麼說。
《世界遺產在中國》《世界遺產在中國》這部紀錄片,內容涉及國內頂級水準的自然和人文景觀33處,包括4處自然遺產、4處文化和自然遺產、3處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22處文化遺產。
換句話說,它涵蓋了國慶出遊熱門景點中的絕大部分。
這部紀錄片可以說是一部展示中國世界遺產的百科全書,不僅實地踏足這些自然地域,更是將那些風土人情、歷史故事、人文精粹娓娓道來。
比如廬山
陶淵明在這裡寫下了那篇著名的《桃花源記》,這裡因此成為中國最早的烏託邦。陶淵明一生執著的田園夢想,成為中國歷代文人反抗亂世、避退歸隱的旗幟。
遵循他的足跡,同樣嗜酒的李白來了;不得明志的白居易來了;豪放不羈的蘇軾也來了……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在廬山五老峰的腳下,蒼松翠竹間,隱約可見一排巍峨的古代建築,這就是中國古代讀 書人心中的聖地——白鹿洞書院。
與古代歐洲相比,中國並沒有成熟的大學教育體系。但是中國的書院,兼有研究與教育的雙重功能,類似西方的大學。
而白鹿洞書院,就是中國最早的大學。
書院初創於公元940年,北宋末年毀於戰火,後經南宋朱熹不懈努力的重修擴建,開壇設講理學,使之成為中國古代四大書院之首。
白鹿洞書院吸引了許多鴻儒國士來此授業講學,甚至在400年前,這所中國最正統的書院中,就有了中國最早的外籍客座教授——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
青城山、黃山、麗江古城、天壇、故宮、秦始皇陵、武夷山、泰山、孔廟、孔林、孔府、平遙古城、長城、莫高窟……盡在《世界遺產在中國》。
《美麗中國》從燈火通明的大都市,到人煙稀少的深山老林;從廣闊無垠的大草原,到人跡罕至的沙漠戈壁;從長年積雪的高海撥山區到一望無際的平原;從浩瀚大地到碧海藍天……
中國,這片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囊括了多種特質的地貌,哺育著各族兒女,也孕育著各類珍奇野獸,奇花異草。
通過《美麗中國》的鏡頭,我們可以探訪散落在這片土地上的美麗奇景。
這是CCTV與BBC第一次聯合攝製的作品,歷時4年拍攝而成的誠意之作。
沿著長江流域,去看喀斯特地貌造就的奇石怪林;去雲南的熱帶雨林,尋找亞洲野象、滇金絲猴;來到青藏高原,奔赴內蒙草地,攀爬山脈,眺望西部邊陲。
這裡,是你我熟悉又陌生的美麗中國。豆瓣網友們也為紀錄片打出9.3高分來。
《美麗中國》帶你真正看見中國,愛上中國。它的美不止一草一木,更是那沉靜如水的氣質,以及靜謐悠久的歷史。
微信公眾號@HandyKidHandyKid專注兒童藝術科技啟蒙,介紹孩子喜歡的趣味科學小實驗、科技DIY項目等,平時也會推薦一些經典讀物和紀錄片。
關注@HandyKid,讓教育更精緻,讓陪伴更優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