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氣閥的卡扣式後蓋組合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7-12 12:54:26 1

本實用新型關於一種導氣閥結構的改良,該導氣閥本體於側緣設置扣件槽,供後蓋扣件置設配合導氣閥後蓋,使該導氣閥後蓋能與導氣閥本體呈嵌固組合,進而強化結構組裝上的強度。
背景技術:
一般導氣閥在工業設備上,為一種常見的流體流路控制器件,而常用導氣閥於後蓋結合主體的結構上,通常利用例如:卡榫、扣槽、鉚壓…等方式來進行連接。
然而,上述連結手段雖能達成連結穩固的目的,但在後續拆卸後蓋進行維護時,常因連接過於緊密,容易發生結構損毀的情況,故需要一種能維持穩固連結、且保持一定程度耐用的設計。
其憑藉前述結構於實際應用與研究後知悉,其仍存在有必須改善的缺點。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鑑於現有的導氣閥,其本體與後蓋連結組合部位,易發生結構損壞,將造成導氣閥整體需要重新替換的情況,將大幅增加作業人員的負擔,因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發展一種能維持穩固連結、且保持一定程度耐用的導氣閥的卡扣式後蓋組合結構。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為一種導氣閥的卡扣式後蓋組合結構,其包含:一導氣閥本體,其內部具有一閥孔,而該導氣閥本體的側緣則設置有一扣件槽,另有一導氣閥後蓋,能供設置於該閥孔中,以及一後蓋扣件,能夠設置於該扣件槽內;當該導氣閥後蓋設置於該閥孔內後,將該後蓋扣件設置於該扣件槽內,能透過該導氣閥後蓋所設的卡槽與該後蓋扣件嵌固,呈緊密結合狀態。
藉由本實用新型於導氣閥後蓋設置的卡槽,能讓該導氣閥後蓋於設置該導氣閥本體的閥孔內,透過後蓋扣件位於導氣閥本體側緣,使其強化嵌固該導氣閥後蓋呈現穩固連結,且當拆卸導氣閥後蓋時,也能保持結構不受外力實施過大產生損毀,讓本實用新型的耐用程度更為提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分解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導氣閥後蓋的側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組裝完成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組裝完成後的A-A剖面視圖。
附圖標記說明:
1-導氣閥本體、11-閥孔、12-扣件槽、2-導氣閥後蓋、21-卡槽、3-後蓋扣件、31-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通常根據本實用新型,該最佳的可行的實施例,並配合圖1至圖4詳細說明後,可增加對本實用新型的了解;
本實用新型為一種導氣閥的卡扣式後蓋組合結構,可參照圖1所示,其主要由一導氣閥本體1、一導氣閥後蓋2、以及一後蓋扣件3所構成,其中該導氣閥本體1內部設有呈圓形的一閥孔11,該閥孔11內側還設有多個嵌槽,能供能相對應嵌槽的一導氣閥後蓋2設置其中,而該導氣閥本體1上方接近後端處,更設有能供一後蓋扣件3插設其中的一卡槽21,且此卡槽21與該閥孔11為相通連的設計,而該後蓋扣件3更設有呈半弧狀的一凹槽31,且於該凹槽31兩側為凸出部份;
如圖2所示,此為該導氣閥後蓋2的側視圖,可見其右邊接近末端位置,更設有一卡槽21,該卡槽21的形狀能完全相對應前述凹槽31;
如圖3所示,當該導氣閥後蓋2設置於該導氣閥本體1的閥孔11內時,可參照圖4所示,利用該後蓋扣件3經扣件槽12插設其中,該後蓋扣件3能完全配合該導氣閥後蓋2的卡槽21,使該後蓋扣件3能緊密嵌固該導氣閥後蓋2呈緊密結合狀態,後續若要進行拆卸,也能輕鬆取出該後蓋扣件,達成分解拆卸的目的。
綜上所述,可知本實用新型導氣閥的卡扣式後蓋組合結構,利用導氣閥後蓋2設置卡槽21,在連結導氣閥本體1時,利用該扣件槽12通連閥孔11的結構,加以插設後蓋扣件3,使該導氣閥後蓋2除了利用原有閥孔11內的複數嵌槽固定外,使用後蓋扣件3讓整體組裝結構能更為強化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