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古都 洛陽發展為何不如西安(古都洛陽何以淪落為三線城市)
2023-07-12 06:28:07 3
洛陽麗景門
在中國古代曾經有過許多重要的城市都先後成為過首都,其中最為著名的,根據古都學會的說法,有十大古都之說,分別是北京、長安、洛陽、開封、安陽、南京、杭州、鄭州、大同和成都。在這些古都之中,北京依然是今天的首都。而西安、杭州、鄭州、南京和成都也都是所在省的省會。不管歷史上的地位如何,今天的洛陽顯然不如北京、西安、南京、鄭州、成都、杭州這些古城。在今天的中國,要是把洛陽稱為三線城市,似乎也不是對它的過分貶低。那麼,洛陽為什麼從曾經的都城淪落為今天的局面呢?
洛陽定鼎門
首先,從唐朝開始起,中國的經濟重心已經絕對地轉移到了長江流域,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的經濟發展水平在進一步拉大。在這種情況之下,作為首都,需要南方提供經濟的支撐。而洛陽周圍交通並不是很便利。隋煬帝曾經修建了大運河,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江南地區的物資通過大運河被源源不斷地運到了洛陽,進而運到長安。但到了唐朝後期,洛陽附近的運河已經淤塞。開封以其便利的交通,發達的運河體系,取代了洛陽,成為了北宋王朝的首都。
其次,洛陽自古就是天下的中心,也成為各方爭奪的焦點。早在春秋時期,楚莊王就曾經問鼎中原。到了後來,幾乎每次戰亂都是以洛陽為中心戰場而展開的,每次戰亂洛陽都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比如北魏末年分裂為東魏和西魏之後,洛陽成為東魏和西魏爭奪的重點。實際控制東魏的高歡為了安全起見,決定將都城遷移到鄴城。為了修建鄴城,高歡下令拆掉了洛陽城。漢魏時期的洛陽城就此一蹶不振。漢魏洛陽的故城就在今天洛陽城東白馬寺的東邊,殘存的城垣在無聲地訴說著洛陽昔日的輝煌和曾經的苦難。到了北宋末年,洛陽再度遭遇兵燹。金朝後期,金宣宗南遷中原以後,一度也以洛陽為中京。但是蒙古鐵騎的南下,又一次帶給洛陽以巨大的破壞。明朝建立後,也曾經在洛陽分封了伊王和福王。但明朝末年,李自成攻打洛陽的時候,洛陽也又一次遭遇戰禍。就這樣,多次的戰亂使得洛陽城遭受了嚴重的破壞,最終衰落。
再次,近代以來,洛陽也曾經有過輝煌。先是吳佩孚曾經把洛陽打造為他的根據地,洛陽城迎來了近代以來的第一次擴建。今天洛陽市西工區就是在吳佩孚的時代裡成為了洛陽市區。但後來的抗戰中,洛陽城也曾經被日軍佔領,洛陽上升的勢頭沒有能夠延續下去。1949年後,中央政府比較重視洛陽的建設。尤其是,在一五期間,曾經將洛陽拖拉機廠、洛陽軸承廠、洛陽礦山機械廠等幾個大型項目落戶洛陽。今天洛陽市的澗西區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誕生的。在計劃經濟的時代裡,洛陽一個市的GDP就相當於沿海地區今天經濟非常發達的省份了。但是,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之後,洛陽也再度沉寂下去了。
鄭東新區
而近三十年來,在河南省內,洛陽則是被鄭州全面超越。由於京廣線和隴海線兩大鐵路的交匯,鄭州以其巨大的交通便利優勢成為河南省的省會,並成為河南省經濟發展的中心。在改革開放以來,鄭州獲得了巨大的發展,從而形成了很大虹吸效應,周邊的各種資源都被源源不斷地吸納到鄭州之中。今天的鄭州已經成為一個人口近千萬,經濟總量過萬億的城市。無論人口還是經濟總量,都在洛陽的兩倍以上。而且河南省政府也在著力打造鄭州,無論當年的中原城市群建設,還是後來的中原經濟區建設,鄭州都是最大的受益者。而近年來鄭州航空港區更是河南省的工作重點。即便是在河南省內,洛陽都不是河南省的第一選擇,洛陽雖然也在不斷發展,先後擴建了洛南新區和伊濱區,但和鄭州的差距在不斷拉大。我來到洛陽以後,當洛陽人知道我是鄭州人,往往就開始拿洛陽與鄭州進行比較,其落寞的心態躍然紙上。
正是因為這些原因,今天的洛陽雖然也是一個影響很大的城市,但和其昔日的榮耀相比,就顯得無比落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