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醯亞胺纖維及其製備方法
2023-08-08 10:20:11 2
專利名稱:聚醯亞胺纖維及其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高分子纖維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聚醯亞胺纖維及其製備方法。
聚醯亞胺纖維是一種新型的特種纖維,具有高強度、高模量、耐高溫、耐燃、耐輻射、耐化學腐蝕等許多優越的性能。聚醯亞胺纖維的生產路線主要有兩種一是以聚醯胺酸為原料紡絲,之後再醯亞胺化使聚醯胺酸纖維轉變為聚醯亞胺纖維;二是將聚醯亞胺作為原料直接紡絲,省略了醯亞胺化工序。對於前一種紡絲方法,國外已經有大量的報導和專利,本發明屬於後一種紡絲方法。美國專利US 4,370,290和US 5,378,420都公開了採用乾濕法紡制聚醯亞胺纖維,通過凝固浴後再經熱拉伸後製得,但採用來回纏繞的辦法來增加洗滌長度從而達到去除殘餘溶劑作用,既不利於操作,也不容易將溶劑去除乾淨,影響了後期的熱處理。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上述不足之處,設計一種用乾濕法紡制聚醯亞胺纖維。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聚醯亞胺纖維。
本發明提供的聚醯亞胺纖維,其聚醯亞胺的結構如下
本發明使用的聚醯亞胺紡絲漿液的濃度為6%-20%或6%-15%。溶劑為對氯苯酚和間甲酚的混合物,對氯苯酚與間甲酚的比例為100-20或100-50。
本發明提供的聚醯亞胺纖維的製備方法是乾濕法紡絲工藝路線(參見附圖
)。圖一工藝路線,其中1-貯料桶、2-計量泵、3-噴絲頭、4-凝固浴、5-熱管1、6-熱管2、7-熱管3、8-卷繞。噴絲孔數為1-1000孔,噴絲孔直徑為0.02-1.0mm,紡絲溫度為50-145℃,噴絲速率為2-50m/min,纖維通過的空氣層高度為5mm~50mm。所使用的凝固浴為甲醇、乙醇、乙二醇、丁醇、丙酮、丁酮,或以上化合物與水的混合物,混合物的比例為10-90。
優選方案,本發明提供的聚醯亞胺纖維的製備方法中,最佳噴絲孔直徑為0.05-0.5mm,最佳空氣層高度為5-20mm,最佳凝固浴為乙醇、乙二醇和丁酮及其與水的混合物,最佳比例為30-70。
本發明提供的聚醯亞胺纖維的製備方法中,纖維要經過三道熱管的熱處理和熱拉伸,溫度分別為130-180℃,220-280℃和320-480℃;拉伸倍數為0.2-8.5倍。
本發明製備的聚醯亞胺纖維的特點是具有較高的強度和模量,耐高溫(可在300℃以上的高溫中使用),耐化學腐蝕性較好(如硫酸,鹽酸,氫氧化鈉,二甲基甲醯胺等),具有較高的極限氧指數(超過45%),而且製備過程採用多道熱管處理和拉伸,有利於去除纖維中殘餘的溶劑和凝固劑,有利於纖維的連續生產。本發明製備的聚醯亞胺纖維可廣泛應用於複合材料增強纖維,電纜的增強芯,車船的纜繩,高溫或放射性物質的過濾材質等。
實施例1將294g聯苯二酐和200g二苯醚二胺在4500ml對氯苯酚中在氮氣氣氛中加熱,攪拌,當溫度升至150℃時將反應所產生的水通過冷凝器排出,反應在200℃繼續4小時,得到對數比濃粘度為2.10dL/g的粘稠溶液,該溶液經過過濾就可以直接用作紡絲漿液。
實施例2-5反應過程與實施例1相同,其他條件見表1
實施例6將實施例1中得到的聚醯亞胺漿液,採用如附圖所示的乾濕法技術路線紡絲成型,用計量泵將溫度為90℃的紡絲漿液精確計量後,經噴絲頭進入凝固浴甲醇中。噴絲頭為12孔,孔徑0.08mm,調節計量泵轉速使噴絲速率為25m/min,並保持空氣層高度25mm。初生纖維經三道熱管熱處理和熱拉伸,三道熱管的溫度分別保持160℃,275℃和425℃,拉伸5.5倍,即可得到聚醯亞胺纖維。所得聚醯亞胺纖維的斷裂強度為13.5g/d,初始模量為382g/d,延伸率為7%。
實施例7-13紡絲過程與實施例6相同,其它條件見表7-13
權利要求
1.一種聚醯亞胺纖維,其特徵在於它所使用的聚醯亞胺的結構如下式表示
2.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醯亞胺纖維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該方法是將所使用的紡絲漿液在酚溶劑中,採用乾濕法紡絲工藝,經過一段空氣層和凝固浴後,再經三道熱管熱處理和熱拉伸製備得到聚醯亞胺纖維。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聚醯亞胺纖維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使用的紡絲漿液濃度為6%-20%或6%-15%,溶劑為對氯苯酚和間甲酚的混合物,對氯苯酚與間甲酚的比例為100-20或100-50。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聚醯亞胺纖維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採用乾濕法紡絲工藝製備時,其中所述噴絲孔數為1-1000孔,噴絲孔直徑為0.02-1.0mm,紡絲溫度50-145℃,噴絲速率2-50m/min,纖維通過的空氣層高度為5mm~50mm,所使用的凝固浴為甲醇、乙醇、乙二醇、丁醇、丙酮、丁酮,或以上化合物與水的混合物,混合物的比例為10-90。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聚醯亞胺纖維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噴絲孔直徑為0.05-0.5mm,空氣層高度為5-20mm,凝固浴為乙醇、乙二醇和丁酮及其與水的混合物,比例為30-70。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聚醯亞胺纖維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該纖維要經過三道熱管的熱處理和熱拉伸,溫度分別為130-180℃,200-280℃及300-400℃,拉伸倍數為0.2-8.5倍。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高分子纖維技術領域。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聚醯亞胺纖維及其製備方法。製備該纖維所使用的聚醯亞胺的結構式(見上式),該纖維的製備方法採用乾濕法紡絲工藝,將聚醯亞胺紡絲漿液通過附圖所示的噴絲孔擠出,經過一段空氣進入凝固浴後,再經三道熱管進行熱處理和熱拉伸,即製得聚醯亞胺纖維。該纖維具有較高的斷裂強度,可耐受300℃以上的溫度。
文檔編號D01D5/06GK1382847SQ02112048
公開日2002年12月4日 申請日期2002年6月13日 優先權日2002年6月13日
發明者張清華, 丁孟賢, 羅偉強, 張春華, 陳大俊, 高連勳 申請人:東華大學, 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