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汽車前門框的上框條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8-08 01:10:2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零部件,尤其是涉及一種汽車前門框的上框條結構。
背景技術:
以往,作為車門,公知有通過將構成窗框的車門框固定於以相對於車身能夠開閉的方式設置的車門主體(車門板)而成的車門。這樣的車門框具備:固定於車門主體的上框條,並朝車輛兩側延伸的立柱、以及連接兩側立柱的下端並沿著兩側立柱朝車輛下側延伸的主框架。
汽車門框結構主要是通過滾壓成型出許多的摺疊部並具有複雜的橫截面形狀,且橫截面形狀在與其它對手件裝配時對密封能力和裝飾性起決定作用,而起跟其它組件配合的主要依靠門框的斷面結構來決定的,現有的汽車前門框主要存在的缺點是:整體的強度較弱,並且整體與對手件安裝後密封性較差,影響前車門框的正常使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汽車前門框的上框條結構,具有結構強度高,適用於安裝。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汽車前門框的上框條結構,包括上框條本體,所述的上框條本體包括柱體與延伸板,所述的柱體由板材輥壓成型的空心柱狀結構,所述的延伸板中部彎折且彎折角度大於90度,所述的延伸板位於柱體的上方,延伸板的下端與柱體的前側連接,所述的延伸板的上端水平設置。
所述的柱體的上端面設置有狹長型的第一凹槽,所述的第一凹槽的橫截面為橢圓形結構,所述的第一凹槽的一側壁頂在所述的延伸板下端的內側,所述的柱體的前側面設置有狹長型的第二凹槽,所述的第二凹槽的橫截面為倒置的U型結構且開口向下,所述的第二凹槽的底面抵在所述的第一凹槽的底面。柱體上設置第一凹槽、第二凹槽能夠有效增加柱體的結構強度。此外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可配合對手件進行安裝,使得安裝方便且密封性良好。
所述的延伸板包括上下疊合的上板與下板,所述的上板與柱體的上端面銜接,所述的下板與柱體的前端面銜接,所述的上板的下端部與下板的下端部之間存在間隙。延伸板的下端與柱體銜接,其結構配合柱體設置。
所述的上板的上部向下彎折構成橫置的U型結構件,所述的下板的上部插入所述的U型結構件內,所述的U型結構件將下板壓緊固定。延伸板的上端為整個板材的兩側邊,通過輥壓成U型結構件來固定連接,不但增加了延伸板上端的結構強度,而且簡化了整個上框條本體的固定。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上框條本體包括柱體與延伸板,柱體空心柱狀結構提高了整個上框條本體的結構強度,延伸板中部彎折且彎折角度大於90度,彎折的設置也有助於提高整體的結構強度。延伸板的下端與柱體的前側連接,延伸板的上端水平設置。上框條本體的前側面積較大,因此上框條本體與對手件安裝後密封性較強,裝飾性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的說明。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
如圖1至圖2所示:一種汽車前門框的上框條結構,包括上框條本體1,上框條本體1包括柱體2與延伸板3,柱體2由板材輥壓成型的空心柱狀結構,延伸板3中部彎折且彎折角度大於90度,延伸板3位於柱體2的上方,延伸板3的下端與柱體2的前側連接,延伸板3的上端水平設置。
柱體2的上端面設置有狹長型的第一凹槽21,第一凹槽21的橫截面為橢圓形結構,第一凹槽21的一側壁頂在延伸板3下端的內側,柱體2的前側面設置有狹長型的第二凹槽22,第二凹槽22的橫截面為倒置的U型結構且開口向下,第二凹槽22的底面抵在第一凹槽21的底面。
延伸板3包括上下疊合的上板31與下板32,上板31與柱體2的上端面銜接,下板32與柱體2的前端面銜接,上板31的下端部與下板32的下端部之間存在間隙。
上板31的上部向下彎折構成橫置的U型結構件41,下板32的上部插入U型結構件41內,U型結構件41將下板32壓緊固定。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