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護手器的製作方法
2023-08-08 05:09:56 1
專利名稱:新型護手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新型護手器,按國際專利分類表(IPC)劃分屬於人類生活需要部,個人或家用物品分部,家具;家庭用的物品或設備;咖啡磨;香料磨;一般吸塵器大類,廚房用具;咖啡磨;香料磨;飲料製備裝置小類,其它廚房容器,臺架等;切割板,如切麵包用的組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和曾有的關於其它廚房容器,臺架等;切割板,如切麵包用的組的技術對新型護手器的需求都做過很有成效的努力,也曾設計過許多優秀的技術方案。如2003年2月26日中國專利局公告的由姜美鈿申報的,授權公告號為CN2537329Y,中國專利號(ZL)為02216724.2號的實用新型專利名稱是《多用刨盒》的實用新型專利,所採用的技術方案。其它廚房容器,臺架等;切割板,如切麵包用的組的技術方面是一例很有價值的發明,它有效地解決了使用時將刨板罩扣於盒蓋上就可以刨土豆,蘿蔔等菜刨成為粗細由所配置的絲狀的技術問題。但尚有不足,它還很難解決用插絲板時手沒有得到保護,手不直接接觸蔬菜,不用時可掛起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新型護手器。以解決用插絲板時手沒有得到保護,手不直接接觸蔬菜,不用時可掛起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上述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新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該實用新型的新型護手器主要由鋼叉、上鋼圈、把手、連結環、下鋼圈、擋板、吊繩構成。它的主要零件吊繩由市場選用。它的鋼叉是長杆形狀,以不鏽鋼為材料,經過鑄造加工製造。它的上鋼圈、下鋼圈是圓臺形狀,以鋼為材料,經過鑄造加工製造。它的把手是流線長方形狀,以塑料為材料,經過鑄造加工製造。它的擋板是類似圓臺形狀,以鋼為材料,經過鑄造加工製造。它的連結環是圓環形狀,以鋼為材料,經過鑄造加工製造。
在形狀、構造及其結合上,本實用新型的新型護手器與最接近的現有技術共有的必要技術特徵是上鋼圈的下端位置焊接連接在連結環的上端位置,連結環的下端位置焊接連接在下鋼圈的上端位置,結合成漏鬥形狀的一體結構,功能是起保護的作用。在形狀、構造及其結合上,本實用新型的新型護手器與最接近的現有技術不同的技術特徵是鋼叉的根部位置焊接在連結環的上端一周位置,連結環的中央兩側位置粘貼連接在把手的兩端位置,結合成帶凸起的圓環形狀的固定結構,功能是起將菜叉在鋼叉上手握在把手上不直接接觸到蔬菜的作用。吊繩的兩端位置粘貼連接在擋板的下端兩側位置,擋板的上端位置焊接連接在下鋼圈的下端位置,結合成帶凸起的圓臺形狀的活動結構,功能是起懸掛的作用。這樣就實現了本實用新型的新型護手器的解決用插絲板時手沒有得到保護,手不直接接觸蔬菜,不用時可掛起的技術問題的目的。
實用新型的新型護手器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為解決用插絲板時手沒有得到保護,手不直接接觸蔬菜,不用時可掛起的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與現有的和曾有的關於其它廚房容器,臺架等;切割板,如切麵包用的組的技術相比有二優點和改進第一,由於本實用新型的新型護手器的技術方案中設計了鋼叉的根部位置焊接在連結環的上端一周位置,連結環的中央兩側位置粘貼連接在把手的兩端位置,結合成帶凸起的圓環形狀的固定結構,所以能更容易解決將菜叉在鋼叉上手握在把手上不直接接觸到蔬菜的技術問題。
第二,由於本實用新型的新型護手器的技術方案中設計了吊繩的兩端位置粘貼連接在擋板的下端兩側位置,擋板的上端位置焊接連接在下鋼圈的下端位置,結合成帶凸起的圓臺形狀的活動結構,所以能更容易解決懸掛的技術問題。
附圖給出本實用新型的新型護手器的結構示意圖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新型護手器的整體結構示意圖示意圖中零部件的標號說明1鋼叉 2上鋼圈3把手4連結環5下鋼圈6擋板 7吊繩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新型護手器為實現解決用插絲板時手沒有得到保護,手不直接接觸蔬菜,不用時可掛起的技術問題所採取的技術方案的優選方式做進一步說明它的靜態結構請參附圖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新型護手器主要由鋼叉1、上鋼圈2、把手3、連結環4、下鋼圈5、擋板6、吊繩7構成。它的主要零件吊繩7由市場選用。它的鋼叉1是長杆形狀,以不鏽鋼為材料,經過鑄造加工製造。它的上鋼圈2、下鋼圈6是圓臺形狀,以鋼為材料,經過鑄造加工製造。它的把手3是流線長方形狀,以塑料為材料,經過鑄造加工製造。它的擋板6是類似圓臺形狀,以鋼為材料,經過鑄造加工製造。它的連結環4是圓環形狀,以鋼為材料,經過鑄造加工製造。
在形狀、構造及其結合上,本實用新型的新型護手器與最接近的現有技術共有的必要技術特徵是上鋼圈2的下端位置焊接連接在連結環4的上端位置,連結環4的下端位置焊接連接在下鋼圈5的上端位置,結合成漏鬥形狀的一體結構,功能是起保護的作用。在形狀、構造及其結合上,本實用新型的新型護手器與最接近的現有技術不同的技術特徵是鋼叉1的根部位置焊接在連結環4的上端一周位置,連結環4的中央兩側位置粘貼連接在把手3的兩端位置, 結合成帶凸起的圓環形狀的固定結構,功能是起將菜叉在鋼叉上手握在把手上不直接接觸到蔬菜的作用。吊繩7的兩端位置粘貼連接在擋板6的下端兩側位置,擋板6的上端位置焊接連接在下鋼圈5的下端位置,結合成帶凸起的圓臺形狀的活動結構,功能是起懸掛的作用。
下面通過使用方法,更進一步闡述本實用型新型護手器的動態結構關係在使用中,當需要插絲的時候,根據物理的原理,首先將菜叉到鋼叉1上,然後手握把手3,再然後在插絲板上插絲,從而完成插絲的任務。
在使用中,當需要收起的時候,根據物理的原理,首先拿起吊繩7,然後找處兒童夠不到的地方,再然後掛起來,從而完成收起的任務。這樣就實現了本實用新型的新型護手器的解決用插絲板時手沒有得到保護,手不直接接觸蔬菜,不用時可掛起的技術問題的目的。
實現本實用新型的最佳方案是以鋼為材料,利用鋼鐵工廠的基本設備,採取小批生產,以供應生活的需求,這樣就能更好地實現本實用新型的新型護手器的實用價值和經濟價值。
權利要求1.新型護手器,它是由鋼叉(1)、上鋼圈(2)、把手(3)、連結環(4)、下鋼圈(5)、擋板(6)、吊繩(7)構成,它的上鋼圈(2)的下端位置焊接連接在連結環(4)的上端位置,連結環(4)的下端位置焊接連接在下鋼圈(5)的上端位置,其特徵是鋼叉(1)的根部位置焊接在連結環(4)的上端一周位置,連結環(4)的中央兩側位置粘貼連接在把手(3)的兩端位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護手器,其特徵是吊繩(7)的兩端位置粘貼連接在擋板(6)的下端兩側位置,擋板(6)的上端位置焊接連接在下鋼圈(5)的下端位置。
專利摘要新型護手器,按國際專利分類表(IPC)劃分屬於人類生活需要部,個人或家用物品分部,廚房用具;咖啡磨;香料磨;飲料製備裝置小類,其它廚房容器,臺架等;切割板,如切麵包用的組技術領域。其目的是解決用插絲板時手沒有得到保護,手不直接接觸蔬菜,不用時可掛起的技術問題,它主要由鋼叉、上鋼圈、把手、連結環、下鋼圈、擋板、吊繩構成。其特徵是鋼叉的根部位置焊接在連結環的上端一周位置,連結環的中央兩側位置粘貼連接在把手的兩端位置,吊繩的兩端位置粘貼連接在擋板的下端兩側位置,擋板的上端位置焊接連接在下鋼圈的下端位置,具有廣泛用途,且製作簡單,成本低廉、使用方便,易於推廣。
文檔編號A47J43/04GK2629609SQ03206970
公開日2004年8月4日 申請日期2003年8月4日 優先權日2003年8月4日
發明者秦嶺, 謝粉蘭, 曹陽, 於晶 申請人:秦嶺